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手术室患者安全论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5

fushengru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手术室患者安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lydragonabc

已采纳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观察80例手术患者,男6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腰麻5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臂丛麻醉8例。  2 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紧张和焦虑 67例,占75%。紧张和焦虑是对手术造成的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患者的最初情绪变化,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心悸、出汗。轻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而过分的紧张、焦虑就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有3点:(1)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或期望过高。(2)有些患者已经有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但手术室的特殊治疗环境刺激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3)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不够,以及医护人员不恰当的言行使患者误解而产生紧张和焦虑。  2 疼痛 56例,占70%。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都希望在术中多用些麻醉药才能消除恐惧,减轻术中、术后疼痛。疼痛有明显的个人心理因素差异,它同以往的疼痛经验,患者对手术的态度,患者的注意力、药物耐受力,有无暗示或提示有关。  3 忧郁 36例,占45%。抑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多见于一些器官切除、截肢手术和女性患者手术。该类患者主要表现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常通过医护人员的说话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3 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越早越好。对于紧张和焦虑的患者,除术前谈话外,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亲切热情接待,解答患者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及需要患者的配合。术中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污染或带血迹的敷料要摆放有序,尽量不让患者看见,无影灯不要直射患者面部。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对痛阈较低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并讲明麻醉药对人体的作用与副作用,争取他们的合作。个别患者可用暗示疗法分散其注意力,利用药效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对忧郁心理的患者,要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他们,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对女性患者不要过早显露其阴部、乳房、臀部,尊重其自尊心,减轻羞涩心理。  综合上述,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其安全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

手术室患者安全论文

161 评论(14)

leoegg1111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一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1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1 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2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 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不能超过90°)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3 器械准备不齐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段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阻塞。4 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刀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亦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识不当或丢失。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8 术中用热毯(热水)等升温时烫伤病人。9 术中使用驱血带止血时,未记录时间,忘记通知医生,使病人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10 术中取下的病人的标本或移植物遗失。11 冰冻切片结果传错。截肢的残肢随意丢弃造成恐慌。12 抢救病人未及时准确的记录各种表格。13 无自我保护意识 传染物随意丢弃,器械护士受针刺、刀割伤及化学药物的损伤,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讨论无科学根据的与疾病相关的话题引起医疗纠纷。2 安全管理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并与奖金挂钩。2 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的查对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 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1)防止病人坠床、碰伤、摔伤 检查手术床及推车、推动过程中肢体不可露出手术床外,防止坠伤,推车要锁住,且不能靠窗边,护士应守在病人旁,神志不清者用约束带固定。 (2)防止术中电灼伤、压伤、烫伤 脱碘要彻底,使用电切时检查是否漏电,贴负极片方向及部位要正确,术中用热水保温时检查水温及是否渗漏,并包裹好,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烫伤,摆放体位时骨突处用棉垫保护。(3)器械护士应妥善保管好标本,不能随意丢弃,移植物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后再用,截肢的残肢应交停尸房火化,同时通知病人家属,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负责医生接听以防传错。(4)认真及时准确记录各种表格,加强自身保护,正确掌握器械的使用及传递方法,分清污染和非污染,做好消毒工作。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和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器械敷料等用物,认真做好记录并签全名。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严惩。3 加强业务学习 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要求护士多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切配合。3 体会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带教工作和培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放弃一切思想杂念,始终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这样在每天的手术护理过程中,才会有序的工作程序,有清醒的头脑,也就能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12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