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0

西河畔上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诸葛小师太

已采纳
《我看环保》(例文) 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影响人尖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提出论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环保虽如此重要,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可是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破坏环境, 有的救灾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分析论点)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议:(解决论点) 首先,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并规定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对环保作出贡献如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种一棵树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对于环保,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 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各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那些违反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单位实施重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 再次,对在环保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 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对于全民参加环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国家应拨款建一些环保设施,如建一些污水处理站,保证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质量;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并在行动之前加以宣传,以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 环保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 愿人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 让美好的环境永远伴随着我们! (联系实际, 表明观点)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大全

286 评论(8)

hanyushun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5-08-30南开大学教授 朱坦我首先谈一下人与资源和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方面大家谈的很多。如果从人与资源的角度来看,矛盾非常突出。在大量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的资源来支撑,中国的资源利用率恰恰很低,我们资源的回收率也很低。我们有一个统计,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国际上平均的4倍。就这一点来看,我们的“两高”,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这个问题已经构成后发展的矛盾,并且非常之突出。第二点就是人与环境。我们的环境质量在环保局一二十年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任务很重,因为在发展过程当中每个城市都想把油耗和煤耗降下来,把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下来,采取很多措施。但是降下来的量,只是相对原有水平提高了,从总量上,油和煤的耗用都在增加。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达到了2100吨,在1999年的时候我们就是1900多万吨,和美国差不多。这些问题,还有包括盐碱化、沙漠化等问题,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国家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保护环境。过去的经济发展不是它想牺牲环境,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把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生态成本打入进去,那时我们不了解。今天我们了解了,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评法的意义就在于立了一个法,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我们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一个分析、预测。把环保纳入决策有一个发言权的问题。环评法在法律程序上保证了这个发言权得到充分的认可。特别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环评法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环评法的特点:第一,我们现在这个环境影响评价法,过去我们是让它纳入到决策程序上,建设项目也是一个决策程序,但这个决策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提出以后,同时提出来,如果可行性报告里面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也无所谓。而今天我们这个《环评法》,是真正上升到国家的法律层面,要求在决策程序上必须有这个程序,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控制、全过程控制。第二,在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上有明确的规定。我们的环评法,不仅说清楚了规划环评是什么,而且把规划环评到底怎么做,程序、目的也都说清楚了。目前这部环评法,首先肯定了执行战略环评的必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上又有一定程度的让步。环评法规定得很细致,哪些要做规划环评,哪些只是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对一些综合性的、带有指导性的规划又有比较详细的要求。考虑到我国国情,我们只是把环评视为规划里面的组成部分,做成一个篇章和说明。这些,在我们环境影响评价这项工作上是一个突破。第三,就是公共参与。我们过去做环评的时候不是没有公共参与。在90年代初,国际金融组织和我们国家接轨的时候,我们出钱让亚洲开发银行办了一个班。在这个班上,起草了当时全国十个培训教材的内容,其中有一个叫“公众参与”。我们国家当时对共同参与的推进也就是到此为止。规划环评里面我们提到的非常重要就是要搭建一个重要的公共参与的平台。我们在公众参与上强调了对部门、专家的的公众参与,并且提出来这个参与的分量非常重。如果你没有这一块是不行的。如果编制规划环评的人,公共意见哪些采纳了,哪些没有采纳都需要说明。比如环评法第二章第14条,经常做环评的人都没有注意这一条。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里面的结论和审议的意见如果在规划里面不采纳还要说明,要备案。这一点是从整个评价程序上应该进入到以决策程序里面去,没有比这个再有更好的保证了。今后执法检查就是要看你有没有他们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他们评价的结论是什么,对你的规划完善、修改补充的意见你有没有采纳,为什么不采纳。这一点也是新的突破。我经常说,环境影响评价经常和外面有交流,真正的像我们国家制定这么一部这么好的法,到国外去看的话真是不多见。下面谈一点是现实意义。我们规划环评,做战略环评,作为一个手段我们应该如何去用?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资源的问题。我们就提出来要推行循环经济,要构建一个节约型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规划环评就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去做。不仅搞循环经济的人要强调,做规划环评的人也需要强调。国家的要求落实得够不够?到位没到位?这是规划环评首先要想到的问题。在国家要求之外,环评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应当加快规划环评工作,各部门共同努力,把可能的循环经济现阶段目标和长远指标体系建立起来。这一点上,规划环评是能够对构建循环型社会起到一个保证的作用。这项工作大家嚷嚷的很厉害,真正规划的时候,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底是什么?按照我们这个内容来考虑,规划环评的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做的。人与资源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与环境。我们每一个地区都有环保规划,具体会提出来这个地区的环境质量要求和该区域的具体战略规划意见。我们不少地方在搞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但是我们没有生态局。我们要建立一个生态城市的规划,谁给我们落实?很早以前天津的总体规划就是在规划目标里面有把这个目标提出来了,就是把生态原则作为城市整体规划的三大原则之一。规划部门也需要做这些工作。反过来,因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该怎么把生态规划融入各个规划里面去,融到水利、能源、旅游等等。旅游的开发和古迹的保护矛盾很冲突,我们也需要通过环评把城市的这些问题反应到、约束到各个规划里面去。环评制度可以完善公共参与机制,实际上是起到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呢?因为建设项目会在不同层面上触动不同人群的利益。对于同一个项目,每个部门利益不同,这一部分专家的意见肯定也不相同。怎么能够形成统一意见?怎么达成大家的共识?我想在这一点上,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即使不是唯一的工具,但至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一定要用好。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当时也去调研了,确实感觉到做好环评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统筹,对于缓解社会矛盾,释放紧张的内部张力特别有用。我想谋求一个参加公众决策的程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我觉得河北省的副省长(柳宝全)做的非常好,实际上是对规划环评的重要认识。各级政府是一个主体,政府建设项目是让环保部门来组织、审查,最后批准、审批。最后由政府来审批这个规划。实际上,这是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重要途径。把很多你想做又做不到的事儿都做好了。所以政府决策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核心。促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环评法的价值所在。过去决策层想“有为”,但是急得没办法,到处去磕头要饭吃。今天我们已经拿了金饭碗,这个金饭碗不是环保部门的金饭碗,而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金饭碗。环评法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要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机制,而且在规划环评中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今天来看我觉得很重要。环评法里面一定要实施规划产品具体的细则、管理条例,这两年我一直在注意这个问题。比如说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审查的时候,并没有法里面规定强调是谁来搞,这样没有规定,就变成一个人挑担子有水喝,几个人挑担子就没水喝。我希望能够把环保部门在规划环评里面组织报告书的审查,总得要有一个人负责任,要让环保部门来把握这个的推行。孙佑海他们当时的课题真是不容易,给我们南开大学下了一个课题就是搞资源,搞规划环评的程序。我真是深有感触。当时他想搞一个范例,我说我已经有了,他说最好来一个实实在在的。能不能把天津的综合交通规划给做一下,做成一个规划环评。当时王涛负责这一块,和我们的书记、市长都非常熟,给他们两个写信了,回来以后说我们要共同做一个。当然一个是时间太紧了,第二当时你想做城市交通的规划环评,没有环评法真的比上天还难。反过来,今天有了这个法,你不做将来执法检查还违法。在具体的管理上,做好的话避免我们在明年的执法检查出现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执法检查。因为环评法是国家法律,所以全国人大就可以调研。今天孙主任提到的非常重要,可以引起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百利无一利害,是功德无量的事。同时要加强规划环评人才和队伍的建设。近期我们也编了一些守则和指南,我深有体会的就是一个定位问题。专项规划环评的定位,规划环评绝对不要忘记对象是规划。规划环评的目标是对规划以后,有关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进行评价,拿出自己的意见。所以很多规划部门的人,招上几个人最后把这个规划做好了就可以的,我想这样就麻烦了,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环保部门也不希望这样,认为自己离开规划也可以想出很多东西,这些都不行。当你有了这个法的执行以后,规划紧扣的就是目标。这几年潘局长非常重视环评队伍的培训。我们和评估中心联合成立了一个战略环评研究中心,今后还有进一步的培训。看看"人与环境论文”网,就会有许多收获,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全力支持你的行动!!!
309 评论(8)

chem.tian

保护环境 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们。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臭氧层是大地的保护伞;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不过人们总是把环保挂在嘴边,而没有采取保护行动,人们要知道:环保重在实际啊! 绿色是时尚的代名词,绿色是树之名,绿色是小溪的欢歌,绿色是花儿的枝叶,绿色象征着生机。 一棵树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气体,放出同样多的氧气,可供一个工厂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话,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见,植物对人类是多么重要。但是,人们怎么报答它的?滥砍滥伐。知道吗?中国森林面积只有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也只有16.5%。地球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了20%—30%,如果再不加以节制,人类将失去这个朋友,那时,人们醒悟会不会太迟了? 动物,人类的伙伴,为什么动物濒临灭绝?因为偷猎。树木,动物的家园,失去家园,动物何处容身?湿地,在中国已经遭到破坏,盲目地围垦、掠夺开发、污染加剧、过度利用等因素,全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湿地面临被改变、丧失的危险。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工厂大量地排出废气、废水、废物,使环境质量恶化。地球资源本来可以再生,可人类却滥用化学品,致使本来再生的资源不能再生。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的家园,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球只有一个,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建立“绿色环保”少年岗,植树造林,控制土地沙漠化,扩大绿地面积。善待地球,保护地球,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同时也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只有每个人都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使明天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18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