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0

奋斗蜂yeal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教育议论文10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枣花酥

已采纳
因材施教的议论文,就是要写这个议论文的客观点。

教育议论文1000字

316 评论(8)

大橙子蛋

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149 评论(8)

hdlg

有人说成功的90%来自汗水,但假如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即使付出100%的努力,成功也遥不可及。因此,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汗水,而是因材施教。  在文化底蕴浓厚的古代,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  古代圣贤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因材施教在儒家经典学说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特长,间接补充不足,全面地完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意大利男孩,从小酷爱足球,他一直希望自己在足球上有很好的发展,然而身体不断地发胖使他放弃了足球梦。他转身了第二个梦想——唱歌。在名师的指点下,他不断进步,并且成为了茂名的歌唱家。他就是帕瓦罗帝。  认清自己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能够始终重视自己的长处,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众所周知,兔子擅长奔跑,鸭子擅长游泳。倘若使小兔子和小鸭子一起学游泳,结果会怎样?当然小鸭子学会会,小兔子学不会。那说兔子有4条腿,还不能游?  生存的本领不止一种,我们不仅仅要发挥特长,也要发挥其他,但不能盲目,可以选择较为容易的,比如句子可以学打洞呀,不只是非要学会游泳。因此,要因材施教,才能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有不少家长会强迫孩子去学习许多特长,有些并不是孩子所想要的。这样,结果往往不是很好,若家长能以孩子的特长为主,因材施教,相信孩子一定能很好地发展。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很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能够完美,在各方面都能成功。还是要说,只努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因材施教。
11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