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7

千里江玲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宫崎骏动画作品赏析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雷鸣达人

已采纳
[摘 要] 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既要清醒地理解动漫产业作为高科技、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文化内涵问题,又要注重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美日动漫产业的实践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经验教训。我国动漫人才的培育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动漫人才素质教育道路。   [关键词] 动漫产业 科技内涵 文化内涵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可谓内外交困。要解决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关键在于解决动漫产业作为高科技、高文化产业的内涵问题,解决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一、动漫产业发展的科技内涵   就画面制作而言,动漫制作技术经历了通过人工手绘的图画摄制、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计算机三维动画及利用网络技术三个阶段。   传统的动画制作是用人工手绘的图画摄制完成的。在总体设计阶段,按照剧本绘制出一张张连环画一样的故事图画,专业术语叫分镜头绘图剧本。一般短短的几分钟,需要绘制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张图画。然后使用特制的静电复印机将草图誊印到醋酸胶片上,用手工给誉印在胶片上的画面的线条进行描墨,然后上色。最后拍摄制作。可以看出,传统的动画制作技术耗时费力,效率不高,对动画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制约。   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是辅助动画师制作传统动画。二维电脑动画制作,同样要经过传统动画制作的四个步骤。主要的区别是电脑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存储、检索、修改和删除。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可以利用电脑对两幅关键画面进行插值计算,自动生成中间画面。精确、流畅,而且将动画制作人员从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电脑动画辅助着色可以解除乏味、昂贵的手工着色。用电脑描线着色界线准确、不需晾干、不会窜色、改变方便,而且不因层数多少而影响颜色,速度快,更不需要为前后色彩的变化而头疼。电脑动画中的各种角色造型,以及它们的动画过程,都可以存在图库中反复使用、修改等等。   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主要依赖电脑图像生成技术(简称CG)。在完成了前期制作,如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的一系列工作后,便进入了动画片段制作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首先根据前期的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出角色模型。凡是出场的角色和场景中出现的物体都要建模。通常使用的软件有3DS Max、Auto CAD、Maya等。建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需要创意和美术素养。因为艺术性是建模的追求。建模包括多边形建模、样条曲线建模、细分建模等。   完成了建模,接下来需要将模型表面的细节和结构进行加工处理。如加工处理表面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强度、自发光及粗糙程度等。细节处理和结构加工必须要有生动逼真的效果。   然后进行灯光模拟、动画片段制作、摄影机控制、渲染器渲染。最后将动画片段、声音等素材,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设计,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生成动画影视文件。   动漫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美国动画得风气之先。1995年迪斯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脑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比之于二维平面动画三维动画更加真实,更具立体感。等到1998年第二部三维动画《虫虫危机》推出,三维动画技术更加成熟。其溢出效应直接促使华纳、梦工厂等公司尽快地应用三维动画技术进行影片的制作。1999年迪斯尼推出《玩具总动员2》时,其三维动画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动画的三维效果比之前的影片更加平滑流畅。2000年迪斯尼耗资5亿美元推出的《恐龙》,其三维动画技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1300个电影特效镜头展现了活动的、写实的、会说话的三维恐龙和狐猴,该片画面“逼真”的视觉效果让受众瞠目结舌。   这种逼真来自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如制作狐猴的动画时,为了呈现它们身上细密的皮毛,技术人员不但为每个狐猴加上了超过上万根的毛发,更夸张的是,还特别用软件将这一万多根毛发一一编号,并借由这套昵称为“发型师”的程序,在电脑中依场景所描写的环境,将不同编号的毛发依风向决定它的方向及位置甚至是不同的毛色。为让观众体验到更真实的情境,技术人员特别设计了一组程序,将这些恐龙身上的肌肉,依所在的位置及特性,切割成几千块大小不等的多边形,贴附在骨骼上,使片中恐龙的肌肉与皮肤能根据整个骨骼移动的方向、力量、速度的大小,产生不同的皱折或震动。   就动漫制作技术而言,美国的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是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较多的动漫产品由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完成。这就为动画作品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刻画增加了技术含量。美国动画的连贯性和走形率比日本动画好很多。相对而言,日本的动画纯三维制作的并不多,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仅是日本动漫制作锦上添花的辅助。应该说,在动漫制作技术方面,特别是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运用,美国动漫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动漫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品类,它的核心特征依然是创意内容。虽然创意内容中也有技术创新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创新。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与美国动漫争雄的主要表现是其动漫的创意内容强于后者。相对于美国动漫而言,日本动漫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神”的手冢治虫在动漫制作方面就明确的强调动漫要关注情节和人心。他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内容上的艺术本质,着力于动漫创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情节的创造。这一选择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注重并提升了日本动漫的艺术品位。这应该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位日本“动漫之神”宫崎骏对于动漫创作的艺术理解与手冢治虫如出一辙:“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真、朴素,又可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后来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宫崎骏和导演高田勋,正是因为要“追求纯粹而高品质的动画,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画人们生命中喜悦与悲伤的动画”而走到一起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后,他们更是将全部精力都灌注在他们的每一部动漫作品中。他们的创作理念和主旨更明确为“绝不牺牲品质向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妥协”,“将良好的影片摆在第一位”。也因此,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乃至世界动漫和电影界名声大噪,并奠定了它作为动漫创作经营楷模的世界级地位。   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日本动漫作家,除了注重动漫创作的艺术性外,他们还认识到了动漫创作的真实性。如有“日本动漫之圣”美誉的大友克洋可能意识到了日本动漫平面化的缺陷,其动漫作品就非常强调人物和背景的细部真实。   日本动漫作家还认识到了动漫创作的现实性。他们的眼光自然瞄准了“描绘真正生活”的社会题材。由于日本动漫直接源自于漫画的原因,其动漫创作带有强烈的哲理和人性思考,更注重揭示世界的规律和人性的本质。宫崎骏的动漫作品就含有更多的哲理和人性思考。几乎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有关乎人类生存、生活的反思。这也是宫崎派漫画在日本乃至于全世界受众中引起共鸣,受到热烈追捧的重要原因。宫崎骏的合作者高田勋亦如此。大友克洋动漫作品的生命力也同样与其注重动漫创作的现实性有关。   与美国动漫创作相比,日本动漫显示出了内容上的精深厚重。虽然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在质上表现出其发展的强劲势头,但面对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主流市场和日益开放的世界市场,过分艺术化、哲理化的内容,容易走向精英文化和发达国家文化的金字塔,也容易成为民族文化的标榜。同时,忽视动漫创作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也必将是致命的。   三、结论   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既要清醒地理解动漫产业作为高科技、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文化内涵问题,又要注重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美日动漫产业的实践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经验教训。我国动漫人才的培育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动漫人才素质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叶朗主编:《200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R]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   [2]孙步忠 曾咏梅:《文化产业发展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关性分析》[J]《财智文摘》,2008年第10期   [3]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主编:《文化蓝皮书,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宫崎骏动画作品赏析论文

237 评论(11)

daohuazui

还有:悬崖上的金鱼姬。波妞很可爱哦。。
347 评论(8)

@A12345

2D手绘动画 这是日本传统的动画方式,但是又不同于日本常见的那些动画,宫崎骏的动画纯真质朴,干净美好。 宫崎骏的动画反映的地点的确有剧场,比如《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都是标准的小剧场动画。 但是我们更准确的应该把宫崎骏这种动画归类为“家庭(影院)动画”比如“夏日里的点点滴滴”“龙猫”以其散文化的结构,更符合家庭动画的特点。 所以,我觉得,宫崎骏的动画切不可一概而论归为什么类别,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 【现在还有哪些导演制作这种动画?】 在日本来说呢,主要的还是宫崎骏的“后裔”,也就是我们通常在DVD封面看到的那个龙猫图案——“龙猫工作室”,主打力量有宫崎骏的儿子(宫崎五郎),还有宫崎骏的学生(高田勋、押井守)等等。但是仔细看,其实还是和宫崎骏的风格有出入,有区别。 【想找一些像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一样好的动画?】 推荐你可以看看《隔壁的山田君》《地海传奇》等等。 日本的还有《恶童》《狼羊物语》 《五岁庵》(韩国) ——都很好看哦!!!
219 评论(10)

zfangxian

谈谈宫崎骏的主要作品和创作特点宫崎骏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他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其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纵观宫崎骏的主要作品,我个人觉得有以下一些艺术特色:一、极具东方神秘色彩,历史气息厚重,文化信息承载量较大。这个和他本人的生存地域和文化影响分不开,比如《幽灵公主》中就将历史设定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故事的发生和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些契合。在他作品中,龙、狸猫、灵兽、龙猫等极具东方文化色彩的形象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比如在《百变狸猫》当中,狸猫们为了赶走人类而进行的那场旷世奇闻的巡演。里面体现出了很多具有东方气息的活动,狸猫们每变换的每一种角色,都可以透过这个形象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文化对应符号。此外,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找到很多极具东方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建筑和构景,特别是《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居住地那座“油屋”整体的布局,很有中国古典建筑和日本奈良时期建筑的特色。二、极其精美的画面,特别是故事发生地环境,大多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的纯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原型,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来说,这种美,是作者本身的想象,也是整个人类应有的理想。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白雪皑皑的峻岭、碧波盈盈的湖泊、夕阳西下的大海、绿草如茵的农庄、百花繁茂的大地……每一幅图画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山水田园图。比如《龙猫》中对于日本乡村那种最自然、最原始状态的刻画,树可以穿越云端,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此起彼伏在整部作品。在《幽灵公主》中,麒麟兽安身的那个山谷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世外桃源”和人类精神意义上的“自然风景”,那种美令人瞠目结舌,让人觉得任何言语在那样的图画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了!三、人类的不合理就在于对于美的毫不理智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有一种很强的悲天悯人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可以给整个人类以极强的启示和警告!集中反映这点的就是《幽灵公主》,故事本身就是通过人类在自我扩张对于森林破坏这个主题展开的,幻姬是人类的代表,珊是森林和自然地代表,阿席达卡则是二者之间的平衡体。在《百变狸猫》当中,众多狸猫那些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生存的家园。而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满足,一味向自然索取,一味向森林进军,毁灭乡村,塑造城市。《哈尔的移动城堡》也是通过苏菲这个主角的眼睛,来看战争对于美丽的世界和生活的无情破坏的。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并不会跳出来做什么针对性的批判,但是每一个看过的观众基本都有一种言不由衷地憋闷和抑郁,而这种难受本身的根源就来自我们自身,宫崎骏只不过是很真实和形象地表现出来而已!四、对于人类善的本性的揭示,对于人类之爱,人与自然之爱的描述和刻画,让人在脱离了思考的状态下进行着思考,让我们体会着很多属于人本真应该有的道德和心灵。《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反映出了爱情力量的伟大,但这种爱又绝非单纯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他们的爱都背负着沉重的使命。阿席达卡和珊要冲破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寻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点,他们经历磨难后达成的最后协议告诉我们的实际是一种理想和期望,我们离这个状态的到达还远得多!千寻和白龙之间的爱,是一种挣脱被利用的束缚下的一种抗争,他们的爱很大程度上带有东方传统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龙猫》和《萤火虫之墓》(又名《再见萤火虫》)则典型地体现出了亲情在人的命运当中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五、严肃的社会主题和冷酷的现实背景,和精美的画面、温馨的感情之间形成典型的二元对立,但是整体上并不破坏作品的完美构成。这是一点很高明的技巧,其实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基本上都会体现到这一点。常理来说,一部作品可以做到这点已属不易,大部分作品都可以达到这种地步,确实不能不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深度挖掘和开拓。特别是对于战争主题,经济发展和自然损耗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等等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像《哈尔的移动城堡》和《萤火虫之墓》(又名《再见萤火虫》)通过故事的叙述,反映了战争这个残酷而深刻的主题,无形中起到了宣传和平的效果。
88 评论(13)

sun39390

(一)人物:爱、梦想与飞行:宫崎骏的动画王国 外型酷似巴士的巨猫、漂浮在云端的城市、能与可怕生物沟通的英勇公主,这些画面都是来自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魔法世界。 但宫崎骏的电影可不只是给小孩看的卡通,他的电影表达出宫崎骏本人非常重视的议题,也就是对于和平与环保的迫切需求。上述主题对于宫崎骏电影里的主角而言相当重要,这些主角往往都是年轻女孩,扮演了传递和平讯息与保护大自然的角色。她们传达了宫崎骏的信念,也就是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不只伤害了地球,也伤害了自己。《风之谷》是宫崎骏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的问题。影片中,人类在充斥着暴力、污染、毒气和恐怖生物的世界里挣扎求生。只有勇敢的公主娜乌西卡有能力与愤怒且受伤的地球沟通。娜乌西卡出于真爱,为拯救人类与地球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宫崎骏的电影,包括《风之谷》在内,一向以令人惊叹的飞行场景著称。对宫崎骏而言,飞行象征着自由的终极表现,而电影主角感到最愉快的时刻,就是翱翔天际之时。宫崎骏对飞行和飞行器的热爱充分而华丽地展现在《天空之城》里。为了这部电影,宫崎骏很投入地勾画出每部机器机械构造的细节。此外,故事本身则围绕着一颗具有神奇魔力、能够赋予人飞行能力的蓝色飞行石发展。《魔女宅急便》这部电影叙述的是琪琪的故事。琪琪是个骑着扫帚飞行的小魔女,离开家后,她利用飞行能力展开了快递工作。刚开始,她常粗心犯错,跟其他人也处得不好。然而,她渐渐学会了帮助别人,并从中获得自信,而变得更加成熟。 另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则是《神隐少女》(又译《千与千寻的神秘》里的千寻。刚开始,千寻只是个被宠坏的十岁小孩。但在双亲都被变成猪后,千寻被迫快速成长。她进入了一个充满妖怪的世界,开始帮一名可怕的巫婆工作。终于,千寻以她的决心和勇气赢得了妖怪们的尊敬。 宫崎骏电影里的女性角色,是他个人信念的最佳代言人。这些平静温和的角色通常和自然界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她们拥有爱和勇气,这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所不可缺少的特质。举例来说,在《神隐少女》里,千寻将河神身体里的脏东西都清干净,让河神不用再受污染之苦。宫崎骏藉由善恶共存的表现方式反映出世界的复杂性。在《神隐少女》里,钱婆婆一开始似乎并不友善,但最后仍对千寻伸出援手。《天空之城》里的海盗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霍尔的移动城堡》是宫崎骏的最新作品,片中包含了宫崎骏其他电影里的常见元素,主角是 《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宫崎骏的最新作品,片中包含了宫崎骏其他电影里的常见元素,主角是一名被下咒变成老太婆的少女。为了解除魔咒,少女进入了一个神秘的飞行城堡,而她的爱和勇气是拯救自己与城堡居民的关键。观赏宫崎骏的电影就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他的奇想带领我们到遥远的地方,但他所探讨的主题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惊人的想像力,宫崎骏与我们分享他对纯净、和平世界的想望。 (二)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这位动画电影导演用老方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作品 20多年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所创作的动画,其美妙的画面与令人惊喜的想像力往往比电影中其它任何事物都要多-----例如众多的幽灵,会走动的城堡,飞行物体,猫巴士,龙猫(只有小孩才能见到哦)。他是一个“可怕”的手工艺术家,从写剧本到画草图到纠正最后的故事结构,宫崎骏都参与了!而且全是用人手去完成。他简直是沃尔特迪斯尼、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奥森威尔斯的合体,而他作品中美轮美奂的山水风景又有一点克洛德·莫奈的味道,其调皮的程度与对孩子的无比了解又要比罗尔德·达尔本强一些。 宫崎骏并不是日本动画之父,日本动画第一人是手冢治虫,他是标志性角色如铁臂阿童木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倡导日本动漫走向“大眼”风格的先驱者。他灵感丰富,想像每个拥有大钉似的发型的英雄举起手臂去与巨大的机械人战斗。但是,相比于其它大部份动画家,宫崎骏的名字以及他的工作室吉力卜,更能成为日本动画的代名词。“他是一个很出色的故事创作人,他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诉了大家,而这种才华使他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导演。”《动漫百科全书》的合著者乔纳森·克莱门茨这样说,“ 参与他的作品创作的小人物全都因作品而取得一鸣惊人的成功。”《幽灵公主》,一个以远古日本为背景讲述生态环境的动画作品,在1997年电影《铁达尼号》上映前,一直占据着日本电影史票房的第一宝座。2001年,宫崎骏创作出与幽灵公主主题相似的作品——《千与千寻》,这部作品获得了奥斯卡奖,讲述一个十岁的女孩寻找方法去破解令她父母变成猪的诅咒的故事。跟宫崎骏许多作品一样,《千与千寻》深深地强调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以及向成长中的困难挑战的重要性。这个主题的丰富性就是重点,吉力卜的制作人铃木敏夫说:“要为孩子们创作怎么样的动画?我们的作品就是对这个问题认真思考过后的成果。” 什么令宫崎骏的动画如此受人注目?是因为在这个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如PIXAR跟迪斯尼公司的的《汽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等,宫崎骏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创造一个宁静的美丽的禅之世界,犹如清水滴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犹如一列火车在黎明时分驶过大海。这生动的亮点,不是靠大量的音乐或高科技去传递,而是靠简单的出色的手艺,这些就足以令你想得很远很远。 寻找梦幻岛—映像宫崎骏 【第十放映室】%B7%E8%D7%D3%D4%DA%BF%F1%CE%E8/blog/item/html
1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