过往0123
摘要:通过对期间费用中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概括和分析。并用对期间费用的比较分析、销售费用的分析、管理费用的分析、财务费用的分析等方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期间费用。关键字: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一、经营费用: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除经营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这些费用在流通企业通常称为经营费用。 而生产行业——工业企业就有所区别: 为产品生产发生的直接费用一般记入“生产费用”, 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 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工业企业这么做的好处在于真实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以及各个单个产品的单位成本二、管理费用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较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具体包括:公司经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工会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费用;劳动保险费,即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或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或医疗保险费、退职金、6个月以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及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离休人员的其他经费;待业保险费,即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咨询费,即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审计费,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诉讼费,即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税金,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用费,即企业使用土地或海域而支付的费用;土地损失补偿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土地而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即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用;技术开发费,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获得专项经费的中间试验费及其他有关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即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即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即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损失;业务招待费,即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在年销售净额一定比例之内支付的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如绿化费、排污费等。三、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但在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的利息支出,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清算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清算损益。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虽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但与营业收入的实现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不宜将它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只能作为期间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确认,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一般在“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并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帐。财务费用发生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期末将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与当期产品的管理和产品销售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产量、产品的制造过程无直接关系,即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判别其所应归属的产品,因而是不能列入产品制造成本,而在发生的当期从损益中扣除。期间费用包括直接从企业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我们经常说的“当期费用”一般就是指狭义的当期期间费用,也就是某个特定会计期的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广义的理解,当期费用应该包括当期期间费用和当期成本。 
财务分析工具乃是各种财务数据的比率。通过不同的比率可方便地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各自的分析目的,可构造各种财务比率。因此,财务比率数量繁多,按其分析性质可粗略归纳为四类:流动性比率,财务结构比率,周转性比率,获利性比率。 一、财务结构比率。这类比率主要用来分析公司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财务结构比率高表示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强,反之则弱。但若这类比率过高,会造成资金投资浪费。这类比率中较常用的为自有资本率、净值与负债比率,净值与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率。 二、流动性比率。这类比率主要用来分析公司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性比率高表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强,反之则弱。但若这类比率过高,会造成流动资金浪费。这类比率中最常用的就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三、获利性比率。这类比率主要用于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和营运效率。获利性比率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强,营运效率好,反之,则为获利能力弱,营运效率差。这类比率中较常用的为营业额获利率和投资额报酬率。在上述的财务比率中,流动性比率和财务结构比率可由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算得,而周转性比率和获利性比率则由损益表中的数据算得。 四、周转性比率。这类比率主要用来分析公司财务的周转能力。一般说来,周转率应高一些,而周转一周所需时日应少一些,表明公司财务资金周转快,资本运用效率高。这类比率中较常用的有净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以下介绍根据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财务比率的公式及其基本含义。 1.速动比率。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速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票据等,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若该比率大于1.表明公司具备即时的偿债能力。速动比率一般小于流动比率。 2.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若该比率大于1.表明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短期负债可以清偿,并有余额可供周转运用。若该比率小于1.表明公司财务不太健全。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若过高时,反而造成流动资金过剩,降低了效益。 3.净值与负债比率。等于净值除以负债总额。该比率显示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若大于1.说明净值高于负债总额,全部债务可以偿还。该比率愈高,反映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若过高,也会造成资金投资浪费。 4.自有资本率。等于净值除以资产总值。净值就是公司的股东权益。该百分比越高,说明公司自有资本越多,负债越少,其资本结构越健全。 5.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率。等于固定资产除以长期负债。若该比率大于1.说明公司的固定资产可作长期负债的担保,比率愈大,对长期债权的保障也愈强。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公司的固定资产不足于抵押长期负债,须另筹措资金,反映公司财务不健全状况。 6.净值与固定资产比率。等于净值除以固定资产。它检测公司的固定资产是否过度扩充,若该比率小于100%,表示固定资产中有部分为负债购置,反映公司或是资本不足,或是固定资产过度膨胀。 7.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内营业总额除以年初与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反映公司的收账快慢程度。周转率高表示资金周转一次所需时间少,流动性好,旧账和坏账的数量小。反之,则为资金周转困难。 8.净资产周转率。期内营业总额除以期初与期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反映公司自有资本的运用效率。该比率高,表示资金周转快,效率高。但过高则表示太多的负债经营,过低则为资金尚未充分运用,管理不善 固定资产周转率。期内营业总额除以期初与期末固定资产的平均值。反映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测定固定资产是否闲置。该周转率高表示较少的固定资产投资取得较大的营业额。 10、存货周转率。期内营业成本除以期初与期末存货的平均值。反映公司的存货是否积压,该周转率高表示货物周转快,仓储少。但若过高,容易产生市场脱销,过低则为存货积压,供大于销。控制合理的比率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资产报酬率。等于税后利润除以资产总额,反映公司运用每一元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它是衡量公司对所有资产的利用效果,对投资者来说,该比率越高越好。 营业额获利率。该比率分毛利率与纯利率两种。毛利率等于营业毛利除以营业额。纯利率等于税后利润除以营业额。反映公司每元营业收入中含有多少利润,是衡量公司经营效益与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投资额报酬率。等于税后利润除以股东权益,是衡量公司经营成功与否的最终尺度。投资额报酬率高表明公司组织管理好,投资者可望获得较多的红利,股票升值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介绍了常用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和其简单含义,通过财务比率我们基本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从而对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财务比率比较分析有两种,一种为纵向比较,一种为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公司之间的相互比较,如彼此竞争公司间的分析。纵向比较就是一个公司时间上的对比分析,通常以过去的财务资料为对像与最新的财务报告作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明确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并预期它未来的发展情况。 因此,做财务分析不仅要掌握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而且要了解公司过去的财务状况,将目前的各种财务比率与去年和前年进行比较,分析其财务状况比以前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并进一步搞清财务状况改善或恶化的原因,公司的生产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产品的销售市场是扩张了还是萎缩了,生产成本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公司管理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等等。从而预期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估计公司股票的现有价值和潜在价值,正确地把握其股价。 财务比率比较分析有两种,一种为纵向比较,一种为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公司之间的相互比较,如彼此竞争公司间的分析。纵向比较就是一个公司时间上的对比分析,通常以过去的财务资料为对象与最新的财务报告作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明确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并预期它未来的发展情况。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价值型投资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逐渐确立其地位,而公司盈利能力则是反映公司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在分析盈利能力时要注重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面介绍具体的分析指标与方法: 1、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与同行业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水平,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定价高,或与同行比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优势,有竞争力。与历史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处于复苏时期,产品价格大幅上升,2003年的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考虑这种价格的上升是否能持续,公司将来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保证。相反,如果公司毛利率显著降低,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在发生价格战的情况下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这时投资者就要警觉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彩电业就是这样的例子。 2、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它比销售净利率能更好地刻画公司主营业务对盈利的贡献情况,因为净利润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支出净额后得到的,而这些收入或损失的持续性较差,排除这些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及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别。 4、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5、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00%=(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所有者权益)×100%=(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平均资产负债率) 这是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它受资产净利率与平均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下一篇解读将通过对这一指标的分解来具体讲解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我们以凌钢股份(600231)为例来分析其盈利能力情况,具体指标见附表。 由附表的数据可见,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2003年更是大幅提高,较2002年增长达78%之多。据上篇讲的方法,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对权益比率,进而有: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1+销售净利率增长率)×(1+资产周转率增长率)×(1+资产对权益比率增长率)-1,这样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可以近似等于上述各指标增长率之和(等式右边展开后省略掉二次项即可得到,这种近似计算比较粗糙,但基本能说明问题),可以用它们来衡量对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的贡献。在本案例中,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的78%中,销售净利率的贡献约72%,对此要重点分析,资产周转率与资产对权益的比率分别贡献约48%和22%。 首先看销售净利率,在分析时要结合销售毛利率与营业利润率来分析。由附表数据可见,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呈逐年上涨,这反映了公司产品价格逐年提高,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 公司在销售毛利率增加的同时,营业利润率也是在逐年提高的。不过有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2002年销售毛利率增加的比率比营业利润率高4个百分点,2003年的营业利润率增长率比销售毛利率增长率高出两倍多,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期间费用的变化上。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可以知道,2002年财务费用与管理费用较上年都有大幅增加,这导致营业利润率增长率比销售毛利率增长率低,而2003年公司财务费用较2002年减少39%,管理费用也减少了45%,这样导致营业利润率的增长比销售毛利率增长大得多。另外,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2002年末公司长期借款减少65%,2003年继续减少11%,同时预收货款在2002年与2003年分别有大幅增长,较上年增长比率分别达到6%与65%。可见公司财务费用的减少主要是预收账款增加,公司现金充裕,偿还长期借款所致。 再看资产周转率与资产对权益比率(1/{1-资产负债率}),它们逐年平稳上升,反映了公司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资产利用效率也在提高,也很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