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1367545464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磁共振的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x123

已采纳
看这样行不:【摘要】 目的:明确5种MRI征象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I图像,其中包括43例盘状半月板及其不同程度损伤的MRI图像。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征象及其不同程度损伤进行评价,差异协商解决。分别计算出每种征象的敏感性。结果:冠状面上外侧半月板中部最窄处>15 mm或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比值>50%;矢状面上(层厚4 mm)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此两种征象的敏感性分别为0%和1%,诊断率最具可靠性。盘状半月板常合并变性、撕裂,且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影响盘状半月板征象的准确判断。结论:盘状半月板在MRI有多种征象,各种征象对诊断的能力有所不同。当合并不同程度损伤时亦会影响其征象的正确判断。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核磁共振 MR imaging of Discoid Menisci of the knee: evaluation with signs LI Pei, ZHENG Zhuo-qing, YUAN Liang(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453000, China;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five MRI imaging signs in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and injury of the Methods:MRI imaging of 532 knees with subsequent attenuated exam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rthroscopy of 43 discoid wo radiologist evaluated each MRI exam independently with discrepancies resolved by Each MRI exam was analyzed for the five sign,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each individual Results: The ratio of width of meniscus to that of tibia plateau was over 50% On the sagittal plane, there were consecutive 4 layers or more showed"tie"change which derived form the conne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re two signs ranged was 0% and 1% The following two signs had higher Discoid menisci were often combined with degeneration and laceration, different injure can affect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in discoid Conclusions: Discoid menisci have many signs on MRI imaging, different signs have different diagnosing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can be affected whe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Key words】Knee; Discoid menisci; MRI 盘状半月板作为一种先天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容易导致半月板的损伤。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病变的最佳手段。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盘状半月板膝关节图像,致力于明确MRI各个征象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价值,且合并损伤后,明确其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象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532例膝关节图像,其中盘状半月板43例, 25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11~70岁,有3人为双膝,右膝19 例,左膝 24例,均为外侧半月板。 2 MRI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5T MRI扫描仪(Vislon)常规包裹或表面线圈。患者伸直位,所有膝关节接受常规MRI扫描,至少扫描矢状面和冠状面。矢状面采用自旋回波T1WI(SET1WI TR=440 TE=12 ms)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T T2WI:TR=3 094 TE=96 ms)或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R=425 TE=11 ms 翻转角为20°或90°),冠状面采用脂肪饱和抑制SE双回波(TR=3500 ms,TE=16/96 ms)所扫层厚均为4 mm,间距为4 mm。 3 资料分析方法 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差异协商解决。 1 评价文献中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常用标准〔1-4〕。 1 前后角连续性 在矢状面上以4 mm层厚扫描,有四层或四层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连续性呈“领结样”改变。 2 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 3 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 冠状位盘状半月板外侧缘的最大高度高于对侧>2 mm。 4 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半月板最窄处的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 5 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 2 分别测量前角、体部及后角的高度和宽度 2 结果 在532例膝关节MRI图像中,经关节镜确诊43例盘状半月板,两位医生对其盘状半月板的5种征象分析如下:(1)前后角连续性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有31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1%;(2)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有24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8%;(3)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15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4)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有37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0%;(5)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有 6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同时出现以上5种征象的有4例,5种都没出现的有5例,出现第(1)种和第(4)种征象的有31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征象的有35例。此组病例经关节镜证实有40例合并不同程度损伤,其中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裂37例,发生桶柄状撕裂的有11例,半月板囊肿形成1例。表1 43例盘状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高度及宽度范围及平均值测量(略)

关于磁共振的论文题目

282 评论(15)

spiritgg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不仅在结构分析中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在动态过程研究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本论文运用NMR方法对几种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处于平衡状态以及非平衡状态下的一些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涉及的方法有一维核磁共振谱,同核二维核磁共振谱,异核二维核磁共振谱,动态交换谱等。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甲基-4-苯基-2-(2,4,6-三异丙基)苯磺酰胺基-丁-3-烯酸酯(MPSN)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常被用作Aza-Diels-Alder(ADAR)反应前体。本课题运用1HNMR、13CNMR、COSY、gHMBC、gHSQC、NOESY等一系列核磁共振技术解析了其结构,并对其1H、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通过1H和13C的共振信号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a和b),这两种构象存在着化学位移范围内的慢交换。运用不同温度下的1HNMR和EXSY谱分析计算得到构象交换过程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并推导出构象交换可能是由C=N键的旋转引起的。   二、三唑并嘧啶类杂环衍生物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三唑和嘧啶这两类重要的活性结构单元,因而表现出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1,2,4-三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在碱催化下能够发生开环反应,但是其开环活性部位尚不清楚。本课题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三唑并嘧啶化合物BMTP在碱催化条件下的氢氘交换过程,并研究了温度和碱浓度对BMTP氢氘交换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或者碱浓度的升高,潜在开环活性部位的质子发生氢氘交换的速率都是增大的;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氢氘交换速率各不相同,这为开环反应机制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水合红菲绕啉二磺酸钠(DSBPNa2),常作为水溶性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使用。然而,在市面上该化合物通常标示为同分异构体形式出售。人们对这类由于异构体混合物而合成的其他金属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都很少关注。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二磺酸根邻菲啰啉(DSBP2-)的双环金属化铱配合物,他们分别是Ir(L)2DSBPNa,L=2-phenylpyridine(ppy),2,4-difluorophenylpyridine(fppy)和l-phenylisoquinoline(piq),这些化合物是新型水溶性电化学发光物质。运用1HNMR、13C NMR、COSY、gHMBC、gHSQC、NOESY等一系列核磁共振技术解析了其结构,并对其1H、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指认出磺酸根在这些配体中的位置,很好的表征了含有二磺酸根邻菲哕啉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四、金属钯催化C-N偶联反应是构建碳氮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已经被广泛用于具有活性的生物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195 评论(9)

begoniahht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30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