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集《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得以正名
论文集《现实主义》
论文集现实主义作品
回答数
4
浏览数
244
回答
关注
jlzhxm
2025-08-18 19:58:5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集《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得以正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guoyanli666
已采纳
现实主义拉开了艺术直接反应现实生活和当代政治的大幕,使艺术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才有了后来的艺术独立身份,才有了艺术家的自我价值,才有了一部艺术本体的发展史。面对一个强大而完备的资本主义机体,关注着无产者生存状态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他们那种在困苦中坚持投身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关爱自然、彰显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当下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家敬佩和学习。现实主义始终是绘画中永恒的道路和途径,指导着艺术家走向更加完美的个人创作,有人说照相机的出现使得现实主义的道路变得狭窄,甚至慢慢消失,其实这是每一种艺术现象都会遭遇的情景,然而这完全没有可能取代写实艺术的发展。写实是艺术发展和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话题。
228
评论(15)
1小时前发布
eryiqianli
现实主义(Realism),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它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是广义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二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十九世纪起源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
212
评论(8)
5小时前发布
halcyonzy
什么是现实主义?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和表现。在语言形态上,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描述性的,而描述性的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缺乏创造的,这样的语言,更像一些漂浮在生活现象之上的颜色,它们只是修饰生活,而没有创造出只在语言中发生的人与世界的幻象,而后者,才具有语言的价值意义。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反映生活的基本原则是无从体现语言的价值的,这是因为所谓反映生活,其实是把语言作为描述的工具,而不是在虚构中创造出来的价值本相。正如海德格尔指出的:“通向语言的道路要让人们经验作为语言的语言,而不是把语言解释为这个或那个东西,并因此与语言失之交臂。”把语言当作反映生活的工具,其实也就是解释——用语言对生活进行解释。
140
评论(15)
8小时前发布
land911
现实主义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其 后,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 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 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末,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313
评论(12)
10小时前发布
相关问答
文章推荐
水资源与生态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论文可以别人写吗吗英语
关于新教材的论文怎么写好
戏曲文化研究论文摘要字数多少字
科技小制作的论文500字
学术论文为什么强调理论的作用和意义
热门文章
论文选题的核心概念怎么写啊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新疆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论文摘要
初中生小论文格式模板及范文大全
毕业论文工作自我评价怎么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