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3

tingsubest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摘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兴1994

已采纳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无心脑血管病时,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一级预防;得了心脑血管病要积极治疗,改善与防治脑血管病,称为二级预防。一、一级预防: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 1、戒烟、限酒——吸烟促使与加重动脉硬化,引起冠状血管痉挛,应戒烟;乙醇<30ml/日、相当啤酒720ml; 2、低盐——每日6克以下,盐摄入过多,可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 3、控制饮食:避免肥胖,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取,少吃甜食,可明显降低患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控制热量的摄取量能有效预防与老化相关的疾病。 4、低脂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高脂可加速动脉硬化,有动脉硬化或冠心病者,降脂目标: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胆固醇——应降至7以下,甘油三脂——应降至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应降至6以下。 4、适当运动,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可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 5、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易患因素,高血压与糖尿病,都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定要认真控制好血压与血糖,以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特别要防止血压骤升骤降。 6、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应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与刺激,还应避免寒冷刺激,以免引起脑血管痉挛,诱发心脑意外。 二、药物预防:40岁以上,有心脑血管家族史,或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易患因素者,除应积极治疗这些易患因素外,可日服阿斯匹林75mg,也可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脑心通、心脑康、维脑路通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摘要

170 评论(10)

hzp_thu

多睦健康提醒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主要有:危害一:导致肌体形成大量自由基,损害人体细胞。人体血液中如有大量脂质物质游离和沉积,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并通过氧化作用,形成脂质氧化自由基,游离在血浆中,侵害机体细胞,使细胞死亡、衰老,导致人体衰老,细胞功能损伤。危害二:危害循环系统中的微循环灌注。体内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与乳糜微粒在血液之中游离并沉积,降低血液的流速,增大血液的粘稠度,使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淤滞,并降低红血球的电泳能力、变形能力。危害三:脑中风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危害四: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危害五:导致人体pH值呈弱酸性,机体酸化。大量脂质蛋白游离在血浆中,极易氧化酸败,使人体体液酸化,易受病毒细菌侵扰,并影响骨质钙的分解游离,导致缺钙和骨质疏松。危害六: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危害七:导致人体产生肥胖血脂在人体超过正常标准,是机体内部的分泌调节系统出现了紊乱,而过多的脂肪在血液中堆积便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围大量沉积下来,造成身体脂肪供大于求,产生肥胖。危害八: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危害九: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预防措施主要有:1、有氧运动、动静结合专家表示,如果长期久坐不动的话,那么是如同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以及肥胖一样,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定期去体育锻炼,通过这种方法来良好地控制体重,增强大脑功能,提高智力,这样对预防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2、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数据发现,一些情绪不好或者本身就含有疾病的人是非常常见的,这些人因为长期的存在抑郁以及愤怒和各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会很容易激发身体中的各种的致病性的心脏病。焦虑是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有相同的危害的,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然而,紧张、挫折以及悲伤等急慢性精神压力,会诱发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平和的心态。3、合理饮食、膳食平衡我们日常可多吃橄榄油、蔬菜、水果、海产品以及豆制品等。有很多研究证明,这种富含ω-3脂肪酸、a-亚油酸的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可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另外,补充超长链ω-3脂肪酸的话,可大大降低心脏病和猝死的死亡率,就算是小剂量也同样可保护心脏。多睦健康提醒您,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寻找可靠的医院检查,多睦健康提供日本精密体检服务,能有效筛查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235 评论(10)

yanwuniana

第一、生活方式的干预,建议戒烟戒酒,保持体重,如果肥胖应控制体重,低盐低脂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第二、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应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第二、调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血脂康等。第三、治疗合并疾病,例如高血压要控制血压,糖尿病应严格的控制血糖,高脂血症应严格的控制血脂水平。以上措施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措施。
293 评论(11)

yaochengshen

长期的出现头皮发麻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80%。如果你也经常感到头皮发麻,就一定要注意是不是心脑血管疾病。
81 评论(14)

执笔?R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如下:第一、生活方式的干预,建议戒烟戒酒,保持体重,如果肥胖应控制体重,低盐低脂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第二、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应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第二、调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血脂康等。第三、治疗合并疾病,例如高血压要控制血压,糖尿病应严格的控制血糖,高脂血症应严格的控制血脂水平。
192 评论(9)

至尊大帅哥

心脑血管系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但在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成为了健康的第一杀手。
32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