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发表数据库关系模型图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2

nichengca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发表数据库关系模型图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ehuannian

已采纳
数据库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信息管理自动化的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数据处理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产物。数据管理是数据库的核心任务,内容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A人工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是指计算机诞生的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后期之前),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硬件看,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数据不保存 该时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课题 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不保存原始数据,也不保存计算结果。 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在程序中设计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因此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随着存储的改变而改变,数据与程序不具有一致性。 没有文件的概念 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一组数据对应于一个程序,数据是面向应用的 即使两个程序用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参照,从而导致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重复的数据。 B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是指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管理数据的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称为文件系统。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在外存上供反复使用 由于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经常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所以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于反复操作。 程序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可以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不必再寻找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但此时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尚还不充分。 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由于已经有了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文件也就不再局限于顺序文件,还有了索引文件、链表文件等,因而,对文件的访问可以是顺序访问,也可以是直接访问。 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论文发表数据库关系模型图片

135 评论(15)

啊碗碗碗

方法如下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图片”,选择要插入的图片位置;要是插入图表的话,就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图表”,就可以了。
238 评论(8)

yuehong125

可以参考 PingCAP 的 介绍, 同事了解下 国内分布式数据库排行榜一的 TiDB  有更多问题,可以到 AskTUG 一起讨论,多谢。
1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