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leelee
儒家三纲——亲(读“新”)民,明明德。止于至善儒家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解这些,就能明白儒家文化的现实价值 
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启示我们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必由之路。 “中庸之道”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管理范畴的道德准则,以及要用平衡和谐来化解矛盾凸现的现象。 儒家“本立道生,由近及远”的思想,启示我们当前素质教育要以孝道和师道作为起点。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富含着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承认和肯定,是当今解决人与人的关系的有效借鉴。儒家“讲信修睦,修己及人”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信守 “诚实守信”传统职业美德。一、“人则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生命价值基础,不仅是为人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个体行为实践的价值准则,这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二、“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思想的人生价值精神,这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尺度,而且也是社会对人的价值需求。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启导作用。
现代化视域中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
摘要:现代化是西方文明的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形成传统的华夏民族
精神,这是中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地平线(视界)。现代中国人处于传统与现代双重思想的作用和影响下,在两
难选之中进行文化的整合和重构,传统必须现代化,现代化又面临着许多负面问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中
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治国文化、理性精神和人的现代化来阐述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对
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和选择。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建设;比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