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a28491562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毕业论文是必须写的吗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ming001986

已采纳
不是。有的要搞毕业设计,比如理工科。有的可以用毕业实践替代,比如财会建账。文科必须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必须写的吗吗

296 评论(13)

Cauchy很忙

有必要。这应该算有始有终吧,这算是给大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194 评论(15)

yujiaofly

最近忙于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遇到的所有老师都发出同样的感慨:“现在的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差了。”几年前还觉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就能通过的老师们,现在只能把两只眼睛都闭起来了。学生们其实也不容易。特别是那些不擅长学术,也无兴趣的学生。我估计他们的论文多半是七拼八凑的仓促之作。自己没有经过多少深入的思考,没有太多的理论创新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论文中随处可见的错字,不规范的注释,格式的混乱(甚至有位学生对我说,她的某一段文字放错了地方),就不是学术能力的问题了,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所谓”的态度。为此,老师们痛心。答辩的过程就是拷问自己学术良心、学术责任感的过程。如果做尽职的老师,就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通过,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老师们一直犹豫,这样的结果,对于这些未经历过大的挫折的孩子,是否过于残酷?一次次犹豫的结果就是老师们一步步退让,一次次投降。学生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平日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坐在答辩席上就像得严厉而咄咄逼人。那是老师纠结情绪的反应,他多希望自己可以狠狠心在你那张票上划两个叉叉。学生们也不好过,每每被老师追问得坐立不安、哑口无言,甚至默默流泪,我相信,他/她心里也同样忐忑不安,不是为此刻的困窘,而是为自己曾经的“无所谓”。然而如果一个程序使所有的参与者都感觉不快,那么这个程序本身就一定有可改进的余地。为什么研究生一定要写毕业论文?为什么大家对学术研究没有兴趣?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也应该做必要反思。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否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否得到被培养者乃至社会的认同?现行的培养模式是否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等等。二十年前,硕士研究生还是凤毛麟角。那时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还算契合实际。而且确实也有大批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从事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因此,在那个时期,要求研究生在毕业时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博士研究生也不再是稀缺人才。硕士研究生进入科研机构或大学的机会几乎为“零”。当今的研究生入校后就忙着为择业做准备,考取各种证书,获得各种实习机会。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也似乎并没有围绕“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占据了研究生培养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读书、写作的时间被侵占,他们在忙于接收各种信息,却少有时间消化、理解这些信息,更不要说独立的思考。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求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结业?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提供多种毕业选择?比如实践调查、参与热点案件或参与科研项目等等。多种选择不仅是人性化的体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更提升了研究生毕业考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323 评论(11)

黑夜奇迹

大学是什么?最早的大学是培养各行各业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的。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得遵守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在论文中你得让别人明白你研究的是个啥,为什么这么研究重要,有什么突破,你是怎么做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可能大一大二的时候做的项目啊课题写的论文格式不规范,加之当时只是入门所以字数往往几千字。毕业论文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对4年来个人科学素养的综合体现,课题选取要求要有点深度,论文写作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几十页,几万个字很正常啊。
273 评论(10)

nickng

这眼看学校的要求了。不过据我所知,好像本科生都要写毕业论文,而且要答辩方能通过。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20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