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zhuwei063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画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8zhaohong123

已采纳
,其意微矣。”深受李成影响的画家很多,如燕文桂、许道宁、范宽、郭熙、王诜等。

中国画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330 评论(12)

sin2

现在所谓的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121 评论(13)

密斯特钟

齐白石作品收藏与鉴赏论及近现代中国绘画,假如让您只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笔者想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齐白石。曾几何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年来的发生、发展,几乎就是以齐白石的作品为先导的。从嘉德杨永德收藏齐白石作品拍卖专场的滑铁卢到2003年中贸圣佳白石山水册页1650万元的天价成交,齐白石的作品像是一架天平,衡量导引着中国近现代画作的市场走势,也标榜着收藏家与投资人的趣味和取向一直没有离开这位集书法、篆刻、绘画、诗歌为一身的通才、大才。因为他是齐白石,也只有齐白石才会有着如此大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之大正是基于白石老人艺术创作的伟大。这种伟大是一种至“简”至“朴”、至“拙”至“厚”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构图出奇出新,无常法而又合法,貌似平淡的笔调,大气磅礴、纯净明丽。在似与不似之间,把山水灵性的本质,或轻或重、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大开大合中又见细腻、朴素的善良与乐观的坚强。在白石老人的山水画中,每一笔似乎都含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每一根线条似乎都凝结着大自然的露珠,清新而华滋、深厚而通俗。白石老人的书法之好,在中国近现代画家中是少有的,好得让我再看白石以后“画家”们的字款简直不好恭维。白石老人专临“爨龙颜碑”,后学“郑文石碑”,五出五归后又学李北海、何绍基、金农和“天发神谶碑”。他的绘画成就如此之高是与他的书法水平高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大画家没有一个不是大书家,董其昌、八大山人、齐白石无不是这样的人物。他的字,气魄雄强而峻朗、舒峭,但不失拙意。他擅使长锋,故可以充分利用笔锋吸水墨多的特点,气贯而神完,一气呵成。由于有好的书法根底,在白石老人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经不住推敲的线条,他的线条质量表现在:绵而挺。“棉里裹针”、细中寓柔、柔中见刚。润而满。不滞、不滑,骨力洞达却将霸悍之气藏于水墨之间不露痕迹。雄而强。他的字款在所有的转折处都是留得住笔、留得住墨的,特别是他书法线条的过渡,如锥画沙般的笔锋似乎能把纸切开。他的飞白也极有个人气质,特别是他的“撩笔”,峭拔中虽然略带习气。论及齐白石对近现代中国绘画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美术史学界的专家,还是画家、收藏家,甚至普通的百姓,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齐白石就像一座高峰,就像一把标尺,他的绘画是中国画笔墨情趣的绝对体现,更是中国文人绘画近现代的高峰。他的绘画在走进市场后,更是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晴雨表、风向标。
16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