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
明代文学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如下:明代中期的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白银货币化,商品经济发达,阳明心学流行,文学新思潮活跃。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明代书籍出版业获得迅猛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在书籍装帧上出现了更加便利的线装,线装书至今成为古书的代名词。在雕版印刷技术方面,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文学书籍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线装书和宋体字成为传统书籍装帧和印刷的规范。这种规范随着书籍一起向世界传播,使其不仅为中国书籍的规范,而且长期成为东亚汉籍的规范。明代书籍是汉字文化圈形成以后推动其多元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载体。 
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及其影响日益扩大,从左派王学的泰州学派,一直到李贽,都在不同程度地张扬个性,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促进了个性解放和文学解放,李贽倡导的“童心说”直接影响了公安派的“性灵说”,成为文学解放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