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一种新型产品的介绍论文题目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2

yuyu012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一种新型产品的介绍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用户LT

已采纳
1111111111111

一种新型产品的介绍论文题目

86 评论(11)

0+2

你们也许见过很多很多的玻璃吧!比如:防盗玻璃它可以抓小偷,夹丝玻璃打不碎,即使打碎了还能粘起来,变色玻璃可以改变颜色,吸热玻璃还可以保持房子里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但是,你们见过杀菌玻璃和遥控玻璃还有隐形自动防盗玻璃吗?那么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吧!在安静的医院里走来走去的都是病人,那就是到处都是细菌可能把本来就有病的人在不小心的情况下病就会更重了。可是有一家医院里却没有细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家医院里安的是杀菌玻璃,有人就会问了杀菌玻璃是什么玻璃,杀菌玻璃是一种什么玻璃,杀菌玻璃是能把细菌杀掉的玻璃,比如:打点滴的病人躺在床上之前细菌就已经被杀菌玻璃给杀了还有一种玻璃叫做“遥控玻璃”,可以用遥控来让玻璃自动开关、拉升。这种玻璃适合于四层楼以上的建筑采用,如果有一幢五层楼的建筑装上这种玻璃要关五楼的玻璃,不用气喘吁吁的跑上五楼去关,只要按一下遥控的按扭,玻璃就会自动关上。(不知道够不够,但希望被采纳%>_<%)
238 评论(15)

19891129nmw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关。 想你所想,共建家园! 1.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有人作过统计: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也就是说,年龄愈近成熟,所喜爱色彩愈倾向成熟。这是因为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脑子思维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的、新鲜的、强烈刺激的色彩,他们神经细胞产生得快,补充得快,对一切都有新鲜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增长,脑神经记忆库已经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许多,色彩感觉相应就成熟和柔和些。 /bbs2.色彩心理与职业有关 体力劳动者喜爱鲜艳色彩,脑力劳动者喜爱调和色彩;农牧区喜爱极鲜艳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 鲁班e族 3.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关 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不同。古典时代认为不和谐的配色在现代却被认为是新颖的美的配色。所谓反传统的配色在装饰色彩史上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一个时期的色彩的审美心理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很大,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时代的潮流,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色彩心理发生作用。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符合了人们的认识、理想、兴趣、爱好、欲望时,那么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会流行开来。比如,60年代初,宇宙飞船的上天,给人类开拓了进入新的宇宙空间的新纪元,这个标志着新的科学时代的重大事件曾轰动过世界,各国人民都期待着宇航员从太空中带回新的趣闻。色彩研究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发布了所谓“流行宇宙色”,结果在一个时期内流行于全世界。这种宇宙色的特点是浅淡明快的高短调,抽象,无复色。不到一年,又开始流行低长调、成熟色,暗中透亮,几何形的格子花布。但一年后,又开始流行低短调,复色抽象,形象模糊,似是而非的时代色。这就是动态平衡的审美欣赏的循环。现代世界上,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空气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科学研究上的生态学理论兴起。以此为背景,许多国家利用人们要保持生态平衡的心理,提出将流行自然色调的理论。后来由于霸权主义的威胁,经济萧条,政治局势不定,社会上又产生恐惧战争心理,国际流行色协会又发布了卡其色(即军装绿)的流行色。这段时间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毛主席号召“全国学习解放军”,使得人人都想得到一件军装上衣、蓝裤子和一顶军帽,这成了当时的流行色。后来西方又流行“历史主义时代”的理论。1982~1983年国际流行色协会发布的沙漠色象征着古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协会提出流行“敦煌色”也曾受到重视和欢迎。法国提出1983年春季女装流行“巴罗克”或“罗可可”风格色占有主要地位。60年代中期,抽象派的“光效应美术”在西方国家的美术界曾成为最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这个流派于1965年春在纽约市现代艺术馆举行“感应视力”展览会引起观众们的重视,此后这种艺术形式立即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实用美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纺织图案设计、时装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装潢设计以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都十分流行。流行色一般的流行规律是,长期流行红蓝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绿橙色调;长期流行浅淡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中深色调;长期流行鲜明色调以后,人们会追求沉着色;长期流行暖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冷色调。大概这就是人们的生理需求所形成的欣赏需求的生理生态平衡吧。 过去我国男子是不穿红着花的,尤其是“文革”时期,人们称中国是蓝色海洋。红色是革命色彩,十分神圣。号召向解放军学习,人们开始热爱草绿色军装。80年代开放政策实施后,国外的东西传入中国,我国青年人开始穿红着花,喜爱对比色,鲜艳色,高纯度色彩。不过,如同流行歌曲一样,流行色只是在青年人中间流行,他们成为社会色彩流行的代表者。 鲁班e族 4.共同的色彩感情 虽然色彩引起的复杂感情是因人而异的,但由于人类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共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色,或者是几色的混合色,在色彩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共同的感情。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bbs(1)色彩的冷暖: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蓝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中。 (2)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明度决定。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轻,黑色最重;低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重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轻感。 (3)色彩的软硬感: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4)色彩的强弱感:高纯度色有强感,低纯度色有弱感;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有强感,有彩色系以红色为最强;对比度大的具有强感,对比度低的有弱感。即地深图亮则强,地亮图暗也强;地深图不亮和地亮图不暗则有弱感。 (5)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色彩明快感与忧郁感与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具有明快感,深暗而混浊的色具有忧郁感;低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忧郁感,高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明快感;强对比色调有明快感,弱对比色调具有忧郁感。 (6)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这与色相、明度、纯度都有关,其中纯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色相方面,凡是偏红、橙的暖色系具有兴奋感,凡属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在明度方面,明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明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在纯度方面,纯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因此,暖色系中明度最高纯度也最高的色兴奋感觉强,冷色系中明度低而纯度低的色最有沉静感。强对比的色调具有兴奋感,弱对比的色调具有沉静感。 想你所想,共建家园! (7)色彩的华丽感与朴素感:这与纯度关系最大,其次是与明度有关。凡是鲜艳而明亮的色具有华丽感,凡是浑浊而深暗的色具有朴素感。有彩色系具有华丽感,无彩色系具有朴素感。运用色相对比的配色具有华丽感。其中补色最为华丽。强对比色调具有华丽感,弱对比色调具有朴素感。 /bbs研究由色彩引起的共同感情,对于装饰色彩的设计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恰当地使用色彩装饰在工作上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在生活上能够创造舒适的环境,增加生活的乐趣;甚至在医学上也能用于治病(如眼科医生总用绿色配合治疗眼病)。工厂车间、机关办公室冬天的朝北房间,使用暖色能增加温暖感;锅炉房、炼钢车间采用冷色能加强凉爽感。红与绿,黄与蓝,黑与白等强烈的配色容易引起注目,用于交通信号、安全标志,可以避免发生事故;用于商品广告可以引人注意,达到宣传效果。货物箱子用浅色粉刷,可以减轻搬运工人的心理上的重量负担。住宅采用明快的配色,能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娱乐场所采用华丽、兴奋的色彩能增强欢乐、愉快、热烈的气氛。学校、医院采用明洁的配色能为学生、病员创造安静、清洁、卫生、幽静的环境。夏天服色采用冷色,冬天服色采用暖色,可以调节冷暖感觉。儿童服色采用强烈、跳跃、闪烁、明快的配色更能表现儿童的活泼感,以逗人喜爱。美丽娇艳的眼饰色调可使妇女显得年轻、奔放、活泼、富有朝气。朴素、大方、沉静的服饰色调可以衬托青年男子稳重、自信、成熟的性格。倘若是大红大绿的花哨衣着被青年男子穿着就能使人产生轻佻、不稳重的感觉。因为把精力全部投入事业的人是没精力放在寻求色彩刺激上的。在医学上,淡蓝色能够使人退烧,血压降低;赭石色能使病人血压升高,增强新陈代谢;蓝色有利于外伤病人克制冲动和烦躁;利用蓝色荧光灯照射患有黄疸病的婴儿有一定治疗效果,绿色有利于病人休息,红、橙色可以增强食欲,紫色可以使孕妇安定,减轻分娩的痛苦等。
116 评论(10)

小憩王子

★ ★ dfq0730(金币+2,VIP+0):资源不少,可以分享一下吗?也省得老是发邮件的 1-4 13:48高吸水性树脂(英文名为Super Absorbent Resin, 简写为SAR),或者称为高吸水性聚合物(英文名为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写为SAP),是一种含有羧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水溶胀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传统吸水材料如海绵、纤维素、硅胶相比,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却又有着奇特的吸水性能和保水能力,同时又具备高分子材料的优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高,可达到自重的千倍以上,而且保水性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对光、热、酸碱的稳定性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高吸水性树脂的开发与研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一般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性。它能够吸收并保持自身质量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水分或都数十倍的盐水,并且能够保水贮水,即使加压也很难把水分离出来。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上带有大量具有很强亲水性的化学基团,而这些化学基团又可形成各种相应的复杂结构,从而赋予该材料良好的高吸水和高保水特性。 高吸水性树脂与水有很强的亲和力使它在个人卫生用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农业、土木建筑、保鲜材料、改造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如婴儿纸尿片、老年失禁纸尿片布、妇女用卫生巾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国纷纷扩大生产,增加研究和开发力度。高吸水性树脂作为通讯电缆的防水剂、湿度调节剂、凝胶转动装置、活体酶载体、人造雪等方面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高吸水性树脂在农艺园林方面的应用也已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它有利于节水灌溉、降低植物死亡率、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提高作物发芽率等。高吸水树脂在沙漠治理方面的应用更是具有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进一步开发高吸水性树脂仍然有很重大的意义。 国外状况 高吸水树脂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1966年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Fan-ta等进行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的研究,从此开始了高吸水树脂的发展。Fanta等在论文中提出:淀粉衍生物的吸水性树脂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吸水后形成的膨润凝胶体保水性很强,即使加压也不与水分离,甚至还具有吸湿放湿性,这些材料的吸水性能都超过以往的高分子材料。该树脂最初在Henkel Corporation工业化成功,其商品名为SGP(Starch Graft Polymer)。1971年Grain Processing公司以硝酸铈盐作引发剂,采用丙烯腈接枝在淀粉或纤维素上的方法合成出高吸水树脂。在这一时期,美国Hercules、National Starch、General MillsChemical,日本住友化学、花王石碱、三洋化成工业等公司相继成功开发出了高吸水树脂,德国、法国等世界各国对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大量成果。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后,国外对SAP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1978年日本实现了SAP工业化生产。 高吸水树脂的生产与消费增长很快,1980年,世界高吸水性树脂生产能力约为5 kt/a,1990年增加到207 kt/a,1999年猛增到1292 kt/a。目前,世界SAP的最大生产商是日本触媒化学公司,其次是Deggusa/Huels集团的Stockhausen公司,第三位是美国Amcol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hemdal公司,这3家公司合计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2%。欧洲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法国Atofina公司和SNF Floerger公司,比利时的BASF公司和Nippon Shokubai公司,德国BASF公司、Stockhausen公司和Dow化学公司、英国Industrial Zeolite公司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吸水性树脂消费国,消费量约为280 k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0%。欧洲高吸水性树脂的消费量约为200 kt,约占总消费量的0%;日本高吸水性树脂的消费量约为80 k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0%;其他地区的消费量约占0%。根据预测,2005年世界高吸水性树脂的消费量将达到1000~1100kt,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8%~5%。 随着其产品多样化及性能的提高,高吸水树脂的应用领域也必将不断扩大。1973年美国UCC公司开始将高吸水树脂应用于农业方面,接着又扩展到农林园艺的土壤保水、苗木培育及输送、育种方面。接着日本、法国等也展开了吸水性树脂的应用研究。现在,高吸水树脂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医疗卫生、建筑材料、石油工业、食品行业、日用品行业、人工智能材料等各个领域。 2 国内状况 国内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国外相比,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相对比较缓慢,2004年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的生产能力也只在30kt/a左右,生产企业近30家,但规模都不大,生产能力在1kt以上的仅7家。 国内有三十多家单位在从事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例如上海大学、吉林石油化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广州化学所、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化工研究所等,这些单位的工作大都着重于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在应用方面,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南等省把高吸水性树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目前,国内高吸水剂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有的已转入中试阶段,但工业化的很少,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目前,在我国高吸水性树脂大部分为进口产品,进口价为5-8万元/t。国内高吸水性树脂生产成本在2-5万元/t,售价为8-2万元/t。预计到 2010年国内高吸水性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100kt。 在我国吸水树脂的消费主要以卫生用品应用为主。在今后我国吸水树脂应用方面卫生材料仍是主流,其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大。由于我国水资源十分贫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日趋扩展;并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草坪业和花卉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吸水树脂作为土壤改良剂,保水保肥剂,种子及苗木移植涂覆剂在农业、林业、园林绿化、改造沙漠等方面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认为,再经过七八年的努力作为保水剂的吸水树脂有可能成为继化肥、农药、地膜之后最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农用化学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新材料,在我国极具市场潜力。随着人们对SAP研究的深入,具有耐盐、保水、保肥等多功能SAP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我国SAP的生产及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快速发展。我国地大物博,土壤沙漠化严重, SAP在农业上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加强对具有抗旱保墒,且具有缓释肥功能的绿色环保型SAP的研究,建立以多功能新型SAP为中心的完整化学抗旱、节水、保水技术体系,并开展大面积的示范推广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此外,目前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SAP大多是丙烯酸盐类,原料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应用。加强对非金属矿物/保水复合材料的研究,同时研究简化生产工艺,减少聚合后半成品水分含量从而减少产成品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对于降低SAP成本,扩大SAP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应该尽快利用原料和市场需求两个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依托国内科研力量进行开发,建设经济规模工业化装置,以便迅速占领这一高增长的市场。
35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