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9

fishyuyuy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第八届市场监管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C-九徒

已采纳
学术论文(部分) WANG Haizhong, WEI Yujie and YU Chunling (2008), “Global Brand Equity Model: Combining Customer-based with Product-market Outcomes Approaches”,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2008 (将发表)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 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6年第一期 获“中国市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2006) 获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2005) Wang Haizhong, Brand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ts Marketing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in Chinese Context, proceedings of ICM’ 2007(Wuhan, China, August 3-5, 2007),P968-977(ISTP); 王海忠,王晶雪,何云品牌名、原产国、价格对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的暗示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六期 获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2007) 王海忠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的关联性[J]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将发表) 王海忠科龙败局的多品牌病[J]北大商业评论,2008年(将发表) 王海忠完全品牌定位的中国经验[J]经济管理,2007年第21期 王海忠,赵平 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 -- 基于欧美日中四地品牌形象调查分析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一期(京) 王海忠 国际市场产品来源地形象及其规避策略[J]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五期(京)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两面性及其市场战略意义 [J] 管理世界, 2005年第二期(京) 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 王海忠,赵平 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市场细分研究 [J] 管理世界 ,2004年第五期(京) 王海忠中国消费者品牌知识结构图及其营销管理内涵[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十二期 王海忠中国消费者世代及其民族中心主义轮廓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王海忠,消费行为中的民族中心与民族淡漠倾向[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六期 王海忠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中国本土化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八期 王海忠,赵平 中资保险公司顾客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 保险研究,2005年第八期(京)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银行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穗)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林冉品牌忠诚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十二期(京)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 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评述[J] 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主办) 2005年第七期 Wang H Consumer Ethnocentrism: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and Its Marketing Management Implications[C] , the 5th Asian Consumer and Family Economic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A],December 17-21, 2003,Taipei, T 王海忠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之于国货购买的影响:中国实证研究 [C] The Eighth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Conference: Indigenizing Globalization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 November 15-17,2002,Hong Kong, China( 第八届亚太地区管理国际研讨会 ,15-17 ,中国香港 ) 王海忠,赵平 消费民族主义与国产货偏袒行为的结构关联性实证研究 [C]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成立大会 (IACMR) 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2004 年 6 月 17-20 日,北京 )( 国际会议 )

第八届市场监管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325 评论(15)

彭波一

去北京大学的网站上找呀。会计系现有五名博士生导师。吴联生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会计规则、公司税负与公司治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共6项;出版专著3本,论文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国际权威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权威刊物上。论文曾获美国管理学年会(AOM)最优论文奖、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第四届“天健杯”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特等奖、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学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著作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教学方面,荣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树仁奖教金。王立彦教授: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担任《中国会计评论》主编、《经济科学》副主编、中国审计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审计学会副会长、北京总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苏格兰 S Andrews 大学‘社会与环境会计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CPA)。目前研究专题包括: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企业内部控制、海外上市与双重财务信息报告、环境成本绩效及其财务价值效应、ERP系统实施与企业绩效增长关系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学术研究论文多篇发表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陆正飞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及《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等学术刊物编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会计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姜国华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MPAcc项目执行主任、会计系副主任,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监管; 曾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度优秀会计学术论文三等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学优秀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共16篇。伍利娜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审计、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曾获中国会计学会第16次财务成本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3)、第八届全国财务学科建设与理论研讨会征文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共15余篇。然后你挨个在网上搜相关人员的介绍与联系方式吧。
30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