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提交流程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1

山村暖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提交流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ngchenxi

已采纳
答卷的基本步骤:一、答卷的基本内容 摘要 问题的叙述,背景的分析等 模型的假设,符号说明(列表) 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引用的数学命题,公式推导,模型Ⅰ,模型Ⅱ 等 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计算步骤(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等 模型的结果:误差分析,模型检验…… 模型评价:特色,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程序等二、对基本内容的一些说明 摘要摘要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务必认真书写(篇幅不能超过一页)。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摘要写得不好,论点不明,条理不清,评委不再阅读正文,论文即遭被淘汰。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摘要应当点明: (1) 模型的数学归类(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如动态规划,微分方程稳定性等) (2) 建模的思想(思路) (3)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4) 模型特色(模型优缺点,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等) (5)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注意表述一定要准确、简明、通顺、工整,务必认真校对。1. 问题重述 把原问题简单重述一遍,但不是照搬,而是从数学的角度重新表述。2. 模型假设 根据评卷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占重要比重。 应当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作出合理假设,假设要切合题意,关键性假设不能缺。3. 模型的建立 (1)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程、方案等;要求完整,正确,简明 (2)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难(度大)。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能用被多数人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有少数人能理解的方法。 (3)鼓励创新,但要切合实际。数模创新可体现在模型中(好思想、好方法、好策略等);模型求解中(好算法、好步骤、好程序);结果表示中(醒目、图表、分析、检验等);模型推广中。4. 模型求解 (1)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2) 需要说明算法的原理、依据、步骤。若用现有软件,要说明理由,软件名称。 (3)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必列出。 (4)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5.模型的结果 (1)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2)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须进行必要的检验。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3)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必须一一列出; (4) 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5) 结果的表示要集中,醒目,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6) 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6.模型评价 (1)说明特色,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2)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3)推广或改进方向时,要合理、可行,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7.参考文献 按规定列出。8.附录 (1)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 (2)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 三、写答卷前的思考和工作规划事先要有一个统筹安排: (1) 答卷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建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2) 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结果以怎样的形式表示; (3) 每个问题要列出哪些关键数据——建模要计算哪些关键数据; (4) 每个量,列出一组还是多组数——要计算一组还是多组数……列出条目,一气呵成。切不可想到那里,写道那里,杂乱无序。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提交流程

294 评论(11)

伐木累666

基本步骤:答卷的基本内容1、问题的叙述,背景的分析等 。2、模型的假设,符号说明(列表)。3、 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引用的数学命题,公式推导,模型Ⅰ,模型Ⅱ 等。。4、 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计算步骤(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等。5、模型的结果:误差分析,模型检验。6、模型评价:特色,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7、 参考文献。8、 附录:图表、程序等。
133 评论(11)

球差TEM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修订) 第一条 总则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条 竞赛内容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普通高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第三条 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 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2.竞赛一般在每年9月末的三天内举行。 3.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专业不限。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4.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5.工作人员将密封的赛题按时启封发给参赛队员,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 6 .参赛院校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第四条 组织形式 1.竞赛由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主持,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全国优秀答卷的复审和评奖、印制获奖证书、举办全国颁奖仪式等。全国竞赛组委会每届任期四年,其组成人员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负责确定。 2.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原则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应至少有6所院校的20个队参加(每所院校至多10个队)。邻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建立组织委员会,负责本赛区的宣传发动及报名、监督竞赛纪律和组织评阅答卷等工作。组委会成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同志及有关人士组成(没有成立地方学会的,由各地教委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指定的院校协商确定),报全国竞赛组委会备案,并保持相对稳定。未成立赛区的各省院校的参赛队可直接向全国竞赛组委会报名参赛。 3.设立组织工作优秀奖,表彰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优异或进步突出的赛区组委会,以参赛(相对)校数和(绝对)队数、征题的数量和质量、无违纪现象、以及与全国组委会的配合等为主要标准。 第五条 评奖办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规定的比例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竞赛组委会。全国竞赛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委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全国参赛队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优秀的参赛学生,各院校在评优秀生、奖学金及报考(或免试直升)研究生时应予以适当考虑。对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应予以表彰。 4.参赛队的指导教师一律不得参加本赛区及全国的评阅和决定获奖名次的工作。 5.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阅答卷和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竞赛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6.设立异议期制度,具体内容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异议期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 经费 1.参赛队向各赛区组委会交纳报名费。 2.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交纳一定数额的经费。 3.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资助。 4.社会各界的资助。
342 评论(15)

18986729370

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约在每年的9月份的第二个周末进行,为期三天。大约流程:1、需要三个同学组成一个队,在三天的比赛期限内,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做答。2、最后的解答以论文形式上交所在省的数学建模委员会评审。3、然后在参加国家的评审。  这三个同学应该一个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感觉好一些(不妨设为同学A),一个计算既要很强(不妨设为同学B),另外一个文笔稍微好一些(不妨设为同学C)。同学A负责对题目的数学解题思路和框架以及数学算法的设计,并在数学模型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决定权,同学B负责把同学A的想法进行计算机实现,要快,要求它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学C负责将前面两位同学的工作转化为论文,很好的表述出来。当然,一组的三个同学一起负责对题目的理解。  应该说数学建模比赛要求的是不同能力同学的最优化组合问题,并不要求学历,但是要求最少具备大学二年级的数学水平。也就是说基本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才行,最好选修果数学建模。  对于怎样参加,每个学校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学校是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全校选拔赛,脱颖而出的队参加全国比赛,有的学校是推荐制,每个学院推荐同学进行组队参赛。还有的几所大学联合起来搞一个地区级的数学建模比赛,等等。不一而足。  扩展资料:赛事设置竞赛宗旨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竞赛质量,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科学研究。规模与数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同学可以向该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4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美国的1338所院校、25347个队(其中本科组22233队、专科组3114队)、7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比赛时间2017年比赛时间是9月14号20:00到9月17号24:00,总共76小时,采取通讯方式比赛,比赛地点在各个高校。比赛时间全国统一的,不可以与老师交流,可以在互联网查阅资料。同学们在比赛期间应该注意安排时间,以免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8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