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coming
很不错如果影响因子在1~5之间,说明这本期刊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超过5以上的影响因子,很多都是属于核心期刊了。 
国内的期刊能到0及以上就算很高的了。影响因子: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计算方法: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价值和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价值和水平就越高,很多作者选刊的时候都会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15什么水平?影响因子的高低要看具体刊物,15对于一些专业内的刊物来说就很可以了,但对于其他专业领域的刊物可能就属于比较低的。 期刊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中平均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的跨度是非常大的,高至一百多两百多,低至零点几,都是存在的,零点几的影响因子看似比较低,但其实对于普通作者来说已经足够,可以说大多数作者发表论文选择的刊物都是零点几或者一点几的影响因子,毕竟,再高的影响因子就意味着发表难度大大提升了,超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不是谁都能发表的。 影响因子的高低对比一定要在同学科的期刊中对比,不同学科的期刊是没有可比性的,有的学科中可能一点几、二点几的影响因子就属于比较高的了,有的学科可能高达十几、二十几,不同学科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选择期刊关注影响因子很有必要,但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影响因子的高低,单纯的拿来对比不科学。
影响因子6算高。一般老师们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在6分左右就不错了,如果高于6那就非常了不得了,就属于高影响因子了。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一般我们发的都是零点几的。影响因子的性质影响因子6在整个学术界中,并不算很高的影响因子,国际知名的sci期刊最高的影响因子可以达到200多。但如果区分具体情况来看,比如我们把影响因子6放在普通期刊中,就属于相对较高的影响因子了,要知道很多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1左右。影响因子6放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有的专业刊物整体影响因子都是偏高的,那么影响因子6可能就不属于高影响因子。如果放在一些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专业期刊中,6可能就属于高影响因子了,所以影响因子的高低需要我们辩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