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员
你也去搜呗~可以看下<机械工程与技术>,找下自己的写作思路吧~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就行 
工程机械在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正常发挥自身的使用性其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关键的,而在日常工程机械工作中,管理和维护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还需要加强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工程机械维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一、工程机械维护中的薄弱环节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因施工原因调动人力物力资源,而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就会因为调动不合理出现延误工程进展时间。管理机构就会出现内部矛盾,管理人员之间的衔接工作就会处于混乱现象。2、机械设备使用和保养互相脱节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使用时,工作人员一般只注重机械的使用性,而对机械设备却没有意识到保养的重要性,导致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机械故障的状况,等机械出现问题之后,再把时间浪费在修理机械的事情上,这样不仅会耽误工程的进展,还在机械维修上增加更高的成本。3、管理人员缺少智慧投资,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机械设备的保养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的寿命,可往往很多工程施工方却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对机械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和保养培训方面不愿去投资,而去花高价钱选择购买新设备。管理人员投资方向不明智,又缺乏对机械设备操作的专业性,导致在成本上的浪费,又降低了管理工作人员对设备的保养专业性。4、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设备磨损老化由于机械管理操控人员技术的不专业、设备知识不全面、责任心不强、保养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老化磨损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操控人员为了将工作进度提前,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不顾,即使是处于“病态”中的机械设备也会继续使用施工中,再加上长期违规操作,严重导致机械设备的损坏。5、机械设备维护“滞后”,缺乏科学维修目前多数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落实实质性的管理保养措施,缺乏提前预防管理、保养等工作,一般是等到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出现以后再去解决,这样就造成了财务资源的损失。此外,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大部分企业维修缺乏有效监管。二、如何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管理1、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是机械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机械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零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机械设备应有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被破坏,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都显著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总成和零部件的永久性伤害。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尤其加大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高效、合理地制定出维修保养计划,设专人负责和检查,按时按级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测维护保养情况,并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对设备和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其次,建立详细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保管第三执行定机、定人、定岗、包维护的“三定一包”制度,提高企业施工效率,保证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第四实行绩效管理,充分激发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狠抓工程机械维护制度的落实,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制度狠抓制度落实。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设备保养说明书,根据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并对机械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监督抽查设备维护情况。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机械的正确使用,合理保养,及时维修、费用消耗等内容列入奖惩制度中,通过对机械人员的奖惩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机械的合理使用、运行正常,降低机械的维修费用。4、增加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强化技术人员素质随着国家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的发挥。所以,要管理好机械设备,企业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培养一批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技术队伍。同时有重点的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操作竞赛,技术大比武,形成学技术、比知识、钻业务的良好学习氛围,并根据实际需求,请外界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示范表演、知识讲座等形式的技术教学。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奖励和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提升队伍整体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5、做好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工程机械的换代更新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所以,作为企业必须考虑长远利益,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并严格落实机械的报废制度,做好工程机械的更新换代工作。遵循设备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构件磨损严重、性能不好、高耗能、低效率、高维修费用的工程机械进行处理,对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淘汰更新。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不要以任何借口继续使用,一律做报废处理。防止不良后果发生。只有设备良好运转,才能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在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结语: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维护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企业上下协调联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突破原有传统技术界限,不断创新、认真总结,研究探索先进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工程机械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论物流成本研究企业都是要进行成本核算的。整个市场经济制度实际上就建立在一切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基础之上。但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框架内,恐怕还没有什么其它的成本分配比物流成本的分配更困难的了。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可是,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尤其是其结构的正确的(不是准确的)把握,就很难去讨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善,更不要说去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一、物流成本研究的目的无论如何,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总成本(TotalLogisticsCosts)。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企业物流管理,就是要寻求降低物流总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所以,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对企业物流经理来说,合理的控制存货——既不能损害客户服务水平,也不能使企业因为持有过多的存货而增加成本——就成为物流管理或物流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所以,把物流管理理解为“对处于运动(运输)和静止(仓储)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就更具有物流成本控制的操作性意义。因为物流成本不是面向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客户服务过程的,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它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毫无疑问,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的战略决策资源。我们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就是为了掌控这一战略资源。二、跨越物流成本研究的障碍由于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可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企业现在的物流成本是多少,所谓的节约物流成本又从何谈起呢?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所以,至少是在现阶段,物流成本仍然是物流业界的一个“无法承受的爱”。1、开发物流成本测算的可操作性模型从物流管理理论研究或学科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是与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物流功能,客户服务,物流信息和物流绩效等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基本概念。显然,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难以建立的。一个学界普遍认同的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企业物流总成本(TotalLogisticsCosts)=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Cost)+存货持有成本(InventoryCarryingCost)+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AdministrationCost)显然,这是根据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活动来分类考虑的。但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跨边界(由普遍的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和开放性 (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的特点,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中,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有关——实现产品的场所(Place)和时间(Time)效用,又与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让客户满意。所以,即使有了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明了的概念性公式,但企业对物流总成本的准确把握实际上的难度很大。现实的来看,我国企业物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较淡薄,往往只关心直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Mercer,2002)。这不仅是现代物流管理知识普及不够的问题,把握物流总成本在实际操作上的难度恐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顺便指出,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测算(Activity-BasedCosting)方法也是为了适应物流服务的过程特点和跨越现行会计制度的缺陷而被采用的。但是,这种管理会计方法的有效使用首先必须弄清楚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行为的互动关系,其次必须有一套能够控制物流活动过程的预算体系和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配套。如RayMundy教授(2002)给出的一个基于ABC管理原理的物流总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物流总成本=物流费用+所动用的物流服务资产的总价值x资产占用费率
机械设计类论文题目 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4 JLY3809机立窑(加料及窑罩部件)设计 5 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6 JLY3809机立窑(总体及传动部件)设计 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8 PB006糖尿病专家系统开发 PB012自动组卷系统 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 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弹丸循环及分离装置、集尘器设计)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滚筒及传动机构设计) 14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 15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内外筒体及原设计改进探讨 16 SF500100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17 VC005基于WebCam的人脸检测技术 18 X700涡旋式选粉机 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20 Z30130×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21 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22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 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 24 柴油机齿轮室盖钻镗专机总体及夹具设计 25 柴油机气缸体顶底面粗铣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 26 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31 工艺-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32 管套压装专机 33 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34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5 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36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39 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 40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41 模具-Φ6药瓶注塑模设计 42 模具-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 43 模具-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 44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45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8 设计-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49 设计-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50 设计-ZL15型轮式装载机 设计-插秧机系统设计 设计-工程钻机 的 设 计 53 设计机床-S195柴油机机体三面精镗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夹具设计 54 设计机床-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 55 设计-搅拌器的设计 56 设计-精密播种机 57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58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59 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 60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62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3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64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65 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66 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总体及分级部分设计 67 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68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69 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70 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