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2957
科学研究很早就已经从简单的定性分析深入到细致的定量分析,科研工作者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分析问题,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直接影响着论文的结果分析。在医学科研写作中,实验设计的方法直接决定了数据采取何种统计学方法,因为每种统计方法都要求数据满足一定的前提和假定,所以论文在实验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后将采取哪种数据统计方法更可靠。医学统计方法的错误千差万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统计方法和实验设计不符,造成数据统计结果不可靠。下面,医刊汇编译列举一些常见的可以避免的问题和错误: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使用错误或不当。医学论文中,最常见的此类错误就是实验设计是多组研究,需要对数据使用方差分析的时候,而作者都采用了两样本的均数检验。二、统计方法阐述不清楚。在同一篇医学论文中,不同数据要采取不同统计处理方法,这就需要作者清楚地描述出每个统计值采用的是何种统计学方法,但在许多使用一种以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医学论文中,作者往往只是简单地把论文采用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了整体罗列,并没有对每个数据结果分析分别交代具体的统计方法,这就很难让读者确认某一具体结果作者到底采用的是何种数据分析方法。三、统计表和统计图缺失或者重复。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让读者了解统计结果。一个好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应该具有独立性,即作者即使不看文章内容,也可从统计表或统计图中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一些医学论文只是简单地堆砌了大量的统计数字,缺乏直观的统计图或表;或者虽然也列出了统计表或统计图,但表或图内缺项很多,让读者难以从中提取太多有用的信息。另外,也有作者为了增加文章篇幅,同时列出统计表和统计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统计图(尤其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医学论文中对数据统计结果的解释,最常见的两个错误就是过度信赖P值(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和回避阴性结果。前一个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一些作者对P值含义理解有误,把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和研究的临床意义混淆。所以医学研究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能单纯依靠统计值武断地得出一些结论,一定要把统计结果和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至于回避阴性结果,只提供阳性结果,是因为不少作者在研究设计时,难以摆脱的一种单向的思维定式就是主观地先认定自己所预想的某种结果结论。在归纳某种结果原因时,从一个方向的实验就下完美的结论,尤其是如果这个结论可能对实际情形非常有意义时。这样的思维定势过于强调统计差异的显著性,有时会刻意回避报道差异的不显著结果,不思考和探究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和意义,反而会因此忽视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 
一、必须加大审计统计力度,夯实统计分析工作基础。当前,县级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统计人员由于大多数是身兼数职,往往只注重审计台账的填写和勾稽关系是否正确,而不太注重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加上大多数的统计人员缺乏审计实践经验,摆脱不了单纯就文书论文书的束缚,编写的统计分析大多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堆砌,应用价值不尽人意。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县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加大优化审计统计工作环境的措施,切实把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作为审计为宏观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真抓实抓,抓出成效。另一方面,要尽快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统计人员要认真学习钻研审计统计理论,积极参加审计实践,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二、必须积累审计实践经验,打牢扎实的文字功底。由于审计统计分析是以审计工作为基础的,因此统计人员要熟悉审计业务流程,对各种审计业务力求做到心中有数。如预算执行审计应该做到对预算编报、预算批复、预算收入具体内容、预算结余等项目清楚明白;专项资金审计应该对社会保障、教科文卫、农林水和环保等各项专项资金的财政专户管理、收支规定等分类清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该对投资额、申减额、工程提报值等相关工程概念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同时,审计统计分析又是一项综合文字工作,不仅要求统计人员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理论素养,而且能够将审计工作和国家大政方针、领导决策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提升统计分析的理论高度和政治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三、必须准确填报统计台账,严格审核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台账是统计报表的依据,所以台账的填报和报表的审核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中可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负责制,由审计组长(或主审)与统计人员共同合作填报审计统计台账,统计人员负责指标解释和统计汇总,而审计组长(或主审)则负责审计内容说明和数据把关。虽然目前的审计统计软件设计了审核功能,但是,为了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还必须对台账、报表数据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以及小计、合计等方面加强人工审核。通过审核统计台账,主要审核审计项目有无遗漏,各项指标是否齐全,数据和文书是否一致,
审计指标填报口径是否正确等。再如审核统计报表,要对照检查指标之间、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合理,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超前消除差错隐患。
四、必须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灵活地处理各种问题。一是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即把表明现象数量的指标作比较分析。相同的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一,以地点不同作横向比较,重在比水平。如可以就同一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对不同县区进行比较等。第二,以时间不同作纵向比较,看动态和发展。如可以将近三年的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通过柱状图或者曲线图等方式进行比较。第三,以同一现象内部各部分与总体比,即进行结构分析,以发现违纪现象主次方面的问题。如可以将某年违规金额分审计项目类别通过表格或饼状图加以分析。不同观象之间对比,对相互有内在联系的各种指标进行比率分析,往往发现许多问题,籍以揭示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已审计单位数/审计人员数,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已上交财政金额/违规金额,可以说明违纪金额的内部结构和审计执法的力度等。二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对审计活动诸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是依据指标原理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指标体系,如入库金额/审计总金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审计的效果。第二步,根据已建立的指标体系,收集有关资料。第三步,根据资金连锁替代的方法,收集各因素对审计资金入库率的影响程度。三是相关关系分析法。相关关系分析,是依据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在认真从事审计统计工作中,都会发现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依存关系,通过依据函数关系可预测其未来的变化。由于该方法需要收集足够的历史资料,所以在现行的审计统计分析中运用得相对较少。
五、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确保审计统计及时有效。写好一篇审计统计分析,一般要经过选题、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构思、起草、修改、定稿几个阶段,其中选题、综合分析和取得效果是关键,因此,在实线中更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突出重点。在选题和综合分析中,要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审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运行中具有较强针对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来确定选题方面,一旦题目选定,要花大力气重点阐述,由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分析,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二是特色鲜明。要综合运用各种统计方法,从点到面,由表及里,结合国家政策和党的中心工作,横向分析,纵向比较,综合分析审计数据,涉及到重点问题还可以运用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各种鲜明的方式对审计数据加以反映,使统计分析产生主题鲜明、耳目一新的效果。三是强调时效。
统计分析主要是利用收集、整理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活动。一般统计分析的结构是:报告结果、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注意不要在分析中将报表文字化,二是重点放在分析上,因为统计报表只是一个结果,要分析结果的原因。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因素分析法、对比分分析法、还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做相关分析、分布分析等等。统计分析作为统计的最终成果,应该成为领导的决策依据,所以,不要死搬硬套矗恭避枷篆磺遍委拨莲书本上的分析方法,要使领导感到“有用”,不然这个分析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