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晏
事实上,正是由于存在竞争关系,竞争者通常是品牌信息最先的接收者,因为它们通常比消费者(购买者和使用者)更加专心关注市场中的一举一动,心理学上的视网膜效应理论亦可证明这一点。由于竞争者会对威胁到其利益的品牌作出敌对行为,甚至强力阻碍品牌的成长,因此,欲使品牌快速成长就必须对品牌竞争者作出精准的规划,以便及时作出有效的竞争策略,一般而言,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发现谁是竞争者显然,发现竞争者有哪些是制定竞争策略的首要任务,否则将会无从着手。竞争者的发现,一般可以从品牌所处的行业和市场两个角度结合在一起的进行有效分析。众所周知,提供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或者提供可相互替代产品的企业,共同构成一个行业。如通信行业、证券行业、物流行业等。由于同行业的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相似性和可替代性,彼此间形成了竞争的关系。因此,先要从本行业出发去发现竞争者。其次是从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发现竞争者。因为,凡是满足相同的市场和消费者需要或者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品牌,无论是否属于同一行业,都可能是品牌的潜在的竞争者。例如,从行业来看,茅台酒与小家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但是在春节期间的礼品市场它们却是真实的竞争者。由于茅台酒老涨价而且还不好买,送礼者就会觉得送一台与茅台酒价格相仿的小家电可能会让老人家更实用,也更能体现晚辈的孝心,因此,原本购买茅台酒的计划就变成了小家电,如暖风机、高档豆浆机等。可见,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发现竞争者,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现实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有助于品牌更加精准地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2、分析竞争者长短“攻其所短,避其所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制胜法宝,而分析竞争者长短是应用这一法宝的前提。事实上,所谓的长短都是相对而言的,因此通过比较的方式便能一目了然,通常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或维度进行划分,一项一项地相互比较。比如,可以从品牌的影响力、生产规模、资金实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等等许多角度去实施。为了能够更加直观,通常利用一些图表的形式进行描述比较的结果。3、制定竞争的策略常年道“法无定法”,竞争策略的制定是一项非常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可谓是纷繁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章法,比如可以根据竞争者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策路,如面对从容型竞争者就一定要弄清楚其从容不迫的原因所在,如面对选择型竞争者就要发现其对哪方面的反应比较迟钝,如面对凶狠型竞争者(通常是行业或市场的领导者)就尽量避免与其作直接的正面交锋,如面对随机型竞争者则采取适当监控即可、静观其变。 
做竞争对手分析的四大流程:1、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2、筛选出目标产品3、收集竞争对手资料4、分析、输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以下就每个流程展开来讲:一、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确定目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做竞争对手分析也是如此,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做竞争对手分析,都是在做新的项目时,也有一些是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过不去坎时,会做些竞争对手分析,参考别人是如何跨过去的。不论哪个阶段的竞争对手分析,本质上都是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做指引。当时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正好是新项目立项,只确定了要做安卓桌面这个产品,至于里面具有的功能、用户的使用场景、频次、变现方式都不了解。当时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楚市场的盘子有多大,每家的份额、优缺点和用户的喜好等。重点是分析出各家产品的优缺点,这样我们做产品开发时,可以避其锋芒,攻其软肋,成功几率会大些。二、筛选出目标产品一般的原则是按照市场占有率从大到小,筛选出排名前4~5位的进行分析。除非是做极为小众的产品,普通的产品比如桌面、电子书、拍照、壁纸等产品,排的上名次的在几百款,还有一些暗黑打法的产品,虽然看不到,但是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简单一些,就抓住头部几个产品进行分析即可,若满足不了需求,继续增加目标产品。三、收集竞争对手资料以上属于筹备阶段,接下来,才进入正题:材料的收集,这是重中之重,这时可以利用识微商情监测类的竞品监测搜集工具,能节省不少的人力成本投入。能让一个公司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就是信息了,我也见过有的公司因一两个有效策略而起死回生的例子,真正核心的信息,人工不一定能搜集到,但是利用工具的话是能事半功倍的,普通信息收集齐全后,经过细致的分析,也是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下是我收集桌面竞品的几个信息来源。1 亲自体验亲自体验竞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对各个竞品有个大体的印象,各家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结合自家的实力,在体验的时候,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家产品的大致方向。我体验了每个安卓桌面后,发现hola桌面与我们最初的构思比较接近,hola就成了接下来竞品分析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用来对标的产品了。2 产品简介产品最核心的信息都体现在了产品简介里。我们之前做手游推广,产品简介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改之又该的,把产品的卖点、特色、优势都浓缩在了那几百字的产品简介里。所以,我在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把hola、魔秀桌面的产品介绍单独复制出来,把重点标红以做分析。3 用户评论此处很多人经常忽略掉,其实用户评论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从中可以分析出用户的需求、痛点和该产品的问题所在。最重要的是摸清楚用户的需求,我在翻阅了几页用户评论后,了解到用户对安卓桌面的需求就是省空间、壁纸要好看。当我们去开发时,会着重优化这两块。4 产品官网产品官网的价值主要是分析产品的发展路程和公司规模,从中可以评估出我们做出同样规模时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这些信息往往比较真实,可参考性大。5 百度百度我一般搜索的路径是百度-新闻,知名的产品一般都有软文稿,分析这些软文稿的内容和发布时间,可以推断出竞品的推广节奏、更新节奏和策略打法,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上工具来进行搜集了。有些类型的产品没有一丁点软文,这个也很正常,忽略这项即可。6 知乎咳咳,这个就比较有趣了,这个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进行,经常会收集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就比如某个渠道经常推荐某个桌面,还以为是有进行付费推广的深度合作,后来知乎了解到原来是有参股,相当于是子公司。7 询问对方这个就要看运气了,我之前有加过某个桌面的运营,作为同行交流了很多信息,当然这个交换是互相的,我提供了我们的变现思路,对方提供了他们的推广思路,互帮互助,大家都少走些弯路。通过以上的几种路径,大概两周时间就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完全,接下来就是信息的处理环节了。另外收集信息的原则是:不论有无价值,先照单全收,分析时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分析、输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时要先列好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填充信息。我做的桌面分析大纲是:产品名称、企业信息、产品简介、产品卖点、推广节奏、其他。将收集到的信息像贴标签一样,分门别类的放到各个模块去,信息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有时候看到的信息和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冲突,先不用理他,放进去即可。比如APUS桌面,很知名的一个桌面,在各个应用市场却没有怎么见到,后来看公司的策略才知道,人家是以海外为主,重点推广GP。输出报告报告的输出无非是结论,里面包含整理的信息和最终的建议。有的公司要求用PPT,有的用WORD,还有的用脑图,各种形式都可以。我比较喜欢用EXCEL,把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和报告都放到一个文档中去,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拉出来原始信息大家讨论。当然,我做的竞品分析实用为主,格式和外观略微差些,新人不建议用这种策略,毕竟能做出高大上的文档来,在老板面前也是可以加分的。以上就是做一个竞品分析必备的四个环节,简单易懂,从价值的角度考虑,简单做完一个竞品分析,对接下来要走的方向基本上有了概念。我当时做完了桌面的竞品分析后,脑海中就有了一年后,我们产品的样子和规模,当下就是把想象变成现实就可以了。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宏观市场分析。1、市场上大环境 市场容量多少,有何政策。2、存在多少同类的企业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分析1、盈利模式分析。 线上市场、线下市场分析,对手怎样盈利,是会员服务费还是销售利润,投资分红等。2、推广方式分析。 对手的主要宣传方式,广告投放,用什么手段宣传和接触客户,是展会还是网站自媒体社区。3、竞争对手的性质是什么,外企、国企、合资。规模大小,企业文化。4、竞争对手的主打产品是什么,品牌、产品结构,分销渠道。5、竞争对手细分市场分析。主要目标客户是什么,销售口号、服务理念是什么。此外,对于主要的目标竞争对手,还要分析他们的团队结构,领导人风格,销售规模,企业文化,随时观察对手的动向和促销手段,同时常备两三个危机应对方案灵机应付。
一、历史销售回顾二、当前市场竞争状况三、SWOT分析,找出企业自身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四、针对SWOT分析,制定相对应的营销策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