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8

lzal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论文题目推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ajinniu123

已采纳
你能帮我解释下什么叫国学吗?如果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国学,那么你的问题真的没有回答的必要了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论文题目推荐

86 评论(10)

jiho0214

请问是什么年龄段的呢?我觉得既然是国学方面的朗诵就应该更偏向古文一点,因为古代诗歌似乎与国学的关系不太大。给你推荐以下几篇,你看看,时间的原因可节选的:1、像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这些。最能体现国学的内涵。缺陷是不容易朗诵出感情来。2、或是一些较长的诗词,像是《琵琶行》、《长恨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兵车行》之类的。这类有点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诵的人多,易撞车。3、还有一些著名的散文《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有的篇幅较长就朗诵其中几段好了。这些是不错的。你去网上搜一个名为《成都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帖子,里面有各种推荐的朗诵的篇目,我觉得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用,你去选选。配乐的话一定要传统古典音乐,最好是古筝,比较通用,什么朗诵都可以以之配乐,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出水莲》这些,用古筝配乐绝对有韵味,我们以前朗诵都是有人现场弹奏古筝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渔舟唱晚》。此外根据阅读的篇目情感特点可有选择相近的音乐,像是悲凉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这些,边塞战场激昂的用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筝曲《将军令》或古琴曲《阳关三叠》这些,此外笛子曲《梅花三弄》琵琶《春江花月夜》等等也是经常用于配乐的。配乐我这有很多,你选择好了哪个篇目我给你找配乐。还有如果想让情绪发挥的更淋漓尽致推荐宋飞的《沉鱼》和《落雁》,就是古典舞《爱莲说》的配乐,十分有渲染力。适合情感丰富的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也强。
112 评论(8)

月落风无声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120)主编:语易一年级·上册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3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4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 古朗月行(节选)[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7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8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9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0 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1 绝句(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2 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3 秋浦歌(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4 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15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6 苔[唐]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17 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18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0 逢老人[唐]隐峦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二年级·上册1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155 评论(11)

muqifeng1991

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82 评论(10)

zqclyyq

我的建议是可以从最基本的古诗词、小古文入手。首先是弟子规、三字经,之后可以看论语,再看庄子的著述、韩愈的散文。 如果孩子接触的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那最好是买一些孩子接受起来容易的,比如我家的孩子最喜欢的是(小学生小古文200课),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还有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虽然有人觉得读古文课外书太枯燥乏味,但里面的文章都经过选编,比较合适用来学习,而且注释比较详尽、可靠。当然不必像学习一门课来学,挑孩子自己喜欢的先看看。
27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