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0

wyq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管理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翔子翔仔翔子

已采纳
详见百度百科《东堂论治》,其是中国最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教育、生物、文学、艺术、物理、医学、法学等多类学科;其以秦国、宋朝两史为线索,几尽涵盖中国全史,深度解析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其首次对中国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核心管理思想进行统一,集中国古典管理思想之大成。同时,其能跳出“就事论事”、“唯方法论”的理论局限和厚古薄今、崇洋媚外的眼光局限,充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深入剖析管理学本质及初源,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家规划、社会治理、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进行系统性解答。在管理决策理论部分,完全传承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面解读管理工作的同时,其对诸多时弊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方法作了全面性解读。文无泛泛而谈,处处皆实证,处处皆论理,逻辑性、实用性、操作性极强。该文不仅是一部管理理论,也是一部系统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即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统性管理理论的局面,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管理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289 评论(11)

晓月黄昏

管理思想史的分期 3.1 早期的管理思想阶段 此阶段起始于18世纪中叶以前,这一阶段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前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3.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此阶段位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跨度约为170年。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问世宣告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创立。 3.3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此阶段跨度约为20年的。其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其研究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学说、个体与团体行为研究、需求与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现当代的管理思想阶段 此阶段位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现在大约40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学术界又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信息技术革命之前为第一个阶段,划分为现代的管理思想;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划分为当代管理思想。
174 评论(15)

gaowei8023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涌现出各种管理思想和实践。其中,在组织管理、经营理财、选任用人等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理论思想。 1.组织管理 中国古代组织管理思想也许起源于《周礼》(公元前12—前11世纪),该书第一次把中国官僚组织机构设计为360职,并规定了相应的级别和职数,层次、职责分明。古代组织管理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管理战略与战术问题的杰出著作《孙子兵法》,距今已2500年。《孙子兵法》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至今在世界各国军事管理中奉为经典规则,并在企业和商务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 2.经营理财与选任用人 中国古代有许多经营理财的理论思想,比较著名的有范蠡、计然的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强调预测市场物资的需要和价格的变化,以有利可图。“积著之理”则注重于猎取利润的方式,主张经营高质量物品,促进货币流动运行,并以存货多寡预测价格贵贱。早在南宋时期的会计原则中,就提出出纳与会计分离的思想。公元923年就已经有中国最早记载的酒类成本核算。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作出了以一定经营资金获取一定合理利润的论述。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素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中国被世界公认为人事测验的发源地。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比较系统地体现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事考试和选拔的思想。从人事评价和选拔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在以下几方面具有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公开申报与竞争:科举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她的公开性和竞争性,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和参与,使得测验和选拔有了较充分的选择基础; (2)综合评价与考核:大部分科举制考试包含多种内容和形式,从笔试、面试到论文、习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信息; (3)多层筛选与录用:科举制实践中比较注重自下而上的多层次筛选,并在适当的层次给予录用。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秦始皇时代,就修建起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隋唐时期开凿起世界上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大运河。这些都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管理实践。古代管理实践中,都江堰系统工程是系统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古代质量管理则从理论上丰富了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3.古代关于能力的思想 (1)智力与能力 中国古代关于才能的思想极其丰富。思想家们一贯重视人的智能问题。孔子论及智力和能力的问题,所谓“上智”“下愚”“中人”是最早的智力类型差异说。知人善任、尊贤任能是我国古代人才管理的基本思路。荀子在《儒效》中强调了“无能不官”的用人原则,分析了小才大用的弊端。《墨子·尚贤》中也提到用人的原则是“察其所能而慎与官”,把任官和分禄区别开来,主张对有功的多给荣誉和享受,而把官职授给能够胜任的人。《韩非子·八经》中云:“量能授官”“举能以就官”“见能于官以授职”。1700多年前,刘劭在其论著《人物志》中按能力把管理者分为12个等级,提出“人材不同,能各有异”“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2)管理能力素质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重视人才能力素质分析的先哲。他从管理人员具备的知能力、言能力和行能力上作比较分析,将他们分为五类人:庸人、士、君子、贤人和大圣。从荀子对管理人员梯次能力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中,对中国古代先哲论述的管理能力素质种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政研能力素质。这是最受人重视的管理能力素质。政研能力有不同层次之分。不同人的政研能力素质可分成类。 识人用人能力素质。主张管理者要善于识人之所长,从而善于用人之所长而避其所短,使组织有合理、良好的人才结构。 行政能力素质。各种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不同,不仅包括对下属的管理能力,而且也包括对上级的纠偏能力。最高级的行政能力出于有最好的政研能力和识人、用人能力。 《孙子兵法》也对领导能力作过比较系统的阐述。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认为一位领导者必须具备这五个方面的领导能力与道德修养。智者,即聪颖而有智慧,遇事能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与及时而合理的决定;信者,即信赖下级并能获得部下信任;仁者,即体贴、爱护下级,时刻把下级挂在心上;勇者,即有勇气,有魄力,处事果断,雷厉风行;严者,即遵守法纪,赏罚分明。
233 评论(14)

vipwolf

管理思想的形成经历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以亚当斯密为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国富论》。  (二)古典管理思想阶段  代表: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的组织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通过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制定出各种工作的标准操作方法。  通过对工作工时消耗的研究,制定出劳动的时间定额。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按标准操作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三)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代表:霍桑实验的人际关系学说。
27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