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max
你可以做这样一个课题:南海是中国外交转变的开始第一,当前中国的国际争端中,南海问题尤甚,已经过之于朝鲜问题和中美问题。当然中美问题一直是中国国际战略和政策的核心,但是两国大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中国外交的蜕变应该始于南海争端。在这里你可以列举事实,包括当代时事问题,比如黄岩岛事件第二,你要说明南海的政治位置。包括历史问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战略位置等等第三,中国外交为什么要蜕变,换言之,中国要从和平外交政策转向负责任大国外交战略,由被动转主动,由守转攻,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的不断强大,即综合国力的强大,中国不能再做一个看客,如此精彩纷呈的世界,没有中国谈何有趣!我们要参与,更要主导,不仅要喝汤,还要吃肉(坦率说,就是中国要做世界老大或老二)第三,南海问题是开端,亦是中国转变外交策略的导火索,其中菲律宾、印尼、越南应是我们出击的对象,首先干掉菲律宾,威震东盟,进而主导东南亚,排挤美国在东盟的地位,清除亲美政权,另外,防止印度势力向东南亚渗透。这个政策和二战时日本的“南下”政策相似,但是日本野心太大,不仅南下,还要北上,你想苏联北极熊是吃素的吗,再加之美国对日本的提防,直至参与二战,日本战败是必然的。第四,我们不要北上,俄罗斯是我们潜在的盟友,中国的战略对策是联俄抗美,随着中俄力量的增长,美国在世界的地位必然下降,我们向东南亚扩张,联合俄罗斯对抗美国的反对,同时支持俄罗斯在西亚和中东的扩张,中俄合作,各自向自己的腹区扩张,形成这样一种局势,美国的势力在西太平洋、美洲和西欧、东欧部分地区。俄罗斯的势力在中东、西亚、中亚和东欧部分地区。中国的势力在东南亚、东北亚。同时非洲由中、美、俄、日、欧联合掌控,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力量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和整合。当今天下,不可否认,美国是老大,所以我们要联合俄罗斯对抗美国的扩张和霸权,同时给予俄罗斯一定的国际支持和认同加之必要的合作,换取他对中国获取东南亚的支持。由此,南海是大中国复兴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开端,掌控南海,剑指东盟,威震太平洋,等到那时,台湾自然会回归中华大家庭。之后,便是如何纵横捭阖、远攻近交,与美、俄较量,以图世界。 
第一节 导论第二节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现实主义流派第三节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流派第四节 国家与外交政策第五节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建构主义流派第六节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第七节 中美经贸关系及人民币汇率第八节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第九节 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与中国的建设性作用还有一节就是在学活的那一次,因为没有记笔记,所以我也不记得具体讲的是啥了,大概是2010年国际关系的一个回顾吧PS:楼主你可以考虑写读书报告啊,找本国际关系的书就行作业是给他提一下课程的建议,读书报告和论文任选一个那个是期末的考核
因为你是高中生,所以我想你们老师的初衷应该是写历史课近现代"世界史"部分和政治中国际关系一章我建议你以时间为顺序可以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写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崛起取代英国<同上>,二战后欧洲的崛起,日本的强大<他们的具体表现>,美国的霸主地位削弱<原因和表现>,最后是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历史政治中都有阐述,着重写一下,然后再加上中国的外交政策,及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你写起来有点难度,要你大谈大国关系,评论国际格局未免有空谈之嫌。但是你可以结合高中的历史学,把角度选定在“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演变”这个角度来写,运用你所学的历史史实来填充,应该不难。我先把这一文章的主要内容罗列如下:一、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这段时间两者间的关系非常的深厚、亲密。原因是都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任务。你可以用以下内容来论述(1、第三世界的定义、范围及性质。2、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史实。如: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3、中国和第三世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如:提出和平共处5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国际关系新准则。4、中国援助第三世界的史实。如:援非洲的医疗队,坦赞铁路的建设等,5、第三世界抬着中国进入联合国)二、1978——2002年时间段这段时间中国的外交重心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原因是改革开放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加速发展经济,这些只有发达国家才具备这种条件,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最有价值的事物上来,自然这段时间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有所降温,重要性也在下降。三、2002年至今中国重新重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原因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现在急需寻找商品输出和原材料进口地和战略后方,像石油、铁矿石等都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2006年中国与55个非洲国家首脑在北京开展合作峰会即为证明,中国还极为重视与第三世界的产油国之间的关系建设。结论: 任何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来源于国家的需要,都符合与服务于国家的利益,这正符合政治学上所说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这一论断。好了,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给我留言,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