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904
在课堂中,由我们去担任学习的主角,让我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共同心愿。一、 数学课堂上我们想操做、爱操做数学活动课是我们都爱上的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成小组,通过自己动手去测量、拼凑、剪切、计算,去探索发现的规律、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即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让我们初步尝到了数学家研究问题成功时的滋味,使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倍增。例如,我们上《平行四边形面积得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让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发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小纸片,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怎样使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剪贴、拼凑变成一个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些同学又发现还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两个直角梯形,依然可以拼成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由此,大家终于自己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S=ah。二、数学课堂上我们想发言、爱发言 那是一节活动公开课,哇!后面的听课老师一大片,我们真有点紧张呢!上课前我就想即使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老师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思,老师幽默地说:“我们现在玩一个“过期”的游戏”,我们正纳闷呢,老师又说“过期”的游戏就是“过7”的游戏,遇到含有7的或者7的倍数都要说“过”。哦,逗得我们哈哈直笑,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游戏,这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不愿说话的也开始活跃了,原来不敢说话的也打消了顾虑。我还记得那节课老师讲的是 “时、分的认识”,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展开了被一场别开生面的争执。这时老师让我们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 
回答
1、题目要新颖。一个新颖的题目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容易给读者和评审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通过和发表,因此在题目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多花些心思。2、范围要小。既然是小论文,那么选题范围就不要太大了,太大太宽泛的论文一个是容易落入俗套,另外就是如果没有深入研究的话,不容易阐述的清晰透彻,给人言之无物的感觉,不如选个小一点的课题深入的说明,这样效果会更好。3、见解独特。对于你所选择的课题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众不同的见解是你论文的核心和亮点,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这篇论文的质量无疑是值得质疑的,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评审的好感。4、系统性强。因为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学科,因此你的论述要有很好的系统性,从前到后一步步进行推理,这样的论文即使在文采方面并不出众,也是容易因其逻辑性和系统性而成为一篇好的论文的。
一、论文的结构 (一)题目:吸引读者。 (二)署名 (三)摘要:300 字以内。要有重要的数 据和结论,有一定的独立性、内涵性。 (四)关键词:具有代表意义的词汇。 (五)正文:小标题围绕中心。 (六)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原则 (一)选题要创新 1、观念新。领他人一步。如一位教师跳出教参束缚选 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一文,通过:改造教 材;激活课堂,有利于教学优化。来确立新观念,立意深远。 2、角度新 如《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切入口小,角度 独特,就游戏进行深入剖析思考,挖掘它的作用。 要做到角度新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选取别人没有涉及 的领域(如数学倾听,听完学生话语的作用);转换角度谈 别人探究过的问题;在别人文章上发展、商榷。 (二)选题要有用,切忌无病呻吟 写论文要有它的必要性,要考虑对现实的数学教学有何意义。 1、宏观上要写新课标改革相关的文章。如07 年08 年县教育 学会的论文集有近三分之一是写课标的。 2、微观上,选题必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创新) 3、效果上,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果。如《计算错 误分析》,《小学生计算器的使用》。 三)选题要可为,切忌好高骛远 1、根据个人的理论水平选论题。 2、根据个人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写论文。论文内容最好是 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只有建立在鲜活的教学实例上的思考、分 析,才是有特色的、有价值的观点。 (四)常见选题范围 1、关于教材编排思考,在教学中的冲突。 2、教学情境设计。如林良富老师为突破“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这一难点,拿来了煤饼做道具;郑俊选老师为了引入“圆的知 识”,拿来了水桶放在讲台上。 3、教学行为。教师行为变化,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学 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三、资料积累 (一)教育藏书。 (二)读书笔记。 (三)教学实践。反思、亮点、败笔、困难、教后记。 (四)听课所得。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谈自己的看法。要 及时写。 四、步骤 (一)确定题目 切口小、新颖、简明。 (二)构思与布局 尽管写论文是为了参赛、评职称等所用。但在动笔前都要 有写的冲动和打腹稿。如果不想再东拼西凑地抄袭,那就只 有做个有心人,经常反思。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收集积累材 料、案例,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有写的素材。 论文要有成绩,就要多看书、勤思考、常积累。对自己的 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梳理出自己的观点,经过严密的思考。 最后,围绕中心,布局谋篇。 (三)拟定提纲 1、初拟提纲。题目、开头怎么写,中间分几板块。 2、添减材料。 3、修订完稿。进一步推敲论文结构。叶圣陶说过“提纲越 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得最容易。” 4、写作初稿。选材是关键,必须真实,典型,新鲜。语句 是主体,要正确、简洁、有条理。 5、反复修改。 写好以后,先搁一搁,再拿出来修改。有利于当初的兴奋状 态逐渐变稳定。让自己有“当事者”变成“旁观者”,再全面审定斟 酌。如有发现无新意,就要推倒重来。 (四)修改的方法 (1)读改法。反复诵读。(标点、词句、序号、格式、段落衔接方式、主题围绕程度等) (2)抄改法。有些人愿意用。(边抄边改) (3)客改法。交给别人改。让有经验的教师或教研员修改。 五、写论文应该走出几个误区: (一)网上的经验并非都不可取。现在有些只是在网上下载 后拼凑组合而成,有的连读都没有读过就交了,任务是完成了, 可是质量却没有。网上的可以选,选了就要改,最好有自己 的东西。 (二)有质量的数学论文并非高不可攀。掌握一定的写作方 法,参考相关文章,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有感而抒,就是一篇有质 量的数学论文。多投稿,多完善,不气馁。 (三)多写的作用被忽视。多写多看,平时写成的,想要就 拿出来。有必要时把别人好的想法用于实践,发现新问题,这 个问题就可以写。一篇论文的好坏,重在操作性与理论相结合的 程度如何,是否具有借鉴意义。 六、构建平台 (一)多交流。除了口头的,有时需要寻找机会,向有经 验的专家书面请教也是必要的。获得成果要分享;有了教训要 交流。曲园“数学风”论文评比就是一个好的平台。 (二)多研究。 1、平时带着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把自己的体会、心得,撰 写成材料。为日后的评比、课题的研究做好准备,这些材料总 会有用的。 2、创设汇报的平台,集群体智慧修正。 (三)引潮流。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我们可以利 用学校为我们创设的“走出去”的战略,向优秀教师学习;认清形 势;更新个体、群体观念。为自己的数学科研把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