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ulei2013
这三个题目都还是比较可以,就是你的问题都稍微有点大了,如果能再具体点就更好了,像第三个问题儿童发展中,这个儿童的概念太大了范围广了,缩小点好,我个人认为第二个题目还不错,但把范围缩小点了更好````如缩小到某个小学,但这个小学最好不要是专为农民工孩子设的小学```那样就体现不出城市中的小学了` 
本人认为3相对好写,原因是1和2需要大量的调查数据来支持论点,而这些数据不能乱编,这样会增大难度和成本(本人就空间中接到过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为写论文的付费调查的短消息,为采纳后付费50元RMB)3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多,不需调查数据支持论点
《过故人庄》译文 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 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 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 对酒把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 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心理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新生代企业员工压力应对、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风险回避行为中的"红色图形效应" 3、简短曝光对群体凝聚力判断的影响 4、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5、青春发动时相、应激生活事件与女生内化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6、企业员工组织公平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7、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适应性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8、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网络欺负的关系研究 9、网络成瘾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10、基于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组合选择 11、面向心理调适的玩具设计研究 12、浅析儿童心理对幼儿园设计中室内空间色彩的影响作用研究 13、移动社交对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14、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5、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和拖延行为的关系研究 16、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 17、户外团体辅导活动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影响 18、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偶然学习理论的干预研究 19、亲密关系的个案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20、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研究
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早期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幼儿在这5-6年里在不断的学习,他学会了说话、走路;认识了各种事物;懂得了各种道理;还学会了不少技能。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如果放弃对幼儿的教育,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后化加倍的精力和时间也不一定能赶的上来,而且一旦形成一些不好的品德和习惯,以后要想纠正就比较困难了。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则更有害,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的伤害,将影响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