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星星啊
2025-09-06 06:42:00
地理学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直接的大地测绘尤为重要。空中摄影和人造地球卫星电子遥感技术使测量方法得到了改进。统计方法帮助对数量资料,主要是人口统计和测量数据,进行地域分析。但是绘制地图一直是地理学家的独特手段。 地理学有多种应用。它使人了解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特点、地区和居民的多种多样、人与资源和自然的复杂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面临的问题。地理学研究能解释地球上自然、生物和人类的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复杂链条。实用地理分析对管理资源、了解环境问题、分析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和计量环境污染(城市、农业及工业废物排放造成的污染)的分布很有助益。修建大坝和水库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特别重要。地理学家参与土地利用与住房规画。他们还是负责研究、调查、开发或管理自然资源的国家机构和国际机构的重要力量。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 * 地球表面: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陆地-海洋 山脉-大陆架-气候-植被 人类生活:乡村-集镇-城市-人种 国家 -- 世界政区 -- 各国首都 -- 洲 -- 地区 -- 州 -- 省 -- 自治区 -- 特别行政区 -- 联盟 -- 市 -- 县 -- 自治县 -- 旗 -- 郡 -- 城市 -- 城镇 -- 村落 -- 地名 paz 学科分支 地理学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在西欧,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即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即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下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前苏联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然后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西方学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他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 * 综合性 o 综合自然地理学 o 古地理学 * 部门性 o 地貌学 o 气候学 o 水文地理学 o 土壤地理学 o 生物地理学 + 植物地理学 + 动物地理学 o 化学地理学 o 医学地理学 o 冰川学 o 冻土学 o 物候学 o 火山学 o 地震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更注重地理学中社会科学的成分,从非物理的层面来考察整个地球的行为模式,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及格广义的分支: * 社会文化地理学 o 人种地理学 o 人口地理学 o 聚落地理学 o 社会地理学 o 文化地理学 o 宗教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o 农业地理学 o 工业地理学 o 商业地理学 o 交通运输地理学 o 旅游地理学 * 政治地理学 o 军事地理学 * 城市地理学 其他分支学科 * 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方志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其中地图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实察方法,可合称为地理技术方法学门。
任何学科都要靠人的大脑去认知,再多的资料都是理论上的形式而已如果你不想去认知,再多的资料和理论都是空话!
在网上找下(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研究)这样的期刊吧~
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点始设于1985年,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等现有教授,副教授3人,每年都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拥有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实验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研究中心等实验室毕业生就业门路宽阔,20余年来,为国家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输送了上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整体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联系和地域分异规律通过研究能量和物质的迁移转换以及人对环境的塑造,解释地球表层的地域结构形式,功能关系及动态过程在当代,该学科以全球变化为核心,研究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层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增进了人类对其家园的认识,从而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地治理和保护自然环境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的自然地理专业人才即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掌握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能洞察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三,研究方向简介序 号研究方向名称简 介1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管理,在区域规划开发利用及自然地理理论方面有重要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区域评价与规划,自然灾害研究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研究等2环境生态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方案和措施3旅游资源与环境主要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等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对其提出开发利用规划,紧密结合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四,学习年限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第一,二学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学位课程等公共课第三,四学期学习选修课程及实习,科研活动第五,六学期主要做调查研究和学位论文个别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相关要求,经申请批准可以2年毕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4年,但最长不得超过4年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8分1)学位公开课9学分,其中外语5学分,科学社会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2)学位专业课15学分,为各方向研究生必修课3)指定选修课6学分,按方向设置,本方向学生视为必修课,非本方向学生视为任意选修课4)任意选修课6学分每门任意选修课2学分,包括非本方向的指定选修课5)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教学实践1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学术活动1学分6)补修课0学分同等学力,跨学科,跨专业硕士生,应补修地理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不计学分六,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 学习期间从事4-8个教案的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掌握备课,教案编写,课堂讲授,实验,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教学组织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小结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活动合格与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合格者计1学分社会实践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分期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时间应在假期中进行;调查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农村的社会变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建议;要求:调查前拟订调研计划,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学术活动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8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七,科学研究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与指导教师课题和毕业论文的调查研究,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论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培养硕士生进行科研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调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科技咨询与开发等,调查研究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安排,累计时间20天左右,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1篇课程论文,1篇学年论文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八,学位论文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根据国家规定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标准,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和现实可能条件,写出开题报告,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论文选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课题(2)学位论文要求将自然,社会,经济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3)学位论文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先进,提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强调知识嫁接,产生新思维九,培养方式与方法实行各研究方向的交叉教学和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学科交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学形式:布置参考书,提交自学总结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十,考核方式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考查成绩达到合格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和指定选修课要求考试,考试的形式可以是试卷考试,也可以是课程论文,学生课程考试未通过者,可随下年级参加正常补考,或者参加毕业补考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6分以上方能申请学位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且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只能参加毕业补考十一,其它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4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况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学位课学位公共课0003第一外国语13651+2公外系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421理论课部0007自然辩证法3422理论课部学位专业课114107050101资源,环境与发展5131吴宜进114107050104应用数学5131李家成114107050139自然资源开发原理5131黄建武114107050106城市生态学5132张 毅114107050102自然地理研究方法(遥感,GIS应用)5132喻光明指定选修课研究方向1114107050140水资源规划与管理5132黄建武114107050141气候资源研究专题5132吴宜进2114107050114环境生态学5133张 毅114107050103全球变化引论5132喻光明3114107050143旅游地研究5132吴宜进114107050142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5132胡 静任意选修课114107050128流域生态学3422张 毅114107050151景观生态学3422张 毅114107050115生态设计原理3423张 毅114107050152景观生态研究方法3422张海林114107050116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3422张海林114107050113遥感地学分析3421喻光明114107050127环境演变3421喻光明114107050130环境生态信息系统3422曾 群114107050126全球定位系统3423王宏志114107050123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3423黄建武114107050155自然灾害预测,防治与风险评估3422揭 毅114107050108地理科学新进展3422吴宜进114107050110生态旅游3422黄建武114107050137旅游经济学3423徐东文114101规划制图3423,4胡 娟114107050149营销管理学3422胡 静114107050107礼仪学3423胡 静实践环节00014教学实践13,4,500015学术活动13,4,5补修课114107050197水文与水资源114107050198植物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