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4

Shiyoy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通史历史小论文400字以上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447867176

已采纳
牧野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商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困苦之中,因不忍百姓受苦,周武王对商纣王发动了牧野之战。所以,牧野之战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武王伐纣”。那一仗,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其发生在离殷商都城朝歌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河以北地区)。因此史称牧野之战。《中国通史》牧野之战中当时商纣王选择地势平坦的战场,应该是方便他的战车和战象驱驰。谁知,战斗一开始,姜子牙便亲统精锐勇土之师发起挑战。商君前排的长弓手措手不及,纷纷撤退,更可怕的是,商军中奴隶、战俘不堪忍受纣王的残暴,不愿为纣王卖命,早就出现“人心归周”现象。结果在周军猝然猛攻之下,商军“前徒倒戈”,竟为周军开路,攻击商朝拼死抵抗的贵族军队。联军以破竹之势向前。商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位皇帝,为人勇猛好战,拥有着极为出众的政治才能。照理来说,这样的帝王应该能够将国家治理好的,但商纣王却拥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贪图美色,爱听小人的谗言。于是,在商纣王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苦。而反观周国,周文王同样有着极为出色的政治才能,善于治理国家,百姓安居乐业。周文王姬昌一面做出效忠商朝的样子,一面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平民百姓和诸侯王他们更倾向于认同一位关心人道、维护自己权益的君王,所以周武王姬发最终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

中国通史历史小论文400字以上

115 评论(14)

luoye19868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国通史》。一打开《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见到这么一段话: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时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都等着我们后人去一一品读,把这文明传承下来,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了代呀!《中国通史》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华夏起源文明开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三国乱争——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朝的大概的历史过程。 我认为《中国通史》这本书很好,它帮助我们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明清两朝这段距离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总之一句话《中国通史》这本书是一个历史的汇演!
15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