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论文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9

丁婷042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jfhi2008

已采纳
《逍遥游》最大的智慧就在于随心所欲,在于自得和自由,是最纯粹的感知,也是因时而动顺应天时的奥妙,这一点其实王羲之和李白的文章里都有类似的表达,熟读其文,想见其为人。毋固,毋必,毋念而已。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论文

354 评论(11)

手机用户

追求绝对的自由,远离世俗的污染,从心底里为自己构建一个美好的世界。
141 评论(9)

xiaot0218

道家哲学术语。“逍遥” 亦作“逍摇”,“消摇’。 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在庄子看来,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人之为人的最高目的。人之本性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但现实的个体往往为物质欲望如美食、功名等所累,为物所役,因而不仅形体不自由,内心更不自由。庄子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俗世的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则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保全心灵的安宁与淡泊,实现心灵的超越与自由才是达道之人所应追求的目的。而这一目标的展现就是逍遥游戏于人间之中,无待于外物。所谓逍遥就是彻 底的人生解 脱和解放,不为外物所牵累, 羁绊。里面举了列子乘风 而行的例子,但就庄子看来仍旧是有所依靠的那就是“风”,文章阐发了庄子心中理想的精神解放境界。 齐物 则从宏观的角度说明 所谓高下,长短,甚至生死 无别 既然无别何必去追求所谓的高,大,显荣与富贵 所以不如安贫乐道。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所谓的逍遥,是一种远远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境地,体现了庄子面对不完美世界的一种至臻追求。这种境界的达到,需要极深的功夫,非一般而能为之、一蹴而能成就。
271 评论(15)

a朱晓煊

看看庄子的书,也许是最好的理解方式,我自己觉得,逍遥乃是在人世间的自然之道。
210 评论(9)

xqq309

战国之世,九家之说崛起,诸侯互争,外则交相攻伐,内则加强统制,庄子生当其时,身心俱受重重之拘束与压迫,故思探求一绝对之自由,超脱一切限制,使其精神获得彻底之解放,故有逍遥思想之产生。「逍遥」为一迭韵连词。与今日所谓「自由」相当,乃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之意。林景伊先生说:「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C1%F5%B3%CB%B0%B2/blog/item/html
29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