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科学小论文惯性的利与弊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3

bonnieaiba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科学小论文惯性的利与弊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tu04010

已采纳
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造成交通事故。 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公交车里的人会向前倾倒。 人在快速奔跑时,脚被树枝等绊住后摔倒。

科学小论文惯性的利与弊

164 评论(12)

hflu

利:跑步是可以跑得更快。
263 评论(12)

龙哥在北京

1、踩了刹车不可能立刻停住。原因:速度降到0是要有过程的,瞬间速度降为0,则刹车力为无穷大,不符合自然规律。2、用棍子敲打悬挂的被子,可以除掉一些被子上的灰尘。原因:棍子敲打在被子上,给被子一个冲量(短时间内的大加速度),被子的移动速度很快。但由于灰尘是附着在被子上的,被子不可能给灰尘那么大的加速度,所以部分灰尘与被子脱离。3、落在一起的几个象棋子,用尺子迅速打跑最下面的一个,上面的棋子几乎还是整齐落在一起的。原因:2中原因类似4、停电后,风扇的叶片还要继续旋转一段时间。原因:1中原因类似。需要靠摩擦力使叶片转动速度减小到0。推荐于 2016-12-01查看全部2个回答好孩子 好习惯-京东日百。品类齐全,任您精心挑选!值得一看的好孩子相关信息推荐好孩子 好习惯,「京东日百」大牌精选,种类齐全,匠心品质,超低价格实惠,为您提供称心的好物!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如何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_教你一个方法值得一看的主动学习相关信息推荐家长必看!如何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孩子成绩差,学习效率低,不喜欢学习,家长用对了方法孩子从“成绩差”变 "学霸”的经历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哪些_家长用这招很管用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家长烦恼忧虑,没有办法教育,家长可以试试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89 评论(11)

mfymfy2000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也是比较多的有: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人拍打衣服,衣服运动,而沾在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与衣服分离.跳远前的助跑,人起跳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人就跳的更远。同样,惯性在生活中也会产生很多危害,如汽车刹车总要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中的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要向前运动,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所以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汽车上加装安全气囊.:跳远前要助跑;车快到站时熄火靠惯性前进;扔铅球。打弹弓开车时带离合器 ,让其滑行, 利用的是惯性。铁钳松了将头倒过来先地面敲打 。公交车上急刹车时人的身体向前倾 。在运动的车上跳起来你是落在原地。
126 评论(8)

popo0810

呵,但凡问一个问题,总要先说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别人才能知道你对这方面理解了多少,有哪些概念是错误的
117 评论(13)

cmx123456

①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人拍打衣服,衣服运动,而沾在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与衣服分离.跳远前的助跑,人起跳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人就跳的更远.②惯性在生活中产生危害的例子:汽车刹车总要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中的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要向前运动,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所以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汽车上加装安全气囊.故答案为: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等.汽车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等.
230 评论(11)

三星瓢虫

一、有利1、手上有水,将水甩掉。2、衣服有灰尘,拍打衣服上的灰尘。3、将锤柄在石头上碰几下,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了。4、将盆里的水泼出去。5、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6、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提供非做功冲程的动力。7、将足球踢进球门。8、骑自行车时蹬几下脚踏后可以让它滑行。9、洗衣机脱水时,水由于惯性而被甩出。10、车快到站时熄火靠惯性前进。二、有弊1、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着地后很容易摔倒。2、急刹车的时候 ,车子还会行驶一段距离。3、走路的时 脚下被树枝等绊住。 由于脚下遇到一个大的阻力 ,立即停止了运动, 而上身则由于惯性 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会向前倾倒。4、电动车撞上护栏,车上的人由于惯性腾空飞出。5、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6、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7、运输玻璃制品,装玻璃制品需要包装且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否则在意外刹车或剧烈颠簸时,毁坏玻璃。8、骑自行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9、小型客车前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紧急刹车是造成伤害事故。10、车子在突然启动或加速时,人会向后倒。扩展资料: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更具体而言,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参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从某些参考系观察,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恒定。惯性定义为,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稍后会有关于惯性参考系的更详细论述。惯性原理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原理。很多学者认为惯性原理就是牛顿第一定律。遵守这原理,物体会持续地以现有速度移动,除非有外力迫使改变其速度。在地球表面,惯性时常会被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等效应掩蔽,从而促使物体的移动速度变得越来越慢(通常最后会变成静止状态)。这现象误导了许多古代学者。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当你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参考资料:惯性 百度百科
25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