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gcdxzl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写作套路小青春充满坑2018-03-20近日小编正在写毕业论文,特地整理了一些平常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之类的,给广大朋友们学习借鉴。篇幅有限,请大家见谅。1、标题的写法标题是文章的“眼”,是连接文章和读者的桥梁,应当简明精炼并准确表达正文内的信息。小技巧:写论文前先拟定一个标题,之后编写过程中不断修改,待正式成文时敲定最终标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题字数尽可能不超过25字(2)不能出现动词或谓语(3)涵盖研究对象(4)标题必须与正文内容相符(5)要突出特点(6)要包含关键词(7)标题中不要出现符号(8)不能出现副标题(9)去掉不必要的“研究、分析、探讨”等词2、摘要的写法摘要和标题结合起来相当于一篇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短文,即不用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论文中的必要信息。它是作者对该篇论文精华部分的高度概括,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反映作者的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分层次,条理性强。摘要写作强调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或过程)、结论。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研究目的:一句话即可;研究方法:一、两句话就好;结果或过程:此乃摘要部分核心,但也要尽可能语言简练、惜字如金。结论:尽可能言简意赅。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标题中已有的信息。(3)用第三人称。(4)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插表。(5)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6)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7)切忌不可将摘要、序、结论写的一样。(8)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3、引言的写法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可分为如下几部分:(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简短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发展状况或发展水平或研究热点、研究意义或存在问题。(2)理论依据和理论背景。对本文研究对象,前人做了哪些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空白、不足或缺陷,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3)预期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对这些空白、不足或缺陷,作者打算采用什么新方法解决呢(一句话说清即可)?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达到……目的;或者说明本文在……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引言也可以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及前景,但不必要展开讨论。注意事项:(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4)不得和摘要、结论雷同。(5)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和鉴定的全部结论。(6)不要插图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7)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4、结论的写法结论是论文中各个章节论述后所得结论的综合,就是根据正文中的理论分析、试验验证、考察等,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总结出的创新点、新突破及指导性、经验性规律,要求写2~3点即可,不必长篇大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本文的亮点。综合全文,究竟说明了哪些问题,总结出了哪些规律,解决了哪些理论或实际问题,有何创新点、新突破及指导性、经验性规律,有何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2)与已发表过论文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本研究工作与前人工作的比较,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遗留问题、建议或展望等。注意事项:(1)结论应该内容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2)不得和摘要、引言相近或相同。(3)与正文内容应一致,不可出现夸张描述或无中生有的东西。(4)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章节的简单重复。(5)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不必作自我评价。(6)不得出现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插表。(7)不得出现参考文献。(8)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 
医学的SCI科技论文写作方法是:文章一定要体现自己成果与前人成果对比分析,体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同时文章测试结果必须详细,数据真实有效,最好是有实际应用案例做为创新的证据,投稿技巧注意下:1期刊的录用难度(通过影响因子等来判断) 2投稿前按照期刊要求把论文格式调整好 3偶尔关注下投稿后的情况,了解进度,有时专家会让你修改论文后继续审稿。当然写作技巧很重要,建议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提高下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觉得SCI太难,可以发EI级别的论文,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很多相关学习资料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 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没有创新性, 就没有必要写科技论文。所谓创新, 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及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 新方法的提出,研究结果应该是显著的。 (2)科学性:实验数据、推理论证,必须严谨、准确; 写作过程中要经过周密思考,论点应经得起推敲。 (3)再现性:又称重复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 实验条件、实验设备,重复作者的实验时, 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但是,应明确的是, 一些带有专利性的内容,或者是应该保密的内容,不应写入文中。 (4)可读性:文字通顺、语法正确、概念准确、表达清晰、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等。 (5)规范性:就是要符合期刊投稿的规定。 科技论文的撰写 1 标题(Title) 标题又叫题目、题名。标题应以最恰当、 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标题要简明、准确、醒目, 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 对标题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 应用最少的词语反映出最为确切的论文内容。 GB7713—87规定,标题一般不直超过20字。 因而切忌用带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词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 也要避免过分笼统,以致于无法反映论文的主题特色。但近年来, 专业期刊也有以句子形式的标题,如: The GTP-binding protein Rholp is required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olarization of the yeast cell 若题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 还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实用信息和下层内容, 使其准确。 2 作者署名(Signature) 作者署名一般应列于标题之下。 署名的作用:表明作者对成果有优先权,是论文法定主权人; 表明作者的责任,是论文的负责者;便于读者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 “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目前,在研究论文署名上存在不少的问题,属于违反科学道德规范: (1)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科研工作,但为了达到评职称等目的, 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使其署名。 (2)有的人为了使文章顺利发表, 把没有参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任何工作的知名教授的名字加上去。 (3)有的人为了使其低水平的文章发表在核心刊物上, 不惜采取拉关系等手段,把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名字写上去, 使其文章顺利发表。 (4)有的论文署名多达十余人,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或保管员, 不管他们是否参加研究工作,统统列上,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 (5)几个人共同参加一项研究工作,在撰写研究论文时, 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甚至争执不休。 关于署名的资格,普遍的看法是:① 作者应是自始自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② 作者应能对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答辩的能力。③ 作者必须参与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④作者必须阅读过论文全文, 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 邹承鲁等院士指出,研究论文署名作者必须对科学研究论文从选题、 设计、具体实验,一直到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 并确实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 仅只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的人,不能署名, 可以由作者在文末或以加脚注等方式致谢, 因为他无法对研究论文负责。 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在其署名的文章中也 时有发生剽窃、伪造数据等恶劣现象, 给这些科学家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作者署名,责任是第一位的, 其次才是荣誉。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有时也可以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 或系列论文的主要负责人。 其他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应以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研究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往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时, 在作者署名上要遵循国际惯例,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 以避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交往时出现的尴尬局面; 避免国际同行引用我国科学家论文时出现的混乱情况。 3作者单位(Department) 标明作者单位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加索取复印件, 商榷某一观点,邀请讲学等。同时也为其作品提供负责单位。 署名单位应写全称,加上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名下, 用小一号字体印出。如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 则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清楚。 有的刊物要求将通信联系作者用“*”注明,列入到第一页脚注内, 并提供Fax号码和e-mail地址。 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均应按其完成论文的所在单位署名。 著者署名时应在姓名后用符号标记, 并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加脚注说明其现在单位。 4 摘要( Abstract) 4.1 摘要的用途 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的学术期刊都要求刊中的调查报告、实验方法、 技术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研究论文等在正文中附上中英文摘要。 这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 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英文摘要还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不懂中文的国外同行, 起到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 摘要也是检索工作的需要,文摘期刊社对其进行整理, 使之成为二次文献。 4.2摘要的构成 摘要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简要陈述研究目的和济究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步骤。 (3)研究结果简要描述实验主要发现和主要结论及其论文的价值。 4.3 摘要的位置 摘要应放在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之下, 这样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该文章的内容, 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阅读。关于英文摘要,目前,国内的专业期刊中, 有的刊物将摘要放在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有的放在文章的最后, 还有的把刊中所有的摘要放在该刊最后的文摘页上。从习惯上来看, 还是应当把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为好。 4.4 摘要的长度 摘要不应分段。但长篇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摘要可分段。 摘要的字数视需要而定。一般中文稿250~300字左右; 英文稿以1 000印刷符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全文的3%。写论文摘要时, 应尽量将文中的内容和理解这些内容的主要要素写入摘要中。 4.5 摘要的写作 许多人在编写摘要时都习惯以“本文”、“本研究” 等作为摘要的开头,摘要来自该研究论文,这些是无信息的词语, 应去掉。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不要用第一人称写成“ 我校……”、“我所……”、“我院……”。 撰写研究论文的学术价值应实事求是、客观。 4.6 摘要的译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 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需附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 因此, 我国现有的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在文章中都添加译写英文摘要, 从而加速国际学术交流。目前, 国内学报级刊物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以一个印刷页为宜, 目的是让国际同行多了解我国科技成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格式标准,易于别人阅读。工具/原料论文格式工具:文档编辑工具(word、wps)写作技巧工具:尽可能多搜集相关材料(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数据库,以及国外知名数据库)科学论文格式1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22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用小4号宋体3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 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4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中文名称的 “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一篇科技论文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1 题名;1•2 作者署名;1•3 摘要;1•4 关键词;1•5 正文;1•6 参考文献;1•7 作者简介;1•8 基金项目。还要包括上面前四项的英文译文。1•1 题名(或称题目、标题、文题) 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给读者。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一般不含有标点符号。1•2 作者署名 置于题名下方,并在题名下方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1•3 摘要 摘要着重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论点与结论等。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我”、“我们”以及“本文”做主语;不得有评价性、解释性文字;一般不超过200个字。摘要按功能不同分为: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对于一般的科技论文,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写成指示性摘要即可。故这里只给出指示性摘要的一种基本样式,仅供参考:摘要 提出(叙述、阐述、讨论、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