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0

qianzi470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ayzcd

已采纳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

321 评论(10)

柳树成荫

第一:养老资金;第二,医疗保障;第三:人口稳定性……反正还有很多影响,你可以找些(老龄化研究)这样的资料去找下你的写作思路呗
147 评论(9)

手机用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普遍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2—2012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快速攀升至1%,几乎翻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的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是否具有显著的关系?它们之间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影响?相应的政策及建议是什么?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国际上的学者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与贡献。理论方面,Jaimovich and Siu(2009)通过日本、美国和OECD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U型的波动,即在青壮年时波动较小,而在少年和老年时波动较大,并且少年和老年这些波动较大的群体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形成显著影响;Lugauer(2012) 则使用跨期迭代模型(OLG)和搜寻摩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青壮年的波动会小于少年和老年的波动;此外,Haque et (1999) 等认为,老年人会把一部分积蓄留给后代,并且保留一些积蓄作为预防性支出,这些将导致社会总储蓄的下降; Nether(1971) 则预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消费率与储蓄率,从而使宏观经济产生波动。实证方面,Browning and Lusardi(1996) 和Kohara and Horioka(2006)等采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的与储蓄、消费的关系,而Skans(2008)则通过使用瑞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50-60年龄段的劳动力会显著促进国内生产率的增加。虽然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股市波动的文献非常多,但鲜有文献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股市也热火朝天的今天,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与以上文献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其一,国内外研究GDP增速的文章很多,但极少把人口年龄结构、股市联系起来,本文则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二,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并用脉冲响应图刻画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三,为政策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及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以及股市涨跌情况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之后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一)主要结论实证结果显示,GDP增速与股市涨跌间存在较密切的动态关系,而且GDP增速对股市涨跌的冲击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近些年来我国股市疲软的原因,即预期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速的放缓和经济前景的不太乐观。 在三类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的冲击最为显著,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关系;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对股市涨跌的冲击最为明显,也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也证实了Haque et (1999) [3]的研究成果,即老年人会把积蓄留给后代一部分,还会拿出一部分做预防性支出,进而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消费率与储蓄率。这项结论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中国,如果政府不干预,任由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将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严峻的冲击。 成年人口比重与GDP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股市涨跌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由于成年人是社会中的生力军和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因此他们的人口比重对于GDP增速、股市涨跌至关重要。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三类人口结构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在长期来说,对于这三类人口结构的影响都不明显。(二)政策建议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背后的成因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已经掉入意愿性和政策性叠加的双重超低生育率陷阱(如杨菊华等,2008)。不管成因如何,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因此,为了预防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政府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为“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基础。在政策建议上,除了“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政策之外,决策者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一,建立老年人才数据库,合理利用老年人才,如律师、教师、研究人员等,实行返聘或者弹性退休制度,使其加入劳动者的队伍中,以此来减缓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的冲击;其二,可以考虑渐进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我国成年人口补充新鲜的血液,优化我国的成年人口比重。
12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