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养老产业的发展与前景论文题目有哪些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5

小辛童鞋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养老产业的发展与前景论文题目有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odka

已采纳
截至2017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远高于7%这一老龄化衡量指标。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加之国家老年社会保障的完善和消费水平的升级换代,养老服务业逐渐被市场认可。一、产业发展趋势在老龄化时代和消费时代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前景十分可观,我们认为养老服务产业总体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和社区化三大发展趋势。(1)养老服务内容向多元化发展养老服务随着时代需求的演变,已经脱离了本身的老年照顾、生活服务为主的含义,如今的养老服务是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性服务,涉及到医疗、商贸、旅游、咨询、管理、文化、地产等诸多内容,主要可以理解为养老服务业和养老地产的结合,养老服务为养老地产提供服务功能,养老地产为养老服务提供项目载体,表现在居住层面和服务层面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养老需求。养老服务方面,按照服务的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医疗服务、生活服务、辅助性服务,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主要围绕老年人的“吃、穿、用、行、医”,出现的类型有护理服务、康体服务、家政服务、用品商贸、老年教育、老年咨询等。同时养老地产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例如有养老院、托老所、护理院、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图:养老服务业产业内涵(2)社会养老服务向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保障型事业,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产业链条的细分深化,政府承担的养老服务重担逐渐交还市场,养老服务开始走向公益性和盈利性平衡发展的道路,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其一,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看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但是市场资本不断瞄准这块巨大的蛋糕,开始进入市场化的开发运作,例如大连第一家养老超市、上海纯市场化亲和源养老地产、青岛的日式养老培训基地等。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养老服务不但在种类上创新增加,还在模式上积极突破,同时在合作上加强汲取先进国家经验,使得养老服务的发展蒸蒸日上。其二,从政府支持来看,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养老服务市场化,引入多方资源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提高我国整体养老整体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手段,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带来经济效益,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3)传统家庭养老向社区化发展受代际生活习惯及老年人对自身生活水平要求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程度高、退休金多的中高收入老年人,开始愿意尝试且逐渐接受现代养老模式。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更加凸显了优势;社区养老符合老年人的地缘文化观念,在家庭辐射半径下享受养老服务更加贴合老年人“恋家”的情感需求,同时开放利用社区资源,搭建了家庭与社区共同养老的桥梁,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满足老年消费的需求。在未来的社区老龄工作将与第三方养老服务对接,相互结合搭配,充分发挥国家对养老领域的扶持政策,同时以第三方服务弥补社区专业养老服务缺口。

养老产业的发展与前景论文题目有哪些

266 评论(9)

xiudie

老年人多,年轻人少,老人照顾看护少不了。又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健康问题,熊熊大火又火上浇油,行业发展会很热闹。
338 评论(14)

小栗子阿

当下的职场人,尤其是新进职场的90后,95后在做职业规划时,客观分析职业现状很关键。像是养老服务行业,眼下虽然在薪酬待遇、社会观念等因素等因素影响下,行业内普遍存在留人难的问题,但随着老年化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行业在当下和不远的将来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而现在老年人口对生活服务、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产生了提出了更高更强烈的需求。而老龄阶段是身体脆弱的阶段,随着身体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缠身,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这都就对养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111 评论(15)

B51114102

1、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契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2亿人,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1%,达到25亿。在全国22亿老年人中,去除4063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3100万高龄老人,全国至少有5亿中低龄健康活跃老人。与高龄失能老人不同,健康活跃老人需求更加多层次、多样化。从老年人支出结构来看,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显现。日常生活支出占5%,非经常性支出占3%,医疗费支出占8%,家庭转移支出占0%,文化活动支出占2%,其他支出占2%。2014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以此推算,老年人年度消费市场规模就可达到28万亿,其中仅文化活动支出就可达到1048亿元,庞大需求市场蓄势待发。从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中央文件及黑龙江、四川、贵州已经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可以发现,健康理念融入后的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2017年,随着互联网在老年人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支出结构还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进一步激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2、2025年前后迎来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在酝酿老龄产业这一概念之初,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刚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医药等少数领域。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上述领域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老龄用品中的电子、助行、康复、护理器材等市场刚性有效需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老龄服务中的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以及居家服务机构成为老龄产业发展新的增长领域,老龄金融中的保险、理财和长期债券等领域也有了积极进展。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带来了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二是包括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内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从而使老年人口带来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有效刚性需求。随着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考虑到部分人口在60岁之前提前退休,尤其是中青年和壮年人口提前做好养老金融准备的意识增强。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形成巨量中高端老龄产业有效刚性需求。产业的井喷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根本因素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海量增长。据测算,到2025年前后,中国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将海量增加,将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预示着中国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在2025年前后。在此之前,发展老龄产业的全部努力可以视为迎接这一黄金井喷期的准备期。3、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仍将是未来发展重点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3%;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9%,达到3100万。他们当前的养老服务需求已经凸显,对养老设施、医疗、护理等一系列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预计到2026年,随着上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龄老人集体迈向高龄阶段,我国养老产业界将形成空前的照护压力。但是从我国老年照护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还相当薄弱,养老机构维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以健康老年人为主,以保障贫困人口为主的传统格局。截至2015年底我国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7万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仅7万人,占总体收住人数的比例仅为7%,说明护理型床位依然不足。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全国仅30万养老护理人员。益养老平台认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等文件中有关“将养老资源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的要求,2017年,我国还将实施有行动力的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方略,加紧建设以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养老护理技术标准、养老护理设施、养老护理政策、养老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内容的养老照护服务体系,满足符合老人身心特征的护理需求。
348 评论(8)

fanfan1117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养老保险方面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农村村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影响分析  2、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3、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  4、浅谈保险分公司财务管理问题  5、应急管理下的责任保险的发展之需  6、实际运行中的养老保险问题思考  7、个人税收商业养老保险回顾及展望  8、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测算  9、怎样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养老保险工作  10、养老保险下调比例在国有企业的实施
217 评论(9)

liaaa

老服务业,是养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新融合,两者都是消费升级的主要领域,目前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更多中产阶级即将步入老年,新一代老年人消费观念改变,现行养老服务供给较为低端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大力扶持养老专业人才培育与发展等,正在为行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持续加剧的老龄化形势,传统养老方式的弊端,让新兴的养老服务行业前景光明,派博生命运用“科技+数据”结合的方式,从服务的安全、舒适需求出发,围绕着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多层次化需求,提供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根据养员自身情况按需选择;匹配定价;从而实现“一床一护一价”的服务体系。
27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