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4

education6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初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hzo1321

已采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长期充足的发展。但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而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对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作用。而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有着很高的依存度。因此建议,当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经济增长 新农村建设 城乡居民收入 三农一、绪论(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概念认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特点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方式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一)农村金融发展 现状(二)农村经济增长 现状(三)农村金融影响 现状(四)农村经济增长影响 现状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分析(一)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的问题或现象1、农村金融发展不足2、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3、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 4、金融有效供给不足5、一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供需失衡6、其他问题与现象(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1、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分析 2、金融抑制其分析 3、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分析4、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分析5、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供需失衡分析6、其他问题与现象分析(三)探讨或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图文分析 (四)农村金融发展优势和劣势分析1、农村金融发展与普通金融发展的区别2、农村金融发展优势3、农村金融发展劣势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初中

154 评论(15)

lzrspj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从建国后到上世纪90年代期间各大银行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网点众多,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银行进行商业化股份制改革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出现很多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地区。而此时没有城市大本营的农村信用社只能“留守”农村,被迫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垄断者。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垄断意味着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当。可以说,90年代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一直发展缓慢效果不佳,除了法律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作为农村金融的垄断者缺乏改革的动力。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农户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仍不足其向农信社存款的1/3,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3]而此时农村金融机构却出现了严重的非农化趋势,农村资金继续大量外流。以山东农信社为例,2009-2011年资金净流出量分别达到2亿元、413亿元和7亿元。①这一切表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全力为三农服务的内部动力不足。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贷款资金80%以上都投向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其在农村金融市场正在从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这势必会对原有农村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特别是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面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将其面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和压力转化成内部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针对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其发展给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原有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如下思考:(1)必须要积极深化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员工素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2)要始终牢记自己的金融阵地是农村金融市场,存款要“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不能再做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要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3)将自己放在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全力为“三农”服务的同一起跑线上,将其视为地位平等的竞争者,否则将来有可能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抢走大量储户,甚至被其取而代之。
21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