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教学策略的论文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6

FUSHIBO5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教学策略的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day\'s

已采纳
无论是小学教学论文,还是其它阶段的教学论文,都是属于教育类论文,教育类论文写作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先写基础理论,介绍前人成果,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思维和方法,最后通过实例或者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成果,如果不知道怎么写这方面的论文,可以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算是比较不错的学习好地方。

教学策略的论文

150 评论(15)

我是可爱王

教育类的论文很多的,知网里面就有,但是知网数据是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如果你只是想看看摘要可以直接看到,全文是看不到的,不过你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教育类的免费论文很多,小学教育类论文一般都是发表到普通级别的期刊上,很少能够发中文核心或者是EI、SCI水准的论文
92 评论(8)

xaxj710

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的无非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英语口语在英语学习中就是“说”的技能,“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言交流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信心。口语是人的第一张名片,张口说出一句话就能让别人在心里给说话人定了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在口语方面的能力非常薄弱,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大部分人学习英语口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出了简要的论述。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课堂组织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存在部分教师在听说方面不达标    的情况。再者就是部分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养不够,缺乏人格魅力和语言的感染力,没能很好地鼓动学生“开口说话”。英语教学的发展形势敦促每位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素养不断适应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新形势。    学生心理障碍    学生口语学习的效果直接受到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积极的心理能帮助学生进步。而很多学生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心理障碍严重,有口语焦虑症,开口说的时候会有紧张、惧怕情绪,害怕说错,害怕被取笑。这种消极的心态会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消失殆尽。所以,鼓舞学生的士气,突破心理障碍大胆说出来是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生发音不标准    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发音极为重要,不标准的发音往往让人表达不清楚、不准确、不清晰。语音语调不规范,说出来的英语往往让人难以明白,使人费解。    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无法达到当地的考试听说能力要求    在本省的高考中,英语方面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能够达到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想法,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言运用得体等,但很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达不到这个层次。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激起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一门语言的学习就是要敢于说出来,英语学习不能是哑巴英语,教师要用自己的魅力,尽最大的努力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营造英语的氛围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量使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耳濡目染,教师多用英语会起到一定的示范、指导作用。课堂上可多采用小组形式,多给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灌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际的工具,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光有语言知识能力而没有文化背景知识的支撑,那就是不懂文化,就不会真正领会语言,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也会很习惯地用自己所掌握的本国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去思考问题。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于跨文化语用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特别是我们国家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思维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教学生口语表达的同时必须灌输学生关于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口语表达的时候懂得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英语话语而不至于闹笑话,让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语用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为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打好基础。
156 评论(11)

然_9068

微笑与教学东川区第四小学  施祖清【摘要】“愉快教学”目的是为了“愉快学习”,实施“愉快教学”的方式方法各式各样,因事而异、因生而异、因师而异,因科而异。不论何种课程、何种方式、方法,都应该抓住“愉快”二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笑眯眯”。【关键词】 教学 微笑 愉快【正文】“和谐社会”已是当今百姓人人皆知的词儿,“和谐校园”、“和谐课堂”应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细胞,“新课堂”是和谐教育的载体。传统的“棍棒教育”、“满堂灌”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新人才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既不是“为升学作准备”,也不是“为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人生作准备”,也即“为人生打基础”,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上出高质量的课,真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深受喜爱,实属不易。将近15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使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笑眯眯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和谐、活跃、幽默的课堂气氛是桥梁,怎样创设这样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呢?“微笑”,动之以情的微笑,是良药。在我看来,微笑,能放松自己,给自己增添人格魅力;微笑,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是有形的快乐;微笑,能播下友谊的良种,是无声的问候,无意中改善了师生关系,……;在这里,我高声呼吁:请把“微笑”带进课堂。一、把“微笑”带进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迪,使学习轻松起来。动之以情的微笑,真正地爱学生,才能真确引导学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潜能是每个人的潜在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潜能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这个“智力巨人”只有以轻松、和谐的方式才能唤醒“她”。面带微笑这个巨人就乐意和你交朋友;真情流露,这种“金矿”便在你面前闪闪发光。如:2010年11月27日我在东川区第四小学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微笑着说:“11根小棒如何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当有同学说出十根捆起来时又笑眯眯地给予肯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教新知识时采用引导探究法,给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探索,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愉快教学目的是为了愉快学习,直观的认识,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猜一猜、玩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笑眯眯地学习。二、把“微笑”带进课堂有利于沟通师生关系,使教师取得学生的亲近、信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学生不怕老师,纪律涣散呢?不会,恰恰相反,这样做能使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老师在课堂上能恰到好处的微笑,学生在精神上能很轻松,能大胆思考大胆发言,能畅所欲言,学生往往在这样的气氛中“发了光”。就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更及时地了解学生 ,获得反馈,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在微笑之中,师生之间心与心相连,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尝试到成功的滋味,更有了信心。如:我在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当认识了“十”和“一”两个概念后,教师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小手也可也捆起来”,之后带学生做“捆小手”的游戏。 “捆小手”是我的小创造,有趣、简单,学生在“玩中学”。而后教师又笑眯眯地说:有了“十”和“一”这两个“小家伙”帮忙,我们就能快速说出有几根小棒了(课件出示)。之后提问:12里面有( )个十和()个一;15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教师再次笑眯眯地:在“11、12、13、14、15、16、17、18、19”这些数中,你喜欢哪一个?你想摆一摆吗?(学生摆小棒,请几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并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教师微笑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我认为能让学生“笑眯眯学习”就是愉快教学,另外学生动手摆小棒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尝试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学得“笑眯眯”。三、把“微笑”带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微笑,并不费力,但它具有无限的力量。当孩子思考问题时,当孩子回答问题正确时,投去一个甜美的微笑,这是对他极大的鼓励,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当孩子犯了过错时,教师如能制怒于心,严而有格,笑而适度,便是对学生的鞭策而不伤其心,师生情感能得到共鸣,学生情绪由紧张变缓和,从而使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微笑”,使学生“不怕”教师,喜欢课堂,不再厌学了。如:我在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有一个片段:19根再摆一根是几根?怎样摆能一下子就看出是“20”?你能想个办法吗?(把另外10根也捆起来)。“设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微笑着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四、把“微笑”带进课堂有利于教师忘却一切烦恼,从而专注于课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也难免在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这烦恼不能带进校园,更不能带进课堂。学会微笑,学会坦然,才能做好其它事情;课堂里的微笑,能把一切杂念从教室里驱逐出“境”,使教师不易发脾气;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如果说,绿叶是红花的背景;爱是心的背景;那么,“微笑”恐怕是课堂的润滑剂。经历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深感:微笑是激活学生的重要手段;微笑,是课堂高潮迭起的好帮手之一。我想,微笑,应是人生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教师角度,我要高声呼吁:不论何种情况下,请把“微笑”带入课堂!请不要总是板着个面孔面对学生!当然,笑必须有度、有时机、有分寸,而非分分秒秒、随处在笑。【作者简介】:施祖清,男,汉族,1978年5月出生,云南东川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工作于昆明市东川区第四小学,通讯地址:昆明市东川区第四小学,邮编:654100,电子邮箱:869356624@QQ。
181 评论(14)

柒-染

首先你得说出您想从哪些方面去写论文,然后搜集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反复思考,认真打好腹稿,最后一气呵成
24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