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5

神奇的乐乐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科技强国的论文第四次工业革命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ncui2007

已采纳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其实,它不过是德国(提出者)不甘心自己在高端制造业逐渐被蚕食,中国(鼓吹者)苦于革命性创新乏力而自我YY的产物。与国际公认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电气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相比,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个噱头,它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诸多后果之一。历史课本上这样解释,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我们现在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会有新的科技革命出现。因为这第三次的科技革命太广泛、太深刻也太艰难,我们现在的各项科学研究大都刚刚迈出几步,唯一例外的就是计算机技术。2017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出21世纪全球50大突破性技术中,互联网18项、健康11项、能源7项、工业5项、计算机4项、材料2项、农业2项、航空航天1项。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围绕着互联网与计算机展开的信息革命,这显然是错误的认知。的确,想要捞取政治资本的政客、想要炒作股票或资本的企业与金融机构、想要噱头和热点的新闻媒体以及想要新产品的麻木的消费者都饥渴地寻找着能让他们不断高潮的器物,但是,没有质的飞跃,不能真正改变社会结构、世界文明进程的科技创新,只能称之为“突破”不能冠以“革命”之名

有关科技强国的论文第四次工业革命

295 评论(9)

tjyjj_2004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的出现。网络物理系统将通信的数字技术与软件、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相结合。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1]中文名第四次工业革命外文名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时间21世纪—22世纪中叶发起国家或组织中国、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分类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变等快速导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无纸办公并未实现 各界观点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7日至11日举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0”概念受到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参展商和观众们对本届展会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德国联邦科研部专家伯伊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早在2006年的,联邦政府就已经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该战略文件重点为《未来项目—“工业0”》。联邦政府从2010年到2013年为高技术战略大约投入270亿欧元,对未来项目的专项投资达83亿欧元。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业0”的计划,最近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三大协会”)决定,三大协会共同建立一个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的办事处,该平台已正式启动,旨在推动实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战略。汉诺威工博会负责人柯克勒认为,“工业0”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已成为核心题目,在未来10年至15年,制造业的综合整合将对全球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6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21世纪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中国在极低发展水平起点下,发动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中,我们也仅仅是侥幸上了末班车,还是个“后来者”,因为对外开放才成为“追赶者”。但是中国实现了成功追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正在成为领先者。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165 评论(8)

kiss浩子miss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4、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开始第四次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扩展资料:工业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1、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2、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3、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4、确立发财致富的社会价值观。
359 评论(12)

Milangel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的出现。网络物理系统将通信的数字技术与软件、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相结合。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7日至11日举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0”概念受到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参展商和观众们对本届展会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德国联邦科研部专家伯伊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早在2006年的,联邦政府就已经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该战略文件重点为《未来项目—“工业0”》。联邦政府从2010年到2013年为高技术战略大约投入270亿欧元,对未来项目的专项投资达83亿欧元。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业0”的计划,最近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三大协会”)决定,三大协会共同建立一个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的办事处,该平台已正式启动,旨在推动实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战略。汉诺威工博会负责人柯克勒认为,“工业0”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已成为核心题目,在未来10年至15年,制造业的综合整合将对全球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211 评论(14)

杜明辉

第四次工业革命特征是互联。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反馈,因此,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而工业0是实现这一模式关键环节。工业0代表了“互联网+制造业”的智能生产,孕育大量的新型商业模式,真正能够实现“C2B2C”的商业模式。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25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