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9

David-heju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nflower00

已采纳
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课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过多地强调模仿的作用和功能。尤其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课教学,仍然以模仿写为主,致使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不“仿”就不写,不“仿 ”就无内容可写。于是,在习作中出现诸如编造情节,随心所欲地乱写、抄袭、套作等弊端。这样,自然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习作课教学步出模仿作文误区,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习作课的教学中大胆探索。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我的做法是:一、明确目标,端正教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就是小学习作课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大纲还强调:“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因此,在制订习作课教学计划时,应按照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思路,要求中、高年级写反映实际生活的例题。在平时习作课教学中,要“事必躬亲”,把主要精力放在丰富学生生活,指导观察生活方面,在文外下功夫,拓展写作内容,每次作文之前,必须有生活实践。二、读题赏新,培养写作兴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久经锤炼的佳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理解文章的生动内容,要求熟读,注重背诵,仔细体味作者匠心功力,使学生在吸收知识,增进技能的同时,不断增添写作兴趣。启发他们把吸收、消化的养料(语言、写法、知识等)通过习作练习表现出来。当然,这种“表现”决不是机械的套仿,而是能动的借鉴,灵活的运用。在习作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文题的思考与设计。在命题上,切忌呆板、落套,应力求新颖、有趣,带有感情色彩。如《在天气最冷的时候》、《老师的白发》、《动人的一幕》、《爸爸(妈妈)我多想对您说》、《节日,这里最热闹》、《今天,我在同学家做客》等文题,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趣。这样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就会加强题目对写作欲望的诱发力,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学生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议,从而达到不吐不快之意境,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高。三、指导观察,提高写作水平注重指导观察,是迅速提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而快捷的途径。指导直接观察。先教给学生观察知识,这包括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乃至抓住特点观察等。语文课本中规定的观察作文,有写植物、动物、景物、人物、事情、场面等,都须逐一认真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如教完《爬山虎的脚》、《落花生》等课文,指导学生回家仔细观察植物,并出半命题作文:我喜爱的植物-- 。有位同学平时作文不怎么样,这回按照要求去做,写了“太阳花”,结果写得很有特色,我在班上口头给予表扬后,还把他的习作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同学们看到后,习作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指导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指看别人观察写下来的内容,也就是阅读别人的文章。间接观察为直接观察提供语文材料和各种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别人的写作经验,是直接观察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四、有的放矢,提倡自由写作有的放矢地提倡自由写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所规定的观察内容在没有命题的前提下进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放开写”。此方法提倡学生不受传统作文框架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一任思绪自由奔驰,凝注笔端。如自习课上,一只麻雀突然飞进教室。安静的教室立即沸腾起来,有的同学关门窗,有的同学拿扫把、竹杆,有的同学嘴里发出吆喝声,有的同学昂着首手舞足蹈……麻雀在教室里飞旋,同学们神态多异,情绪高涨。最后麻雀飞累了,终于被一位同学逮住了。“众生捉鸟”的“壮观”一结束,立刻让同学们自由写此景此情此乐此感,结果,同学们的习作见仁见智,大多言之有物,把逮麻雀的场面描述的淋漓尽致。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论文

244 评论(9)

樱木花道Saku

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双线结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一篇自然的文本,可能有多个教学点,但当一篇自然的文本到了单元中时,它就有了编者的意图。备课时,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要素,要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二)准确解读语文要素,把握教学要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时,只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事物特征与抒发情感之间的联系即可,不要让学生刻意区分某篇文章是“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生能对明显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所体会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对所有的描写都进行动态或静态辨析。(三)略读课教学定位要准确 略读课依据学习提示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对于略读课,学生能大体知道文章内容就行,不用深究课文里的遣词造句;教学环节切莫复杂化,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以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 识字教学不能忽略。略读识字教学有不同的处理,如是生字较多,就需要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候先认识生字,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作适当的引导。如果是课文生字较少,可以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再集中交流。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一)明确一个概念:提高阅读速度≠速读“提高阅读速度”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强化学生阅读时的“速度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一般方法,在学生原有阅读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而不是学习“速读法”。(二)借助阅读提示,落实训练重点和方法四篇课文的学习提示明确提出了每课所承担的训练重点和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每课的情况具体安排,例如,第一课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告诉学生记录时间的方法;第二课训练在先,否则无法进行;第三课要关注文体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第四课要学会梳理和筛选问题。(三)学习在课内,练习在课外提高阅读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醒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以落实“学习在课内,运用在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习作教学建议(一)普通单元习作要注意的内容 关于“写清楚”和“写具体”对于写人写事的文章来说,写清楚就能围绕一个事情,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大体清楚明白就可。写具体是在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表达和立意的需要,再对经过的某些重点过程详细地描述。 高年级写人习作的要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在中年级写人的基础上,结合一二件具体事例写出特点。习作前,可引导学生回忆《将相和》一课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两个的特点是从三个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写人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 缩写故事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将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学习缩写的方法。例如:缩写故事时,主人公的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不可遗漏,可以通过摘录重点词的方法直接提取;关键情节适当概括,过程不必详细展开等。 学列提纲第四单元的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范例,从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方法构思自己的习作提纲。学生第一次列提纲,有可能会眼高手低,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同学间相互提修改建议。(二)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精读课文的指向的不是阅读理解,而是从阅读中学表达。作为普通阅读单元中的课文,《太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但作为习作单元中的《太阳》,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太阳的特点,而要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并学会运用。 习作例文定位要正确,使用要适当。习作例文,不等同于略读课,这应该是所有老师要达成的共识。习作例文既可以在习作前指导习作时,也可以在学生习作完成后,评讲学生的习作时用。 准确定位各板块意图,灵活处理各板块的关系。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例如,“初试身手”即可以与精读课文相结合,也可以与大习作相结合。(三)习作教学的建议 习作课的课堂结构要合理,要压缩作前指导,重视过程性指导。课堂上,要压缩指导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让给学生动笔写,写完以后再交流讨论,进行修改。其次重视过程性指导,例如习作单元中的“初试身手”,就是先让学生试写一两段,教师再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既有针对性,学生继续写单元习作又能够落实到。 落实修改和交流环节,形成自主意识。学生先自我修改,再和同伴修改,修改时,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避免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
10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