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英语语法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8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英语语法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古古丁

已采纳
很多人认为我们从未特意学习过语法,却一样把中文说得自如、流畅,所以学英语也不用专门学习语法。殊不知,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不必专门学习语法。而英语就不一样,学生缺乏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终究会影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说,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让其掌握一定量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一、情理无痕交汇,生动呈现语法 这里的“情”是指语言学习的情景,“理”则指语法规则。就语法教学而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称为显形语法教学;另一种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称为隐性语法教学。显然,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采用隐性语法教学更为合适。在小学阶段,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不能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因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给学生大量的相同结构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形成语法意识的最佳途径。 情景可根据语法内容的不同而精心设置。(一) 以旧带新,做好铺垫 语法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急于求成。应注意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从学生已具备的语法能力人手,找到最近的切入点,把新授的语法项目巧妙地融入语言活动中,并进行从旧知到新授,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铺垫,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法。如:在教学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Does she/he like…?及其回答时,教师首先可以从复习Do you like…?入手。教师通过对话,复习并掌握这一句型。当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已能熟练运用时,教师就顺势转换人称询问,T: Boys and girls, does Jiang Yingying like…?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Yes, she ”或“No, she doesn’”这样由学生熟悉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将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活化了语法教学。(二)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语法知识则是抽象的、枯燥的,这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某一知识点具体为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在游戏活动中呈现语法知识。例如:在教学副词fast, ,slow的比较级时,我告诉大家“Today let’s have some running ”同学们一听,在英语课上进行跑步比赛,兴趣来了,个个都跃跃欲试。比赛结束后,我适时引出今天比较级的新授内容:Cheng Xiang runs faster than Zhou R Zhou Ruyi runs slower than Cheng X简简单单的一个比赛,用时不多,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语法知识在一种隐性的状态下传递给了学生。这样一定比让学生单纯地背语法规则要强得多。(三)借助现代媒体,化难为易有些不易呈现的情景在现代媒体的帮助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场景的快速切换,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化难为易。在教学6A第三单元,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如何化解这一难点。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图片,学生观察后, T: Where’s the lamp? S: It’s on the desk.T: Where’re the earphones? S: They’re on the sofa.点击鼠标,台灯消失。T: Where’s the lamp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 N T: But it was there just 点击鼠标,耳机消失。T: Where are the earphones now?Are they on the sofa? Ss:N T: But they’were there a moment 这样,借助媒体,通过观察、对话,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be动词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二、预设语法形式,操练实践语言在教师刚开始介绍了某一种语法规则或现象后,有必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率较高的练习,让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经过一个替换的过程添加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因此运用预制语块建立框架,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如:教学Whose gloves are they? They’re my sister’s时,教师设置了寻找失主的语言环境,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不断地操练句型。已具有初步概括能力的小学生很容易从这个语块中推断出gloves是可以替换部分,Whose … are they?是充当的框架,可以用这个框架询问对方这是谁的东西。学生可以用这个框架生成很多句子。在多次的练习中学生也自然获得了语法形式能力。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语法规则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语法教学中,虽然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法课就是教师满堂灌得过程。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英语知识。小学阶段出现的语法知识一般来说都比较简单,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大量的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使学生在自然、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自主讨论,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归纳出语法规则。例如:在教学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do 的用法时,教师先示范本周末的计划I’m going to have a 转而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周末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量练习be going to do 的句型结构。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一份Nancy一家的周末计划书,Hello, I’m N The weekend is I to pick apples on the My brother to make a model My parents to cook nice food for 我要求学生以group work 的形式自由讨论出答案,并总结一般现在时的句型结构。由于有了以前三种时态的学习经验,以及刚才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的基础,同学们讨论热烈,很快找到了答案和结论,随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就这样,一个难点就在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自主探索及归纳规则中化解了。而且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进行探索前进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应结合自身的经验,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就语法而言,只要我们关注小学生的特点,创造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模式,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张柳珍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年第三期 战加香 "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十期 胡春洞 主编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英语语法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73 评论(14)

江靖雯

在现今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教师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初中学生在听、说能力上较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少英语教师却把语法教学放到了交际法教学的对立面。在创造课堂气氛,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忽视了语法的提示和讲解。而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对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交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母语是中文,在英语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如果不有意识地指出两种语言的区别,学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干扰。而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对语言的应用规则产生准确的认识,没有相关语法知识的提示是很难做到的。一、初中语法教学观念上所存在的问题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有些教师过于简单,片面地理解了这段关于语法教学的指导,认为二期课改的理念就是淡化语法,在课堂中不应直接讲解语法,语法教学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一味进行机械模仿操练,不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结构、归纳语法规律,忽略运用语言时所需的语境,表面上学生通过操练能较流畅地表达,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语法知识,在实际交际中不能运用准确和得体的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也写不出几句完整的句子,难以实现语言高质量的输出。二、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是其他诸能力的基础,对于准确表达、理解是至观重要的 教师如仅采用机械操练,不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探索语法规律,在各种语境中运用语法项目,学生的掌握只能在表层,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没有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在阅读中很难分析长句子结构,准确理解句意,这就减弱了他们的语篇理解能力。在语言输出时,学生不能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表达,降低了他们语言输出的质量,甚至出现表达错误,使别人产生误解。可见,语法学习对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自如运用英语很有帮助,在英语学习中地位重要。1、 在故事语境中切入语法主题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Section A 3a的文章作为引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别找出作者的计划,学生在寻读的同时,接触到了本堂课的目标语法be going to。2、在游戏语境中感悟语法意义为了引导学生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更进一步观察,教师鼓励学生对其余学生的其余愿望进行猜测。若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引导学生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更进一步观察,鼓励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愿望进行猜测。在设计接龙猜测游戏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注意游戏难度的坡度,由易到难逐渐提升。A: He is going to visitFB: I think he is going there with his C:--------3、在竞赛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则初中语法教学应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归纳法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归纳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语法教学应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归纳法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归纳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做出了各种猜测后,给出含有作者的几个愿望的一个语段,鼓励同学即兴背诵,然后归纳be going to句子的特点,最后笔者加以点评小结。4、在生活语境中运用语法规则通过操练活动形成的初步语言技能只有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才有可能逐步上升为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5、在活动语境中内化语法知识语法的熟练掌握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实践。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进行有意义的言语训练,可以实现语言知识运用的自动化。教师应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结合起来,在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小组组员的计划并列出表格:WhoWhatHowWhereB: I 'm going to be a reportA: I'm going to write A: I'm going to S依次练习。活动语境中,通过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四、结束语总之,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语法是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准确输出的前提。设计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目标语法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参考文献:①吴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法教学》②黎瑾初中英语新教材语法教学浅谈英语周报。③郑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12期。
34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