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农业生态学的论文选题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9

lara盈盈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农业生态学的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438040929

已采纳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关于农业生态学的论文选题

194 评论(8)

zhengknight

已完成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论文16篇,发表的论文主要有(署名后带*表明为该文的通讯作者或学生为第一作者):  孙特生,李波,张新时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能值分析——以准格尔旗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27(12): 7-Guo Wei-Hua, Li Bo, Zhang Xin-Shi, Wang Ren-Q Water Balance In Soil-Plant Atmosphere-Continuum (SPAC) Under Water Stress: A Case Stud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nd Caragana I Chapter Twenty Three In: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Mediterranean R Edited by Recep Efe, Munir Ozturk and Shahina GCambridge Scholars P 郭欢欢,李波*,卢书兵,南箔 准格尔旗退耕还林工程影响下农户农牧系统能值变化经济地理,2012(6): 127-杨琳琳,李波*,卢书兵,南箔 滇池水质的演变过程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2012(7): 87- 昆明孙特生,李波*,张新时 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5): 184-孙特生,李波*,张新时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作物生长期气候旬变异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效应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 184-孙特生,李波*,张新时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波动的响应——以准格尔旗为例 生态学报,2012,32(19): 6155-侯鹰,李波,郝利霞,郭欢欢,孙特生,于海跃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生态经济,2012, 2012(01):436-卢书兵,朱卫红,李洪楠 基于3S技术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分类及分布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6):57-郭欢欢,李波*,于海跃,侯鹰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21(12):110-郭欢欢,李波*,郝利霞,郭卫华,刘辉,洪睿 退耕初期不同类型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经济,2011(11):38-郭欢欢,李波*,侯鹰 基于土地功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424-孙特生,李波*,张新时 皇甫川流域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1): 19347-19350+郭欢欢,李波*,侯鹰,孙特生 元胞自动机和多主体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科学进展,2011, 30(11): 1336-李波,孙特生,侯鹰,郭欢欢,郝利霞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 2010年全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1(07): 84-Li Bo, Sun Te-sheng, Song Xiao-yuan,Hou Y Dynamic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Huangfuchuan Basin Based on LUCC BMEI, 16-18 O 2010 Page(s): 2399 -Sun Te-sheng, Li Bo*, Song Xiao-yuan, Hou Ying, Guo Huan-Factor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Huang fu-chuan B BMEI,16-18 O 2010 Page(s): 2405 - 2409Guo Wei-hua, Li Bo*, Zhang Xin-shi, Wang Ren-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water balance component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nd Caragana intermedia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Agroforestry Systems, 2010(80): 423-Guo Huan-huan, Li Bo*, Sun Te-sheng, Hou Y A reviewof Eco-migr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10(17): 30-Li Bo, Xie Hua-lin, Guo Huan-huan, Hou Y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Agroecosystem Health Based on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MIEEM2009, IEEE Press,12(8): 2458 - 2462 Li Bo, Zhang Shu-hui, Zhu Wen-jiao, Hao Li-xia, Song Xiao-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Layout Adjustment in Metropolis Emergency Water S BMEI proceedings, Tianjin, C October 17-19, LI Bo, Hao Li-xia, Liu H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C iCBBE proceedings, Beijing, C June 11-13, LI Bo, Zhang Shu-hui, Zhu Wen-jiao et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Layout Adjustment in Metropolis Emergency Water S BMEI proceedings, Tianjin,C October 17-19, LI Bo, Hou Y Study on the Traffic Noise Control of Beijing-Pinggu E iCBBE proceedings, Beijing, C June 11-13, LI B Agglomeration and Layout Adjustment in Metropolis Emergency Water Source R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2009: 1652-(ISTP)LI B Analysis on the Lake Water Pollution Components Based on Normal Quality Monitoring 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Public Health (EPPH 2009) Special Track Within iCBBE, Beijing, C June 14-16, (EI)LI Bo, Hou Y Study on the Traffic Noise Control of Beijing-Pinggu E iCBBE proceedings, Beijing, C June 14-16, (EI)LI Bo, Hao Li-xia, Liu H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Pinggu District, EPPH2009, Beijing, C June 14-16, LI Bo, Chong Jie, Hong Rui, Zhang Xin- Study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e North Slope Of Tianshan M IGARSS proceeding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July 6-11, Li Bo, WU Jian-zhai, Chong Jie, Hao Li-xia, Song Xiao-yuan, Zhang Xin- Studies On the Change of Land Use/Cover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Three-belt of Mountain-oasis-desert in Northwestern C IGARSS proceeding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July 6-11, 吴建寨,李波* 天山北坡生态经济的脆弱性 应用生态学报,2008 ,19( 4): 859 – 李波,宋晓媛,谢花林,郝利霞,张书慧 北京市平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 应用生态学报,2008, 19(10):2251-LI Bo, Xie Hua-lin, Wu Jian-zhai, Hong Rui, Chong Jie, Wang Chuang- Study on the Agro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in Western C IGARSS proceedings, Barcelona, 2007(7): 22-27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报,2007, 18(11: )2554-Guo Wei-hua,LI Bo*,Zhang Xin-shi,Wang Ren-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and growth respons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nd Caragana intermedia seedlings to simulated water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7, 69(3): 385-LI Bo,Wu Jian-zhai,Chong Jie,Hong Rui,Zhang Xi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Mountain-basin System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M IGARSS proceedings , Barcelona, 2007(7): 22-谢花林,李波*,刘黎明,张新时 基于空间统计学与和GIS的农牧交错带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水土保持学报, 2006,20(2): 73-谢花林,李波*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地理研究,2008, 27(2): 294-赵海霞,李波*,刘颖慧,张新时 皇甫川流域不同尺度景观分异下的土壤性状 生态学报,2005, 25(8): 2010-郭卫华,李波*,黄永梅,张新时 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中间锦鸡儿气体交换特征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4, 24(12): 2716-谢花林,李波*,刘黎明,杨波 北京山区景观功能评价——以北京怀柔为例 山地学报,2004, 22(6): 756-李波,赵海霞,郭卫华,刘辉,张新时 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对传统农牧业的冲击与对策——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皇甫川流域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23(5): 97-Guo Wei-hua, LI Bo*, Huang Yong-mei, Zhao Hai-xia, Zhang Xin-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stresses o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10): 1238-李波,濮培民,韩爱民 洪泽湖水质的因子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03, 23(1): 69-李波,濮培民 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1): 67-李波,濮培民,韩爱民 洪泽湖水质时空相关性分析湖泊科学,2002(3): 259-
80 评论(9)

汤圆点电荷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264 评论(13)

haivei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24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