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哦哈尼啊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82177291

已采纳
产品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1、事前质量控制即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通过编制产品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确定生产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2、事中质量控制指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得动态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3、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最终产品(包括单位产品或整个工程项目)不流入下道工序、不进入市场。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控制的重点是发现产品质量方面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提出产品质量改进的措施,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以上三大环节不是相互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具体化,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论文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

221 评论(11)

小小板凳儿

主要是过程质量。其核心是保证工序质量,围绕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做文章,主要有五个方面:人(技能、素质)设备。材料。方法(工艺)。环境。
141 评论(12)

xueshu-2012

每个管理者首先要结合自身进行自我安排。以下七点是比较核心的管理方法:  1 分权管理。  分权就是转交责任,一个上级不是什么决策都自己作,而是将确定的工作委托给他的下级,让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和独立处理工作的范围,同时也承担一部分责任。 提高下级的工作意愿和工作效率。因为参与责任提高了积极性。上级可以从具体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投入本身的领导工作。  2  漫步管理。  漫步管理的意思是:(尤其是)最高领导不埋头在办公室里而尽可能经常地让下属看见他--就像“漫步”那样在企业转悠。 企业领导从第一手(直接从职工那里)获知,职工有什么烦恼和企业流程在哪里卡住了。而且,上司亲自察看工作和倾听每个职工的话对职工也是一种激励。  3  结果管理  上级把要得到的结果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在目标管理中给定的目标。像目标管理一样,更多的工作意愿和参与责任。但在结果控制时不一定要评价一个下属,而可以是一个部门或他所从属的一个岗位。  4  目标管理  上级给出一个他的下属要达到的(上级)目标。例如目标为:销售额提高15%。各个部门的下属要共同确定达到这目标应该完成的(下级)目标--提高产品销售。上级则有规律地检查销售额变化的情况。 像分权管理和例外管理一样:提高工作意愿和参与责任。此外,下属们共同追求要达到的目标,促进了团体精神。  5  例外管理  领导只对例外的情况才亲自进行决策。例如一个下属有权决定6%以下的价格折扣。当一个顾客要求10%的折扣时,就属于例外情况了:这必须由上司决定。 同样是提高职工的工作意愿。职工有独立处理工作的可能--减轻了上司的负担。这个方法的实际困难在于:什么是“正常”业务,什么是例外?因此经常要检验决策范围。  6  参与管理。下级参与有些问题,尤其是与他本人有关的问题的决策。例如调到另一部门或外面的分支机构任职。当对重要问题有共同发言权时,职工不会感到被“傲慢”地对待了。比如他们可以认识到调职的意义和信任其理由。 这样做可以提高对企业目标的“认同”。  7  系统管理。对确定的企业流程进行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电流调节系统似地运行。对那些不断重复的活动有许多规定和指令(例如机器的开和关、更换和维修)。因此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工业企业。将所有工作过程组织成通畅的流程。许多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 领导者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使企业内太“官僚主义”。
10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