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论文题目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胖子乐皮多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ly168

已采纳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_JJ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遭遇到低端劳动力市场和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挑战,就业前景极不乐观。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作客观系统的分析,探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择业指导,不仅能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最开始核心竞争力只是经济学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所以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几乎所有领域,其概念也逐渐被引申到了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事实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套用普哈拉哈德和哈默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更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大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结构的优化、技能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途径,全面整合发展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到适合才能发挥的工作岗位,理想就业并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公认的明确的定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几大基本要素。 1 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 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是高校毕业生顺利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2 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综合体现,是系统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完善而全面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适应未来工作的新型人才。 3 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 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象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是各种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综合参与的结果。学习创新能力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4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人的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涉及适应社会和人际适应两个维度,具体包括生活知识技能的掌握、正确活目标的确立、社会生活规范的遵守、社会群体的融入、社会角色的承担、社会生活的适应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特殊阶段决定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 异质性 异质性又称为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特定的个体所拥有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仿效、复制和替代的竞争能力。由于成长背景的不同、环境塑造的不同、学校培养模式的不同,以及个体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个体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只与特定个体相伴、区别于其他个体、带有自身鲜明烙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独具特色、自成风格的竞争能力,是其他大学生所不具备的核心特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表明,大学生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 整合性 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层面、技能水平、素质修养的总合,具体来说,是思想、知识、技能、心理、身体、创新、实践等诸因素有机协调和系统整合的合金。核心竞争力不是知识经验简单堆积而形成的,而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是个体不断学习、长期探索、逐渐积累的结果,是个体对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吸收内化的结晶。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 稳定性 个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不会因时间的流失而丧失其内在价值。核心竞争力与个体的气质性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具有很大的关联度,是个体在学习、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它经过了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具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在短期内他人难以模仿和复制。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性保证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体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论文题目

107 评论(12)

zhaiqing

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你们将告别校园,面向新的生活。十年寒窗苦读,以期对社会、家庭带来回报。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环境更加严峻。也许你感到迷惘,感到自己的渺小,其实路就在脚下,大家要相信自己。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笔者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一、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不利心理状态简要剖析  面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缺乏自我了解、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择业经验,会导致部分人自我感觉良好而躇踌满志,也会导致部分人不知所措而悲观失落。  (一)自卑畏难与茫然无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挑剔的用人单位、求职过程中的 一次又一次挫折,有的朋友开始产生自卑心态,参与竞争时缺乏信心与勇气。与此相比,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定位,对各种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无措。  (二)左挑右选与隔袋买猫  部分毕业生期望能找一份一劳永逸的工作,于是寻寻觅觅、挑挑拣拣,难作决断。这样的毕业生主要有三类:一是贷款上大学的,希望就业后能及时还清贷款;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就业改变穷困局面;三是入学时选择了高投入的热门专业,希望有所回报的。与之相反,另有部分毕业生在对用人单位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签协议,事后不久即反悔。  (三)盲目定位,眼高手低  目前,确有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价值创造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俗话说有多大脚就穿多大的鞋,也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毕业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状况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足有密切关系,对自己的特长、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缺乏恰当的估价,定位不准。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 频繁跳槽,骑驴找马  毕业生不安心现有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单位敬而远之,跳槽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浪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损害较大。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有实践工作经验,招聘进来后立即能正常开展工作,再客观上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障碍。  (二) 缺乏诚信,作茧自缚  有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说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部分毕业生缺乏诚信。在应聘时随口表态,一定会认真干好每件工作,但真正到单位后,要么嫌工作杂,要么说待遇低,有的还不辞而别。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作品成果严重“注水”,企业往往在使用后才会发现,这也是令部分企业单位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敬业,团队精神  有部分毕生不愿在基层工作,不愿受组织纪律束缚,这种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匮乏,使得他们很难获得长远发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所以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充分发扬团队协作作风,决不能有意或无意去抵制各项制度,在企业招聘人才中,企业更青睐那些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毕业生。  三、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品德是人才的重要标准,部分大企业在招聘时十分看重他们是否具有务实、进取精神,是否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诚实可信、严谨认真等等。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不宜过高,尤其对职务、薪酬的要求,过高的就业预期,一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对于一个缺乏工作经验和业绩的毕业生,是缺乏向企业开口索取较高职务和薪酬待遇的资本的;二是容易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这种误区会令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向企业提供虚假论文、获奖证书等资信证明,有的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单方面毁约,这种匮乏诚信的行为最为企业头疼,因此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务必增强诚信意识。一旦有丧失诚信的行为,其求职的基础就不会牢固,人为给自己的求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跳槽也许能使自己的薪酬待遇得到提高,但习惯性的跳槽,对自己今后长远发展将是有害无益的。一般而言,企业所信任、重用的人才,应该是那些能够忠诚于企业的人才。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毕业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万万不可。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马虎敷衍、无序浮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很难立足。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  (六) 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受到重视是迟早的事情,职业生涯的拓展也会由此找到契机。
358 评论(14)

手机用户

在日常学习之外,大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和丰富自己的阅历,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注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多种尝试。职前培训:可迅速提高两成就业竞争力如果你已站在大学毕业的十字路口,对自己的未来仍然感到十分迷茫的话,选择职前培训可为你指点迷津,迅速提高你的竞争力。北京纽哈斯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CEO曾舒煜认为,国外大学的就业指导从大一就开始的了,而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缺乏引导。按照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的就业中心的经费原则上按不低于毕业生人数所交全部学费的1%预算划拨。然而高校就业中心更多的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而在提高就业技能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很多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但就是过不了面试的“临门一脚”,因此大学生在平时应加强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积累。目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一些职前培训机构都提供诸如面试技巧、职位描述、行业知识等培训,与置办求职服装相比,花钱买职业咨询则更有成效。据了解,毕业生职前培训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培训公司开展此业务,是大学生就业力培训的一个部分,其主要让毕业生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素质和素养,符合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去掉大学生身上的书生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化。其培训的课程主要包括职业定位、演讲与表达、沟通与自我推荐、情绪控制、职业心理与职业道德、个人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情绪控制,这个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多,比如所应聘的公司太远、面试等候的时间太长等,此时毕业生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这一切;一是职业道德,现在企业都很重视职业道德,毕业生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并认真贯彻,作一个有道德的职业人士。职前培训要求毕业生用心来学习,并加以熟练的运用,切忌敷衍了事。职业资格培训:就业的第二块敲门砖作为完善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已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就业通行证”的作用。职业资格鉴定在大学生中的普遍认同,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有了更加务实、理性的认识,而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对此要有正确、健康的引导。大学毕业生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获得政府或相关机构推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资格证书,比如营销员资格证、会计证等。由于这个现在比较多见,具体的内容和方式政府和相关机构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训练营:职场预演的战场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常常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这道门槛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无法逾越的,但可以提早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打工,积累工作经验,这也是提高自己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一些知名企业每年都有招募实习生计划,并推出训练营活动,多为封闭式的职场培训,既可以熟悉该企业的岗位实践,也提前进行了职场预热,如果表现出色,还有被录用的机会。不久前“华硕学院”开展的五天四夜的封闭培训,每一位学员都获得了针对自身不同特点的就业指导,无论结果如何,同学们都沉浸在平日难得的训练过程中,而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就业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这将成为同学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起点。专家建议,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自己的兼职时间和学业课程安排一定不能起冲突,要分清主次,在不耽误自己学业的前提下进行社会实践。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受到重视是迟早的事情,职业生涯的拓展也会由此找到契机。
17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