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dawa
关注教师的“道德地位” 事件:教师节我们一再呼吁提高教师的地位,尊师重教关乎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待遇是关系教师的经济地位,现在终于关注到教师的道德地位上了。 评论:毫无疑问,教师不但应占有一个较好的社会经济地位,而且必须有一个较高的道德地位。这并不是说,老师就必须是崇高道德的化身,但老师应起码是公民道德的躬行者和高尚人格的真诚传播者。师德水平如何,决定了下一代公民素质水准高低。传道授业,这是职业精神所在;而为人师表,是以身体力行,做修养、道德、正义、操守的躬行者,这就是教师事业精神的写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事件:看报道,某地一12岁男孩因其妈妈非要求他中断玩耍去补习班学习不可,竟爬上楼顶欲跳楼,以此威胁妈妈。相信很多人读罢都会感到紧张和心痛。 评论:生活中,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使家长暗自竞争,生怕自己孩子落后,常常早早就让他们读这个班或那个班。要是自己的孩子课余时间没去参加培训班,父母就会觉得孩子是在“虚度光阴”。于是,不少孩子整天忙于学习,晕头转向,几乎连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脸上笑容越来越少。 其实,孩子自有其成长规律,大人不应强行扭曲。过多、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会使他们早早失去童真童趣,失去作为孩子应有的天性,这对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扼杀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正如英国心理专家拉里近日指出的,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适度让孩子“虚度光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翱翔-------------刘翔因伤退出比赛 事件: 刘翔由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勇得110米栏冠军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好似在人们的记忆力,田径赛场的领奖台上就没有中国人没有亚洲人,没有黄种人。看着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如风一般的奔驰,我们中国人却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刘翔的出现就是田径赛场上的一团火,把中国人所有的兴奋与激情点燃。8月18日,鸟巢里人潮涌动,在这场欲赛前人们完全没有料到在几次艰难的尝试跨栏之后,刘翔留给了全场人,全中国,全世界一个背影。教练孙海平说,刘翔的脚上已经有七年,16日进入奥运村后,诊断跟腱发炎。此后的发布会上教练伤心的落下了泪水。 评论:刘翔作为一名运动员,因伤退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因他身上背负了太多人的希望才是他的退赛如此的受关注。他本人也希望能够在自己家门取得好成绩,但是,遗憾总会有的,是不可避免的。刘翔并没有跌倒!他仍旧是国人眼中充满力量与希望的飞翔者!我们期待刘翔,并不是想给他压力,反而是希望他能发下一切的包袱,认真做自己,在110米赛场上自由翱翔! 这正如奥林匹克的精神,重在参与。刘翔退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遗憾悲伤,更多的是中国年轻人奋发向上的信念与希望!是幸运还是悲哀?我们的菲尔普斯实例:(2009年02月01日)英国著名的《世界新闻报》曝出惊天丑闻,在北京奥运会上独得8枚金牌的美国泳坛神童菲尔普斯竟然是个吸食大麻的瘾君子,通过世界新闻报公布的照片可以清晰的看到菲尔普斯沉迷于吸食大麻的满足感。而一旦此事被官方证明属实,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人将面临长达4年的禁赛期,菲鱼2012的伦敦梦也将提前宣布结束。(2009年7月10日)菲尔普斯继“大麻门”后重新回到巅峰,经历了“大麻门”事件和禁赛三个月的菲尔普斯于2007年7月10日100米蝶泳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充分显示出了“飞鱼”良好的竞技状态。根据选拔规则,获得美国游泳锦标赛各项目前两名的选手(并达A标)将代表美国参加本月17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评论:公众人物 明星 吸毒 自杀 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他身上所具有独特天赋,是在和平年代里人们所期盼的英雄,这使他被媒体和国家由后台生生的被推到了前台,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推到了教科书的封皮。他转眼间就从无名小子晋升到了国家英雄!全世界都在关注他!他,他的家人,他的国家,他的赞助商,关注他的人。社会给予了他最深的关注,国家给予了他最大的帮助,赞助商给予了他最好赞助!但是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吗?我觉得不是。是社会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他想释放,但是他没法释放!或许被禁赛的时候,他会恐惧,他会兴奋。在一切急促的灌入他脑子里时,他又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八金王的身份登上了舞台。综上所述 他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大学生“毕业扔”扔掉了什么?实例:据重庆商报报道,大学生毕业离校前夜,各大高校无一例外地遭遇了“毕业扔”:大学毕业生们肆无忌惮地向楼下扔酒瓶杂物、焚烧书本等等,无论是发泄还是“庆贺”,这种行为都同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是大学生的耻辱,也是大学教育的耻辱。某些大学毕业生以“裸奔”、“毕业扔”之类的方式告别大学生活,由此展现的素质确实让让失望。其贻害可能会波及整个大学生群体,甚至使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评价降低,进而影响社会的用人选择。传统观念里,高校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大学生被看作天之骄子,才受到了社会的百般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时下大学生不再稀缺,但并非就是大学生的贬值,一些学生不注重修养,自我放纵才是大学生贬值的内在因素。评价: “毕业扔”虽然是学生的病,但是这病是学校,是父母种出来的。学校是教育机构,他们在灌输给我宝贵的知识同时,有没有给我们纯洁的素质教育?说到学生我们更应该反思老师,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可以说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有行为不检点的老师,有违背了教育道德把学校搞成了盈利机构的领导,有如山的作业。反省老师更应该反思现在的教育制度。老师也顶着每天教3课的压力,哪有时间搞什么道德素质教育?哪有不发泄的道理?哪有上课不犯困的道理?大学生“毕业扔”扔掉了什么?我们不应该单方面看学生怎么怎么了。我们要大的看这整个社会,我们没有改变的能力,只好有意识的防范,三思而后行注意别扔掉宝贵的东西。 
如何写好时评有朋友看了我的一些时评文章留言问,一名医生怎么还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时评文章?这位朋友又问:如何写好时评文章?我给她的回复中说道:真的谈不上深刻,只是在现实中,每个人所关注的视角不同,有人干好了本职工作之后,可能更多的关注一些娱乐健康话题,而我只是过多地关注了一些民生话题,而关注了总会忍不住想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偶尔也有篇豆腐块见之报端,写时评也算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在博客里,不乏也有大量的时评博客人在写时评类的日志,我也曾经看过一些人的时评文章,他们写的确实很精准,笔者的这点水平,在这些优秀的博客时评人那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但也有些人的时评写得比我写的还显粗糙,有的看了之后就感觉到作者不是在说理讲事,而是在骂爹骂娘,甚至就想在骂大街,看了令人生厌。一位说得过去的时评人,首先要做到公正、公平,公信,也就是说你所表达的东西,首先不要让读者感觉你是在骂街或者说你是在发牢骚,莫把时评当成牢骚怪话的纸篓,更不能街骂。有人说写时评文章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也就是说容易触及到一些社会敏感话题。其实带有这样认识的人,本身就没有搞懂真正意义上的时评文章。在如今的舆论不断开放的时代,时评文章占据了新闻报纸上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好的新闻一旦刊登出来,就必然有一篇精彩的评论文章紧跟其后,我们既不能把那些优秀的时评文章看成是洪水猛兽,也不允许把时评写成牢骚怪话。时评文章说白了就是新闻评论,就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写议论文一样的东西。既然是议论文,首先要本着议论文的三要素来写(论点、论据、论证),而新闻评论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及时性、新颖性、精短性。我们说不能把时评文章写成牢骚怪话另一个要求就是,你在文章里表达出来的具有个性化的观点,不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也就是说要符合公理,符合大众审美情趣,这就是所谓的时评文章的受众率问题。另外,当读者看了你的时评文章之后,感觉你亮出来的观点是善意的、没有明显的个人私利的、不具有攻击性质的,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这样的时评文章就是好的。因此,时评文章一定要本着它的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这三性来写,同时写时评的人还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在你时评文章里牵扯到的一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定要熟读弄明白了,否则弄不好会闹出笑话来。当然,时评文章的关键讲究一个标新立异,也就是说你的观点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要谈出新意来,谈不出新意的话题,你也不好再去写了,就是写了也等于重复了别人的观点。能写出一篇富有针砭时弊的好时评,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笔者在谈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是状着胆子在谈,在行家人那里,我这等于在班门弄斧了。时评写作还有就是语言要美,说理的文章同样要求语言要美,要大众化,用词要考究。同时你所表达的观点一定要准确,不可前后自相矛盾,所有那些优秀的时评文章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是新闻新闻评论语言乃至新闻评论的生命。说起时评写作观点要准确,笔者想起我曾经写过的一篇《 谁来监管“一把手”的权力? 》,这篇文章曾被媒体采用或转载过,只是有的题目作了修改。这篇文章针对某大学的书记和校长双双腐败,笔者针对这所大学的党委书记的一句话:“我如果不说,也许学校的事情出不来,现在是搬起石头砸在了自己的脚上了”这开了评述。这位原学校党委书记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他的话说明目前在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管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而这个漏洞就是很多单位里的“一把手”采用的都是财务一支笔,用人一言堂,大权一把抓。一支笔、一言堂、一把抓是官员腐败的三个支点,倘若把这三条支点的三个边中的任意一个边抽掉,必然会失去了它的稳定性,腐败分子就会少产生甚至不产生。笔者不敢说这篇文章写得就如何准确,但是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找到所谓的新闻由头之后,并没有急于去评述这起案件中的当事人如何腐败,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搞不正之风,而是抓住了犯罪嫌疑人的一句话,让我摸准了问题的症结,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手法,亮出了我的观点。时评文章的标题也很关键,喜欢写时评的人都会在找到新闻“由头”之后,然后确立一个文章的标题,再围绕标题展开评论。文章的标题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更不是空穴来风,他来自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在熟读愿新闻之后,再看与之相关的评论文章,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再找出你要阐述的观点。写时评不是跟在别人后面随波逐流,而是要另辟蹊径,独出心裁地亮出你独特的观点。写好时评选题很重要,如果不是亲历的新闻事件必须确保所引述的新闻是事实而不是子乌虚有;其次是不能对新闻事实断章取义,歪曲原新闻所述事实。不保证这两点,时评从源头上就立不住。一篇好的时评稿子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容易,但经常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很困难——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凡间,有七情六欲,要永远做到理性、不动气,太难了。 所以,写时评,谁也无法抱以取巧、侥幸的心理,而颇具其自身心的修炼与广泛的知识沉积才行。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