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起义!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新颖的法律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完善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思考2、地方人大保证宪法实施职能研究3、合宪性审查制度研究4、人大监督权与宪法实施研究5、我国宪法实施路径与方法研究6、论宪法解释的功能7、论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8、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研究9、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的定位与职能调整研究10、设区市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11、论我国行政诉讼确认判决的定位12、论公务员的廉洁义务13、论教师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14、行政诉讼跨区管辖改革研究15、社区矫正的现、问题与对策--以六安市某县(区)为例16、公共服务外包法律规制 
夏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理)。“羑里”是( )朝监狱。3 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 (郑 ) 国。《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 “奸党罪”创立于( 明 )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1912 )年颁布的。得分 阅卷人 二、判断题(每题 1分,共 6分) 皇帝亲自录囚,始于汉武帝。( ) 贵族、官员犯十恶罪,不准享受议、请、减等优待;虽遇大赦,官爵仍需革除。( ) 《宋刑统》的体制、篇目与《唐律疏议》完全相同。( ) 明律相对于唐律而言,是“重其所轻,轻其所重”。( ) 清末筹建的咨议局具备了资本主义制度地方议会的性质。( ) 《十九信条》在相关条款中扩大了议会及政府总理的权力 。( )得分 阅卷人 三、选择题(共15题20分;1-10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1-15多项选择每题2分)1 夏商通行的“五刑”包括墨、劓、刖、宫、大辟,前四种以残害人的肢体为特征,后世统称为 ( D ) A.五刑 B.徒刑 C.竹刑 D.肉刑 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 ( B ) A.质 B.狱 C.剂 D.讼 春秋末期,在晋国“铸刑鼎”的人是 ( B ) A.邓析 B.赵鞅 C.子产 D.赵盾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直诉制度称为( C )A、路鼓制 B、肺石制 C、登闻鼓制 D、告御状制5、 《唐律疏议》一共( C)篇。 A、18 B、20 C、12 D、66、唐律所规定的笞刑被分为( C ) A.一等 B.三等 C.五等 D.七等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 ) A《元典章》 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经世大典》8.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D )。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元典章》 D《大明律》北洋政府的司法机构,沿用清末法制改革时确立的( C ) A三级三审制 B三级二审制 C四级三审制 D四级四审制10、解放战争时期有关土地改革的法规中最重要的是( C ) A、 “五四指示” B、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国土地法 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 ABD )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 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 西周礼的最高原则是( AB ) A亲亲 B尊尊 C长长 D、礼不下庶人 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BC )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得相首匿 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 E准五服以制罪14、明清“大三法司会审”是由(ABC )共同审理重大案件。 A都御史 B大理寺卿 C刑部尚书 D通政使北洋政府的地方审判机构包括(ABD )A高等审判厅 B地方审判厅 C中等审判厅 D初级审判厅得分 阅卷人 四、材料分析题(8分)材料:《唐律疏议》中说:“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请就此予以分析。(1)这是关于何原则的规定?(2分)(2)请指出这一原则历史渊源及其思想(4分)(3)这一规定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得分 阅卷人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 5分,共 10分)1、六礼2、审刑院得分 阅卷人 六、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20 分)1、简述夏朝法律关于"昏、墨、贼"三种犯罪的规定。2、简述唐律对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制度。得分 阅卷人 七、论述题(每题 15分,共 30分)1、试论明朝“重典治吏”的目的及措施。2、试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中国法制史》试卷B答案一、填空(每题1分,共6分)1、大理(1)分;2、商(1)分;3、郑(1)分;4、张杜律(1)分;5、明(1)分;6、1912。(1)分;二、判断对错 (每题1分,共6分)1、×(1)分;2、×(1)分;3、×(1)分;4、√(1)分;5、×(1);分6、√(1)分。三、选择题(共15题20分;1-10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1-15多项选择每题2分,多选题有多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 D(1)分; 2、B (1)分; 3、B(1)分; 4、C(1)分; 5、C (1)分;6、C(1)分; 7、 A(1)分; 8、D(1)分; 9 、 C(1)分; 10、 C(1)分; 11、 ABD(2)分;12、AB(2)分; 13、BC (2)分;14、ABC(2)分; 15、ABD。(2)分;四、材料分析题(共8分)(1)这是关于老幼残疾者减刑的规定(2)分。(2)这在西周时就作为“明德慎罚” 思想 的体现而存在(2)分;汉武帝后,法律儒家化,这一规定作为儒家“德治”思想的体现,进一步得到继承(2)分。(3)这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宣扬的“恤刑”精神(2)分。五、名词解释题(每题 5分,共 10分)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婚姻成立要经过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5)分2、审刑院:又称“宫中审刑院”是宋初的审判复核机关,也有部分审判权凡须奏报皇帝的各种案件,经大理寺断谳后,报审刑院复核,由知院事和详议官拟出定案文稿,经中书奏报皇帝论决,审刑院权势显赫过于大理寺和刑部,其职掌原均属大理寺和刑部,是宋初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5)分六、 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20 分)1、(1)“昏”,是指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别人的美名。(3)分(2)“墨”,是贪得无厌,败坏官纪。(3)分(3)“贼”,是肆无忌惮地杀人。(3)分(4)这三种犯罪,都要处死刑。(1)分2、(1)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唐律规定上述八类人犯罪时,司法机关不得直接审理,必须申报皇帝,由皇帝处理 (2)分(2)“请”,是低于“议”一等的法定优遇办法,唐律规定三种人犯罪时可享有此特权,这些人犯罪,司法机关应就其罪状及身份,报请皇帝裁决 (2)分(3)减运用减的对象有二类,这些人犯流罪以下,各减一等处理(2)分(4)赎适用赎的人犯流罪以下,一般可交铜收赎,但犯“五流”的罪则不得减赎 (2)分(5)当,即官当,指官员犯罪,可以用官品抵当 (2)分七、论述题(每题 15分,共 30分)1、明朝“重典治吏”的目的在于防止重蹈元代吏治腐败以至亡国的覆辙,用重律维持统治者的自律与内部团结,提高统治效能 (2)分主要措施有:(1)取消了唐宋律中“官当”、“除免”等优待官吏的制度; (3)分(2)重典惩贪,大量捕杀贪官污吏; (3)分(3)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加重侵犯皇权罪的处罚; (3)分(4)在律中明文规定上官对犯死罪的更卒可先斩后奏 (3)分上述措施对于整饬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明初政治起了积极作用 (1)分2、清末修律,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但由于这次修订法律的活动并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成果,而是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旧政权迫于内外压力而作的被动调整,也由于这次修律是由己经成为地主买办阶级政治代表的清统治集团主持进行的,所以从本质上,清末修律表现出封建性和买办性相结合的基本特点 (4)分具体而言,清末修律有以下特点:(1)它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2)分(2)修律既要维护封建制度,又要满足洋人的要求; (2)分(3)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是封建传统和资本主义法律新成果的混合; (2)分(4)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引进的主要是西方大陆法和日本近代的法律 (2)分总之,清末修律既与中国封建旧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在许多方面模仿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既有保守色彩,又有进步之处 (3)分
1、网约车违约的法律问题研究 2、论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研究 3、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4、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以XX县为例 5、校园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预防 6、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7、论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权益保护 8、论法律行为和情谊行为的区分 9、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10、论劳动合同法中的竞业限制制度 11、论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扩散 12、论合同诈骗罪 13、论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 14、企业高管人员适用劳动法问题研究 15、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 以上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同学,我不清楚你们最近学习的重点,我想还是你自己找资料写的会更好一点~要侧重你们老师最近讲的重点。我能帮你的是,建议你去 中国知网上 搜“中国法制史”有关的已发表论文,找其中的精华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