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on_ww
中国外交的特色,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符合中国自身的发展规律,引领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坚定拥护,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要求我们对内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主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 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要求中国的外交摒弃任何丛林法则,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在当今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始终坚持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反对武力至上,搞政权更迭,维护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国际道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还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坚定有力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权益。 中国外交的特色,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民胞物与、仁者爱人的人本精神,为政以德、执两用中的政治思想,兼爱非攻、亲仁善邻的和平志向,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待人之道。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外交提供着宝贵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面临的不仅是发展困局,更折射出现代文明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危机。中国外交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奉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推介治国理政的中国经验,增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新型挑战提供更多有益的公共产品。以深厚文化传统为积淀的中国外交还愿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致力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支持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鼓励不同文明彼此包容互鉴,共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外交的特色,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外交走过了六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等。这些成功的外交实践和理论,继续是中国外交前进的动力和指南。 六十多年来,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两大本质特征,也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新时期,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不依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风骨。中国将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为推进人类和平事业发挥更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担当。中国还愿虚心地倾听世界的声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对话与沟通,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胸怀。 中国外交的特色,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金融风险、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加强相互协作,合力破解难题。中国,作为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推动者,愿意发挥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品质,投身于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 
中国特色的大国,是由自己的担当的。他发展一带一路政策,也发展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新课标高中
曾经的那头雄狮已经苏醒了。我国在不是那种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了。也不是那种落后就挨打的年代了,我们已经屹立在世界之巅。
中国的大国外交体现出有担当有作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别的国家共同富裕,把他们也带上富裕的道路,这就是体现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使命担当的作为。二是向人类奉献保护生存环境的精神和努力。三是协调各国关系,为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做贡献!供参考如认可请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