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12342003
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四大基石,十六个字:第一,合理膳食;第二,适量运动;第三,戒烟限酒;第四,心理平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自我保健占60%。由此可见人们自己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人类正面临健康的危机,内因及遗传因素所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20%,86~80%的外因造成的。外因可以通过调控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确保是你处于健康状态。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平衡关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个方面。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合理膳食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健康的饮食可概括为两句话,共十个字 “一、二、三、四、五”; “红、黄、绿、白、黑”。记住这十个字,那就是科学的合理的膳食,“一” 吃粗吃杂,荤素搭配。要知道,人有三十二个牙齿,其中四个是臼齿,吃肉用的,二十八个是门齿,用来磨碎蔬菜淀粉用的,也就是主要是以素食为主,人不能天天吃肉,你不是老虎啊,老虎都是臼齿,那当然是吃肉的,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有许多人,为了事业天天应酬,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不断,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也以荤菜为主,结果富贵病(生活方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二”是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的主食,这六两到八两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轻人民工他干活挺重一餐就要一斤半。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不用六两,三两二两就够了。“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只要你饭前喝汤,就能使食欲中枢兴奋下降,食量就自动减少三分之一,而且吃饭变慢;如果没有汤,你就会拨点菜用开水冲一冲变成汤,先把这个喝掉,立即就能使食欲下降,“三”是三份高蛋白。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不多不少。一份: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块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蛋白质摄入过多,即使肠胃负担加重造成消化不良,也增加肝脏和肾脏负担。“四”是“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有粗有细”:一个礼拜吃三次粗粮,棒子面、老玉米、红薯这些,粗细粮搭配营养最合适。“不甜不咸”指饮食要清淡。糖和盐(包括味精)摄入过多是“三高”(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四、五顿”是指每天至少吃三餐有的人不喜欢吃早餐,是不好的习惯。“七八分饱”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古今中外,延年益寿办法不下几百种之多,但是都无效,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一种,我们叫“低热量膳食”,也就是七八分饱。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三分饥和寒比一切药物都好,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饿,还想吃,你就离开饭桌,这就是七八分饱。五是就是500克蔬菜和水果。“红”是红色的蔬菜。男同志一天一个西红柿(生吃补充维生素C,烧熟了吃补充番茄红素),前列腺癌减少45%,因为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或者少喝点红葡萄酒或绍兴酒,喝点米酒,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不超过100毫升,吃点红辣椒倒是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黄” 红黄色的蔬菜。如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或者干脆叫,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含量高。多吃有利于增强抵抗力,使眼睛明亮。“绿”既指蔬菜,也包括绿茶。饮料里茶最好,茶叶当中绿茶最好。绿茶可抗氧自由基,减少老年化,越喝越年轻。喝绿茶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白”是燕麦粉、燕麦片。燕麦含膳食纤维较多,不但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还对糖尿病减肥特别好。特别是燕麦粥通大便,很多老年人大便干,造成脑血管意外,通大便很好。“黑” “黑”是黑木耳等黑色食品。黑木耳这个东西还特别好,它可以降血粘度,刚才讲的大款,血粘度太高,他吃黑木耳就正好。黑木耳吃后,血液便稀释,不容易得脑血栓,也不容易得冠心病。优于阿司匹林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作用。适量运动健康第二大基石: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现代人出门就坐车,上楼有电梯,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心脑血管患者越来越多。预防心血管病的最好方法是适当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其他一些适合的中低强度运动,包括打太极拳、做医疗体操、骑车、爬山、游泳、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上楼走路、慢跑。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每天至少走半个小时是最好的运动。运动前需做准备活动,运动强度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为佳,一般锻炼的时间为10~30分钟,每周锻炼3~5次就可以了。在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剧烈用力和深度低头的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如在锻炼过程中身体不适、无力、气短时,及时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清晨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黏度增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且春天早晨气温较低,血管遇冷易收缩、变窄,易引发中风,所以在选择锻炼的时间上以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后或下午4时左右运动为宜。平衡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第三大基石—心理的平衡(积极乐观的心态)平衡乐观的心态心理平衡是我们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些保健措施的总和。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百岁以上的健康老人,个个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没有一个健康老人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鼠肚鸡肠,钻牛角尖。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得病与康复因人而异,有的人不容易得病,有些人就容易得病,这与心理状态关系极大,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最好的抗癌良药。一个人心理平衡,生理就平衡,什么病就不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这样,这个力量非常非常强大,有时强大得你不可想象。因此我们要做到心态平衡。七十年代送礼送什么呢?点心;八十年代送礼送保健品;九十年代送礼送鲜花。病房里很少人送点心,都是送鲜花。二十一世纪,送礼送什么呢?送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健康”!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第四大基石: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习惯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科学研究证明,睡眠还是提高身体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人为什么会睡眠?是因为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尿核甙”的物质,当它在脑的脑干视丘下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便有了睡眠的要求。有人认为一夜要睡足8小时才行。其实睡觉时间多少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要睡8~9小时,才有充沛的精力,而有的人却只需睡5~6小时就够了。据实验证明,睡前喝点牛奶,可以睡得更香甜。更有人提出如果你少睡了几小时,就要在第二天补睡几小时,才能恢复精力,这也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连续几天没睡觉,只要熟睡一整夜,就可补足几天的少睡时间了,这都是不科学的。怎样睡好觉才能保证健康?首先,要遵照生物钟的运行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它,如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都应有固定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一般地说,睡眠最理想的时间是晚上9点至凌晨2点,这是因为人的睡眠大约每两小时为一节,第一节睡得最沉,第二节稍浅,第三、第四节愈浅,而前二节四小时的睡眠量占总睡眠量的75%。对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应比中、壮年多一些为好。这是因为,老年人容易疲劳,而消除疲劳的时间也比较长。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能睡足8~9小时,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睡足10~11小时,同时,每天睡5~1小时午觉也很必要。要改变睡觉的种种不良习惯亮着灯睡觉。人睡觉时虽然闭眼睛,但灯光仍然要被人体所感知。睡前避免激烈运动。睡前不要饮用浓茶、酒精浓度高的饮料。睡前不要看惊险侦探之类的书籍、电影、电视。同时,要注意睡的姿势与方向,睡眠最好取双腿弯曲右侧位,方向最好是使人体保持和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平行,也就是南北向。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养成开窗睡眠的好习惯,使空气流通,有利安眠,但开窗时要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身体,特别是头部。可开侧窗,并注意盖好被子。还要注意不轻易服用安眠药,可睡前喝杯热牛奶,因牛奶含有色氨酸有轻度的催眠作用。 
1、健康评估服务指医疗机构为辖区老人提供的健康状况的系统评价和健康等级的划分。2、健康状况指老人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健康等方面的状况。3、健康等级指医疗机构根据健康评估的结果对辖区老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的等级划分。4、健康史指老人既往重大疾病史、 家族疾病史、 外伤史以及正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也包括影响老人健康状况的重大生活事件和重要因素。5 、精神状况指老人在评估时的外表、行为、情绪状态、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外在表现。6 、功能评估指对老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系统完成功能活动情况以及老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7、 自理能力指老人完成基本生活活动和利用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的能力。8、社会功能指老人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况。9、决定能力指老人是否能自主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能力。10、 风险评估指医疗机构对在辖区老人健康体检及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易造成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测。11、健康档案指医疗机构对辖区老人的健康评估结果和有关问题的格式化记录,以及既往诊疗资料和体检记录。12、评估中心指由医疗机构行业管理部门设立、 认可或委托的, 为辖区老人提供专业化健康评估服务的机构。13、评估室指由医疗机构设立的、用于提供健康评估服务的专门场所。14、评估员指经医疗行业管理部门培训并获得有关机构的资格认定, 可从事健康评估服务工作的专业服务人员。三、健康评估要求1评估的目的评估结果仅作为老人现有健康状况的说明, 而非疾病的诊断。提供老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提供入院、转介、出院以及制订 老人照顾计划的依据。提供老人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定性 的、定量的要求,提供老人照顾服务中意外风险的机率,采取规避风险措施的依据。2基本要求医疗机构辖区的老人均应接受健康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应由具有认定资质的从业人员完成。健康评估应遵循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评估结果须由评估员签字确认。 应使用医学、护理学服务行业的专业术语。3评估内容基本资料应包括姓名、居民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个人基本信息,还应包括经济来源、居住情况、主要照顾者等社会信息。健康史应包括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家族疾病史、外伤史、药物过敏史、 目前接受的治疗护理方案等信息, 还应包括饮食要求、 营养和皮肤等需要特别注明的健康问题的信息。精神状况应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各方面的信息,还应包括自杀、伤人等需要特别注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信息, 可以有选择的使用精神卫生评定量表。功能活动应包括言语、 视力、听力等沟通能力的信息, 还应包括完成进食、个人卫生等日常功能活动的信息,应注明眼镜、助听器、拐杖等辅助 器具的使用情况。社会功能应包括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自身感受等信息, 还应包括社会支持、社会评价等信息,可以有选择的使用精神卫生评定量表。应对问题的能力应对褥疮、跌倒意外、自杀等需要特别注意的健康问题进行专门评估。4评估分类入院评估入院时应对老人进行入院评估, 事先应向老人和家属解释评估的目的和要求,并取得老人合作。评估可以分阶段、分次进行,也可以 由不同评估员完成。 全面的评估应在十四天内完成, 所有健康资料由完成评估的评估员确认,并建立健康档案。例行评估主要回顾和总结老人目前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评估结束后应在健康档案中作阶段小结。例行评估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即时评估当老人健康出现重大变化或危急状况时进行的评估。评估时应首先回顾老人既往健康情况、 目前出现的健康问题和严重程度并说明已采取的处理措施和下一步照顾计划, 如请医生会诊应在健康档案中同时记录会诊情况。四、健康分级标准包括健康总体等级划分标准和各维度的健康等级划分标准。1、总体等级划分标准健康完好自理能力完好。 经过测试,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得分 <12 分,巴氏指数得分 >60 分。最近三个月内无新发或处于活动期的躯体疾病 和功能残疾 , 无需治疗。无精神健康问题,社会功能完好。健康受损依赖他人帮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存在发生意外的现实风险。存在必须使用药物维持治疗效果的躯体疾病。最近三个月内罹患了严重外伤、器质性疾病,已经患有的疾病处于活动期或出现恶化的倾向。存在病理性的精神问题。健康堪忧自理能力严重受损。出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躯体疾病出现明显的恶化。2、各维度健康等级划分标准自理能力1)完全自理能力指通过基本活动能力测试, 巴氏指数得分 >60 分,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得分<12 分,或单项得分 >3 分的项目少于三项。2)部分自理能力指通过日常活动能力测试, 基本活动能力基本完好, 巴氏指数 >40 分;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得分 >12分,或有三项以上项目受损。3)无自理能力指通过日常活动能力测试, 基本活动能力严重受损, 巴氏指数 <40 分。精神状况1)精神状况良好指老人接触主动合作, 认知功能良好,无持续的情绪问题和异常行为。2) 精神状况受损指老人在认知、 情感和意志行为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异常, 但其严重程度较轻,尚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其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一个月之内即出现明显缓解;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明确的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3) 精神状况堪忧指老人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病理性障碍, 或者存在冲动毁物等异常行为,或者精神功能出现严重而快速的衰退;这种精神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其持续时间较长或表现为进行性恶化的趋势;其原因往往是自身内在因素的作用或者是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决定能力1) 决定能力完好指老人通过智能测验和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问卷测验, 能独立做出决定。2) 部分决定能力指老人仅通过智能测验或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问卷测验。3) 决定能力缺如指老人不能完成测试, 或经过测试发现存有痴呆, 或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问卷测验得分 <1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