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1

xmxyb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现代散文赏析论文范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党府

已采纳
散文家念人一篇经典散文《寂寞的别墅》与刘白宁写的“赏析《寂寞的别墅》写作特点”一文流传很广,现摘下来一起分享:赏析《寂寞的别墅》的写作特点《寂寞的别墅》是一篇寓意深长的情感散文,也是作家念人写得较满意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此文发表后,由于题材新鲜,主题好,好多网站都纷纷转载,一些出版社也收入文集。这里,我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也谈谈《寂寞的别墅》的写作特色。一、题材新颖写过散文的人,谁都懂得题材选择的重要性。题材是散文写作的命脉,如果没有好题材,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此,选好题材就是完成散文写作一半。在散文写作中,念人都特别注重题材的选择。为什么读者对《寂寞的别墅》有相当的感兴趣,关键一点是题材。在现实生活中,作者观察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那一部分先富的人,他们住高楼住别墅,子女到国外居住生活。随着时间的消失,他们也渐渐老去了。没有子女亲人的陪伴,他们陷入寂寞孤独的困境。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而处于老年社会来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作者就抓住这方面的题材入手。在一次采访中,在珠江三角洲一座山脚下,发现一位六十多岁富婆,一人住在别墅里。经过采访了解,掌握了这位富婆的生活情况,写作了这篇《寂寞的别墅》一文。此篇文章题材新颖,在近几年来很少有人触及这方面的题材,所以,读者看后有一种新鲜感,新鲜就有兴趣,有兴趣才能用心阅读。二、以小见大在散文的写作中,散文写作角度选择好不好,也是反映散文主题思想重要环节。作者在《寂寞的别墅》一文中,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心灵深处挖掘深意。该作品抓住现实生活中老太太的孤独寂寞问题,通过描述老太太生活处境,勾勒出老人寂寞孤独的凄凉世界,它写这些不是为了说异述奇,不是无病的呻吟,而是要抒发一种非常深沉和强烈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带有几分郁挹,但是,并非颓丧,反映出现社会中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反映现社会人存在的良心,呼吁全社会都要关注老人生存情况,创造一个适应老人生存的环境。两者的结合恰恰产生了打动人心肺的艺术效果。是的,在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作者认为不仅仅是这位富豪老太太一个人问题,以小见大,而是点出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寂寞的别墅》的写作特色。三、形象鲜明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富豪老太太。尽管老太太有钱住别墅,吃穿住行不愁,表面看来人生一切都富足了,但是,作者文笔一转,道出老太太心中深层处的苦涩—寂寞孤独。作者对这位老太太形象不是故意去刻画,也不是虚构,而是简简单单的短短的一句话描述,一位自然真实的老太太形象,立即出现在我们面前。文中这样描述:“每天早上,我都听到她在厨房里弄碗敲蛋的声音,与几声咳嗽声;每天下午回来,都看到她坐在大厅沙发上,自己拿着针筒,在自己脚穴位上注射着一种治疗激素。”从对老太太形象描述,使人看到生活中一位实实在在老人,其精神世界里的空虚与心灵上的创伤,老太太形象是那样的鲜明,贴近现实生活。作者以简捷而强烈的抒情对文章的深意作了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这就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特色。 (刘白宁) 附原创散文: 寂寞的别墅(散文) 作者: 念人 在白云山脚下,有一幢两层楼别墅,包括宽敞的庭院,约有一千多平方米。庭院中有一棵大榕树,院外四周都是高大茂密的树木,门前有一口小鱼塘。早晨,树上的鸟儿“吱吱”直叫,天上的白云在鱼塘中静静悠游,这里寂静、柔和、干净、宽敞。这是聘用我为顾问的新住所。当我敲响了别墅庭院大门时,开门的是一位穿着银色绸缎丝绒衣、烫着一副富婆头发、肚腩便便、脸上挂着寂寞微笑的老太太。此刻,她一边引我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住这里,不怕寂寞吗?”老太太突如其来地说。老太太的话,立即引起我的浓厚兴趣。我笑了笑地回答:“这么漂亮的别墅,怎么会寂寞呢?”“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从澳大利亚归来的留学博士。可是,他走了!”老太太有些不情愿说。“走了?”我奇怪地问。“寂寞!”老太太无奈地回答说。昨天,关于老太太的背景,她就说了好几遍,我早已知道了。她七十古来稀,丈夫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去世十几年了。他们有一男一女,儿子、媳妇以及孙女都在加拿大定居,女儿嫁给内地一家房老板,有钱。她说,假如还有第二个女儿的话,也一定嫁给有钱的房老板。一阵苍凉的笑声后,从昨天到今天,在她的口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自己的背景,念来念去都是念着‘有钱’这一字句,像一位白痴人在说梦话。钱,在她的心目中醉生梦死。当我下楼梯上班时,每天早上,我都听到她在厨房里弄碗敲蛋的声音,与几声咳嗽声;每天下午回来,都看到她坐在大厅沙发上,自己拿着针筒,在自己脚穴位上注射着一种治疗激素。每天快递员送来不少信件资料,不过,都是我的信件资料。有时,一边上楼,一边心酸,我心里想着,这一年来,我看到她没有一件快递,也不见过她的亲戚朋友来拜访。她也像每一位老人一样,人老了总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在身边陪伴;特别是春节,她不需要钱,只是期盼着孩子们祝福卡像雪花一样越洋越岭飞到别墅中……可是,她心中所祈祷的这一切,犹如夕阳西下一样,面对的是茫然无知漆黑一片的天空……别墅大厅中安装着中央空调、电视机、宫灯、壁挂炉、光滑金黄色花梨木沙发,墙壁雕刻着优雅别致的花草,把大厅点缀得典雅大方。这里,每件东西都在诉说着她过去的荣耀,与今日的萧瑟。宽阔的别墅,仅有两个人来来往往。每天,老太太诉说着她的过去,我也照样重复听着她的诉说。其实,别墅与主人的昔日,她不必每天都诉说,从别墅中存放的每一件物品,就可看到其故事……在九十年代,掀起房地产热潮时,男主人大搞房地产开发,横扫千军。功成名就后,在白云山脚下建起自己这座别墅,他属于那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料不到没有福气同享,英年早逝。儿子象小兔似的跑走了,女儿也象蝴蝶一样飞去了。时光带走了逝者如斯的美梦,也带走了沉疴难起的男主人。从她的身上看到,在世上,人们似乎能赢得了一切,但是,似乎又一无所有。虽然,大街小巷上热闹非凡,有五花八门的特色美食,但是,这一切都征服不了老太太别墅中的寂寞。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中,即使是最得意的人,有过千万富翁,有过酒的醇香,有过色的甘美,这都全象瞬时的烛光,摇曳在子夜的西风中,最终还是埋没在无限的黑暗里。有钱人是幸福的,有钱人是寂寞的。我看不到有谁比老太太幸福,可是,我也看不到有谁比老太太如此寂寞孤独。

现代散文赏析论文范文

128 评论(11)

chihaijun

冰心散文欣赏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早在几十年前郁达夫就说过:“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照此看来,冰心散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素有定评的,她20岁时写成的《笑》就是这样完美统一的典范作品。下面就这一作品的美学意义作一点分析。 《笑》的解析一 美的意蕴 1.景色美 现实的情景:雨后的月夜,清新,恬静,幽暗,构成“一幅清美的图画”,充满美妙的诗意。“清美”是冰心作品的总体性的审美风格,也是本篇文章写景状物的特定风格。这幅清美的图画,是安琪儿的形象得以浮现的背景,使爱与美恰切地融合在一起。 回忆的情景:五年前的一幕——古道、田沟、流水、绿树、湿烟、新月,十年前的一幕——茅檐、麦垄、葡萄架、海上明月。两幅图画,看似轻描淡写,随意涂抹,细细品味,有形象,有意境,很富于匠心。它们同样是清美风格的图画;也是作者与普通人作心与心的交流的背景,使爱与美恰切地融合在一起。 2.人情美 作者在苦雨孤灯之后,开窗见到“一幅清美的图画”,心头荡漾着美妙的情意;回看屋里墙上,安琪儿抱着花,仿佛才降临人间,“向着我微微的笑”,作者感受到天使的爱,在人与神的交流中,心灵酝酿着升华,这是善的情怀,也是美的情怀;回想五年前和十年前的两个印象,在两幕雨后美景中,小男孩和老妇人都抱着花,“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是人间的最纯洁最友好的微笑,是美与善调和成的;最后作者领悟到三个微笑具有相同的含义,便感到心灵澄净,仿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这同样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于此再细味“笑”的含义,除了“爱”之外,又可读出“美好”“美妙”的意义。 二 美的赋形 1.“率意”而精巧的结体 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写第一个场景;4~7段为第二部分,写第二、第三两个场景;最后一段写点明爱的主题。线索清晰,层次井然。 苦雨孤灯,只身一人,意有所失,情无所寄,粗看像是闲情生活中一丝半缕感想的随意记写。其实细读起来,除了能感受到崇高的爱和纯洁的美外,还能察觉行文结构的“率意”中的精巧。 文章起始“一幅清美的图画”,为安琪儿的出现作了铺垫;安琪儿的出现,又为后面两个来自人间生活的印象出现作了铺垫。三个场景,都出现了“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句话,成为三个场景的粘连标志。两次说“默默的想”,也成为粘连标志。 “笑”是串连全文的主要线索。三次写笑,前一次是神的笑,后两次是人的笑,神与人的笑的内容、意义自然有所不同,但三个笑统一在一篇文章中,又有相似性,都是为了表达爱。本来后两次笑的意义不甚明确,由于安琪儿的笑的意义在先,它们便借安琪儿的笑而获得了自身确定的意义。因此,三次写笑,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过程,也正是作者构思既“率意”又精心的体现。 三次笑,代表着作者感情递进升华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者心绪不宁,回见安琪儿,若有所思,情感微荡;第二阶段,联想后两个笑,作者心里似乎明白了些;第三阶段,作者总绾三个笑,心里豁然开朗,感悟到了贯穿三个笑的爱的主题,感情达到高潮。三层结构的递进升华是以思想意识活动、情感活动作为动力的。可以说,情感是作品的另一条暗线。 2.清新而精美的文辞 冰心早年对新散文的语言有过自觉的追求,曾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本文刚一发表,便被竞相选入学校课本,语法学家作了通篇的句式解读。文章写景状物、表情达意显示了很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上文提到的美好的景物、美妙的情怀,正是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现的,辞意双美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苏轼在评他人画时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自然天成,无意而工,清新俊逸,历来被认为是诗文创作的最高境界。用“天工与清新”来评价《笑》的语言艺术诚不为过。 首先,景物描写纤巧细腻,意味浓厚。全文写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屋内,“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三言两语便是一幅凄清优美的图画,背景朦胧,安琪儿凸现,形象感非常强;两个动词“隐”和“浸”字都极其有韵味。第二个场景是在古道上,“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这组合起来的画面,像电影一样一一闪现;无意而工的齐截的句式,像诗语一样琅琅上口。第三个场景是在海边,作者在雨晴之后赶路,“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确是神来之笔!令人想到“海上生明月”的旧诗。这里的个个字都是最平常的字,却描绘出一幅很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洗练、优美的画面。 其次,遣词造句化用古今,兼取文白之长。例如,文章开头写景:“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这里有地道的口语,也有化用过的文言词句,都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又如写内心感受:“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文言字词嵌在句中,无拼凑痕迹,将抽象的感受写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有的文言字词用得“漫不经心”,却对营造意境起着重要作用,如写窗外情景:“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苦雨孤灯”仿佛是从古诗词中挪移过来的,挪移的不只是词语,更是似曾相识的古远意境,唤醒读者心中渺远迷蒙的感觉。 再有,文章不算长,却用了十来个叠词。“隐隐”“微微”“滑滑”“闪闪烁烁”“飘飘漾漾”等,或表现分寸感,或表现形象感,或表达微妙的内心感受,都很好地表现了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
280 评论(11)

liuchao0808

心泉丁冬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灵魂的高处,你终于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动。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阳,淡泊而宁静。  逆风逆旅的你,每当回望身后的坎坷与泥泞,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涌……终于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泪,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扼杀成功!世上没什么永恒的侥幸让你永远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么永恒的不幸让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生命的辉煌,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风得意时多些缅想,只要别背叛美丽的初衷;窘迫失意时多些憧憬,只要别虚构不醒的苦梦!  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絮絮低语的心泉明白地告诉你:人心并不是你想像得那样险恶丛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黯淡沉重!  远离卑劣的倾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丁冬的心泉,倾听心泉丁冬……  重温一抺美丽的心情;抚慰一颗疲惫的心灵;回首一段巷凉的人生。  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四色雏菊  有些时候我很清楚自己不要什么,可是却看不透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我总是背着心爱的蓝色背包义无反顾的朝“梦的彼岸”那条狭小的独木桥奔去。当我奋力地向前追时,一阵轻柔却又绝情的声音在空旷的水面上扩散开来——  你行走得太急,注定只能只身一人。你行走得太急,注定只能只身一人。  那空灵之声骤停的瞬间,我踏着的木桥迅速收了回去。从桥上摔下的我,漂浮在冰冷的河面上一脸的不知所措。我用双手不断拍动浪花,朝原来的路往回游。好吧,这场无知的游戏结束了,我怀里最后的一枝雏菊都被丢失了。  让我数一数拥有过的雏菊,一枝两枝三枝四枝。当我找到自我的时候便开始了一个人沉默的行走。从寒冷的冰天雪地里走到了飘满栀子花瓣的空旷广场。再从弥漫着腥味的海边走到红透天地的木棉树下。沿途的野菊花开得正艳,我摘下一枝又一枝,看着它们洋溢着纯净的笑,就像一张张未施粉黛的脸。于是,我以为这样纯净的脸只需要我付出简单的爱就可以。但是我却忘记了就连简单的爱也是伴随着伤害一起释放的,而那些单纯的脸庞根本就没有过多的力量去承受这样的乍爱乍痛。于是爱过了痛过了所有的故事也就都随着流年消散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故事。  雨还在继续,那扇门敞开着。你跟我去看看那四枝雏菊的标本吧。四色雏菊,四张标签,或许此刻它们将会因为你们而显得格外的生动而又鲜艳。
130 评论(9)

linlande3

《四十自传》——老舍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生于北平,3岁失怙(hù),可谓无父,学志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四十自传》赏析: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叫舒舍予,字老舍,今年40岁,出生在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面皮发黄没有胡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可以说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的陪伴。上学的时候,皇帝早就不存在了,可以说帝王不存。因此特别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小时候读三百篇,只是浏览而不懂其中的真髓,后来到师范读书,这才奠定了做老师的根基。等到长大以后,为了生活四方奔走,以教书为职业。每次买奖券,总是以得末等奖为光荣。二十七岁的时候发奋读书,但是科学哲学都学不懂,所以才写小说,希望能博大家一笑而已。三十四岁时结婚,现在已经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很顽皮可爱又机灵的。闲暇的时候养养花,苦于不能掌握种花的方法,常常养到只有叶子而没有花朵,但也不忍心丢掉。读书是无所不读,但却没有什么收获,不过也并不为此着急。我教学和做事都很认真,老是吃亏,也不后悔。就这样而已,再活下去40年,或许能有点出息吧。这篇仅200余字的自传虽然简短,却有很强的概括力。其中不仅凝集了老舍40年的沧桑经历,而且叙述了家境、教养、家庭、品格爱好、人生态度,乃至他对黑暗、昏昧社会的嘲笑与否定,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老舍幽默风趣的言辞,令人忍俊不禁。在笑过之后,又不能不受启迪,陷入深深思索。供参考。
245 评论(13)

木子姐妹儿

如幻的月光 不知哪里的一只猫头鹰在啼叫;蝙蝠掠过夜空;东方的许多小星星在闪烁着;山肩浮现淡淡的白光。每逢月圆之夜,我都不会安然就寝;吸引潮涨的力量也将我诱出户外,沐浴在那清凉而神秘的光辉之中。 初升的月亮把阴影拉长了,林间小径好像一条银灰色的蛇躺着睡觉,矮橡丛弯弯曲曲的阴影成了蛇身的纹彩。路旁一块斑驳的花岗岩刚经雨淋湿,光亮得如同抽打磨过的青铜块。松林矗立山顶,饱受风霜与岁月的侵凌。松枝迎风摇曳,像是在抚摸月亮的脸,想抹掉那遮掩清光的灰色皱纹。 有人说隔树望月会带来不幸。我却认为,从没有在每根细枝都悬挂着钻石坠子般露珠的桦树秃枝,或正在抽芽的柔嫩柳条之间看过月华,才真的不幸。 月光能改变最常见的景色,掩饰人的瑕疵,化庸俗为优美。零星散布的农舍石板瓦屋顶映月生辉,恰似擦亮的铜片。田间干透了的枯草,此起彼伏,宛如一方白蜡色的丝绸。 夜空转凉,薄雾初起。站在山巅之上,可见迷雾四散,直下河谷,阵阵水气像长长的卷须,无声无息地慢慢伸向河流。树木和巉石变成了孤岛。缠结在一起的荆棘、一丝山楂、一堆落石,都幻化成吓人的野兽模样,伺机伏击。 田地里牛群缓缓移动,看起来好像海中怪物,笨重地在打滚嬉戏。雾跟随着牛群后面盘绕,不久又静止下来,在月光下呈现白茫茫一片。 林间比较温暖,鸢尾草矗立湖滨,俨如高耸的灰色尖塔。月亮的倒影则像弃置的金盘,躺在我脚边的水里。我走过时惊醒了一只松鸡,那聒嗓的叫声划破夜的岑寂,这时月影乱舞,仿若不胜其扰。一条鱼也应声跃起,将水中金盘搅成无数碎片,然后在我眼前再慢慢还原。 在月光照耀下,昼伏夜出的其他动物隐约可见:一只狐狸沿着河岸奔跑;一头鹿昂然站在蕨丛之中;一只獾穿梭来回忙着办事,月光把它的灰白色皮毛变幻成夹杂着银色斑点的亚紫色。 更迭的季节替月亮添加了新鲜美感。元月的月亮小而白,映着寒霜,使刚犁出的畦沟显得银光闪烁。九月收成时,淡金色的月亮又大又圆,看上去沉重得连天空也承托不住。朦胧的橙色秋月也许是最可爱的,低悬在丝绒似的天边,此时收割后满是茬子的田畴,呈现一片骨白色,树林则像破旧的深色大衣,漫不经心地抛在山岗上。 当秋风扫落了树叶,又急送浮云掠过天空之后,月亮便似乎在苍穹飞驰,闪烁的月光把神秘而又变幻莫测的大地照得乍隐乍现。这时,应该赶快找地方投宿了,因为古老的幽灵总在不远处,在忽明忽暗的夜色中更加如鱼得水。附近忽然响起嗦嗦声,心跳随即加剧,不过,恐惧却带着兴奋的心情和生之喜悦。 每次浏览月下景色,都会平添一番记忆。也许,月亮最大魔力的明证,就是这些记忆隔了许多年仍不会淡忘。它们虽非松柏长青,但颇像纯银或纯金那样持久。 生命是常开的花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带着感动出发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为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成一片碧绿的辉煌。 艰险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风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这是因为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粮。带着感动出发,让人生的航向永远地朝向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让辛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187 评论(9)

天羽之澜

呐,我也是高中生,不是老师都要求写议论文的吗?嗯,我个人也喜欢写散文,方法么。。。你可以试一试较简单的一种,就是开头以一个小小的事件引出思考,然后缓缓阐述,引出得到的结论,也就是你想要表达的主旨或中心思想,例如林清玄的《松子茶》,这比较常见啦!其它的格式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散文可是仅次于诗歌的不好写。还有,散文并不是言辞越抒情越好哦,主要是你那散开的语句有没有始终围绕着某个中心思想去表达。华丽的言辞是初中生的招数,在高中没有用的,重在思想的深度和凝着度。记住,要始终不离中心思想,表达清晰,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小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当初我练作文也很辛苦的!要加油!
31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