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气象的小论文1000字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0

god_is_a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气象的小论文10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失落三月

已采纳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月河小学的小记者带着一份好奇,来到了湖州气象台进行采访。我们乘车来到气象台,开始了采访。工作人员叔叔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有台风,台风是半径一般为几百公里的猛烈大风暴,半径就已经有几百公里了,可见其带来的灾害是多么大;暴雨,在台风来临时往往会带着暴雨,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毫米~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l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洪水,洪水指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一桩桩事件,一种种灾害,无不令人提心吊胆,使我们感受到预测气象的重要性。我们随着工作人员叔叔,来到了展示厅内。一进展示厅,我们看到了一些展示牌。其中有我们湖州的地理气候特征、关于“农气”的有关资料、湖州近几年的气象业的成果等等。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关于“农气”的有过信息了:“农气”是农业气象的简称,其作用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还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多么神奇啊,预测气象还可以有利于农业哪!之后,我们进入了录像室,看了一段录像。这段录像表现了我国现如今的气象业的科技水平与近几年的气象成果,还介绍了静止观测卫星与不静止观测卫星的不同特点与作用,以及地面天气图与高空天气图的作用。看了录像,我感慨万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气象知识是多么浅薄,祖国的气象是多么博大精深!看过录像,我们来到了湖州气象台的控制中心。在这里,有许多精准的气象仪器,还有经过电子计算机制作出来的电子气象图,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叔叔阿姨们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他们,看了一会儿就退了出来。我们在楼里转了一圈,便来到了室外的观测台。那里有许多精密的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窗里摆放着很多的仪器,有狠多的温度湿度表:有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有测湿球温度的表,其含义是,某一状态的空气,同湿球温度表的湿润温包接触,发生绝热热湿交换,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等等温度计。还有各种地面表面的温度测量仪器,有水泥地的,有沥青地的,还有水泥砖块地的……真是应有尽有呀!采访结束了,我们的心如海水般翻腾。

关于气象的小论文1000字

316 评论(13)

1111240

达不到那么多字,汗(把每天的气象写出来就可以了)
321 评论(15)

rpnxg98

气象小论文 最近,我发现天气变化无常,三天晴,两天阴,导致许多人患上了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也是气管炎、心血管的高发期!连我也不幸患上了感冒,我决定要查一查! 说干就干,我翻开书就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气象病,是指与气象变化有关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发作或症状加重受天气突变的影响。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温度、气压、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在我国与其它位于中纬度地带的国家和地区一样,天气突变大多是“锋面”这个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是指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在它附近,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变化非常剧烈,特别是冬季和夏季,随着寒潮的不时南侵,锋面活动更为频繁,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出现了高峰值。例如,通过医疗气象学的研究,已发现有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高。在高压形势控制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强大的高气压前缘常常伴有冷锋,带来寒潮天气。由于寒冷的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周围阻力增加,动脉平均压升高。引起心肌缺氧严重,所以心肌梗塞发病特别多。此外,还有关节炎、风湿痛、感冒、支气管炎等,其发病率都与天气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没想到天气变化的恶劣程度竟然这么高,看来以后,我得注意一点了!接下来,我要教给大家一些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饭菜的温度为46-58℃;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泡茶的温度为70-80℃;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随后,我又发现一种叫做“厄尔尼诺”的气象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地震,台风,海啸等等,一切的自然灾害,都是因为人们而发生的,在这里我忠心的提示大家一句:“千万不要让飚风来临,一旦来临,便是人类的世界末日!”
312 评论(14)

jenchiao

当你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聆听百鸟鸣啭时,你会沉迷于其中。这时,你精心揣度,鸟类或许会教你一些什么。  科学家们研究证实,鸟类纷繁复杂的鸣叫,实际上正如人类说话唱歌一半,用以表达某种感情或沟通某些信息。比如呼朋引伴、母盼子归、对歌择偶,等等。有时候,鸟儿也会向勤劳的农夫通报农时,预测气象,聪明的人类自然心领神会。  我国古代,有“鸟鸣知四时”的说法。宋代诗人陆游的《鸟啼》诗云:“野人无时历,鸟鸣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厌草茂。”在江西省的某些山区有一种鸟,每当二月来临时就呼唤:“春起来”。开始入夏时又叫道:“春去也。”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地,谷雨前后,布谷鸟又提醒人们“割麦插禾”;更有一种奇妙的惜春鸟,其声曰“莫摘花朵。”告诫人们毁坏花枝将无果实之获。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事气象与鸟的关系,我觉得能在农民伯伯那里得到答案,因为他们经常根据候鸟去来等安排农事。于是,我拿着纸笔,深入田间地头去拜访一些老农。  “人们不太欢迎乌鸦,因为乌鸦高亢苍劲的鸣叫,往往是大风来临的‘警笛’,乌鸦沙哑的叫,阴雨即将到来。”农人们如是说。  这些也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谚语:喜鹊早登门,是天气晴朗之兆;若是在枝丫间跳来跳去,低头乱叫,往往一日之内有阴雨天气。麻雀也是“晴雨表”。晨曦中群雀叽叽喳喳,当日多为晴天好天气;若它们缩头缩脑,吱吱长叫,往往晴转阴雨;傍晚提前进窗,并在窗边长生缓叫,预示当夜或来日有雨。喜鹊高筑巢,则将有大的水势。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都是在田间劳动数十年的老农告诉给我的。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观察农事气象的准确“预报器”。  为了了解得更多,我带着探求新知的渴望打开了网络的大门,寻找更多的信息。  海边一些水鸟,在汛期到来之前,往往成群结队的飞往村屯附近,并大鸣不止,但如果在空中不断发出“唧唧”的叫声时,则说明近日晴好。  在印度,孔雀被奉为“神鸟”,不仅因其羽毛华丽,风姿优雅,而且还能给当地人预测天气。当有雨时,孔雀的“咪——呜”叫声变成“明哧——奥”,似乎在说:“雨快来啦!”雷雨和台风来临之际,孔雀又将狂叫不止。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使我得出了“农事气象鸟先知”这一结论,鸟类对天气是很敏感的,他们不同的鸣叫声常和气象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9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