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1

110174161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世界古代史论文知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ilongwang

已采纳
中国知网可以查世界史资料,只有用关键词搜索,相关世界史资料数不胜数,足以满足相关研究和需要。中国知网知识包罗万象,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世界古代史论文知网

337 评论(10)

realwill

《古代中国与世界》(刘家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uwjOcgcuxIJuWiZN9v6g 密码:0i8b    书名:古代中国与世界作者:刘家和豆瓣评分:2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出版年份:1995页数:611内容简介:全书共收21篇论文,《谈学术工作的基础》一篇附在文末,是谈治学经历和体会。这21篇文章中前4篇是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作品,其余的论文是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写就的。从内容上说,有社会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研究,也有学术史的研究;从研究的角度说,很多是中外古史比较的探讨。除了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后期中间有一个断层外,21篇文章反映了他研究发展的逻辑,反映了论者在不同阶段研究的兴趣,认识的水平和认识的发展。如果说各个阶段有侧重面的话,那么,50、60年代是在社会史、经济史方面,也包括宗教史在内的文化史的内容;到了70年代以后,侧重研究的方面是包括史学、经学在内的文化史,同时也有社会史的研究;思考的重心,从对历史的客体的发掘,向历史的主体、史学主体的研究方面转移。这是兴趣的变化,也是研究领域的拓展,意蕴、内涵的深化,思维力度的增强。学者研究的重心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随着岁月的推移会有演变,还可能有变化,但重要的是一个史学家不满意已有的成就,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重复自己,而是在思考,在求索。作者简介:刘家和,男,1928年12月20日生,汉族,江苏省六合县人,无党派人士,教授。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1955年10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由苏联专家主讲的世界古代史教师进修班,1957年7月通过论文答辩毕业。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3年任教授。曾多次出国讲学、研究、参加学术会议,主要有:1986年3月至5月,作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历史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匹兹堡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1998年7月至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并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北京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世界史杂志》编委等。刘家和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对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作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所主编《世界古史》(吉林文史出版社),曾于1988年1月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作为《世界史》(吴于廑、齐世容二教授总主编)古代部分上册(世界上古史)主编,此书于1995年12月获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一等奖。2002年《古代世界文明史研究导论》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著有《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主编有《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高教出版社,2001年9月)。另外与他人合作著、译作多种,撰有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带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9人。讲授博士生课程有:中国古典研读及考证方法,古史比较研究实习等。现在正主持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的比较研究》,经费20万元;《中外史学理论比较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经费50万元。
11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