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8

小玉米silve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泉州民俗文化论文1500字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忍者之孤松

已采纳
泉州我不了解,我是贵州的,不过要写春节的民俗活动的话,你可以采取从大到小在从小到大的镜头模式来写,比如,春节时的大致景象:人们购置年货,去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打扫屋室,如果当地有少数民族的,说明一下他们过年跟汉族的异同,这是室外,然后再写自己(你是泉州的吧)家里过年的场景,很快的,600字你就能刷出来了。我还要赶八千字的论文,就不都说了哈

泉州民俗文化论文1500字怎么写

247 评论(15)

caixia34

我是本地人。感觉城区已经没多少民俗民风了,大家都现代化了。不过,端午节有赛龙船。元宵有舞龙。去年去广场等着,没看到了。以前跟着大部队走了几个小时。不过灯会还是有的,关帝庙后面。经常有猜字的。另外,泉州的粽子好吃哦。我自己家里包的都比较小。东街有钟楼肉粽,值得一试。此外,这里是个宗教非常多的地方,逢段时间就得祭祀上香,不过一般在城区也较少了,更常是烧点金纸了事。
298 评论(11)

shagua221

那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事。那时的爸爸只有十几岁,当时爸爸家里很穷,收学费爸爸连两元钱都拿不起,一到开学要交学费的时候,爸爸就发愁。爸爸知道奶奶没有两元钱给他。老师向大家收学费,全班只有我爸爸没交,爸爸说没带,老师让他回去拿,可是他知道他不是没带,而是根本拿不出两元钱。这件事让爸爸在全班面前抬不起头来。从那时起,爸爸就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课本课本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可是我爸爸因为没钱,所以买书的时候他总是不买,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买?他说用她姐姐的书。他姐姐只比他高一年。别的同学都能用上新书,可是爸爸从来就没用过新书,每次都是捡他姐姐读过的书。
356 评论(9)

mbva2782

泉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综述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西晋年间--安史之乱(280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晋江、洛阳江两岸,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部分家族的姓氏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民俗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泉州保留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  语言  泉州方言是泉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泉州方言曾是闽南方言代表。泉州当地的语言是闽南语。  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史迹丰富。  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19世纪末叶,基督教、天主教再度传入。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游泉州时感慨“此地古称佛国,满地皆是圣人”这是对泉州宗教最好的诠释。  建筑  古民居  泉州泉州古建筑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泉州民居建筑,尤其是贵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阶层中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宅第规模可观,形式讲究,其造型、格局、技艺、用材等都蕴含着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气质。  千百年来,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有“手巾寮”的纵向住宅,有骑楼式的商住合一的建筑,还有与山村环境十分协调的“吊脚楼”(木楼),就地取材,十分简朴,却独具风格。还有一种是外围护有高大坚固防御墙体,适应大家族集居特殊形式的土楼建筑中西合璧的住宅称“洋楼、番仔楼”。  代表地: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林路大厝等。  古寺庙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这些宗教既在泉州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动场所,还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不少高僧、高道受到朝廷的荣誉封号,许多著作成为珍贵的宗教典籍。同时,又留有大量胜迹、文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极其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各种宗教的传播,对于泉州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泉州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之一 ,也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迹,说明了泉州人心胸开阔和具有广大的包容性。  代表地:开元寺、承天寺、清净寺、天后宫、草庵等。  文物  泉州境内有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伊斯兰教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此外,泉州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分别是安平桥(五里桥)、清净寺、开元寺、郑成功墓、崇武城墙、洛阳桥、泉州天后宫、清源山石造像、九日山摩崖石刻、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泉州府文庙、磁灶窑址、德济门遗址、泉州港古建筑、陈埭丁氏宗祠、安溪文庙、施琅宅、祠和墓。
29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