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9

dk807157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博物馆的议论文素材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锦书书

已采纳
、李白的魅力“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的几句诗,它像一幅素描,把李白那不阿权贵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的人会问:李白到底有什么魅力呢?我最赞赏的是李白那些表现出某种意义的诗。像著名的组诗《古风》,就是评判朝廷的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的诗;《行路难》《将进酒》等抒发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悲愤;《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尽管李白有的诗篇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的、纵酒狂欢的沮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诗篇的主旋律。这是体现出李白魅力的一大点。李白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也使我受到震撼。李白从小聪颖过人,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据说有一天,李白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磨石上用劲地磨一根铁杵,说是要把它磨成针,李白怎么也不相信,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也是这样!从此,他刻苦学习,学问大有长进。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它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它的诗篇提供了写不完的素材。

关于博物馆的议论文素材有哪些

216 评论(14)

ivan2000i

议论文素材之———典型事例1、 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2、 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3、 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他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的水准之下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活动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4、 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民间良医,就拜良医为师,决心将来当个名医,于是他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他不仅掌握了老师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他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5、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为了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每天坚持到大英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长时间的大量读书,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两行沟壕6、 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由于长期勤奋学习,他在19岁的时候,就能用几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几种文字这对于他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7、 郭沫若从1929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当时他觉得仅仅依靠已有的文献资料远远不够,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他阅读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掌握了古文字后,他还觉得不满足,又研究了考古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巨著《中国史稿》8、 江郎有才尽之时,牛顿在他奠定了力学基石后,科学生涯也走到了终极9、 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需要来回飞30万公里,吸吮1200万朵花的汁液10、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少年家境贫寒,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刻苦攻读由于他才智过人,很受当时人赞赏到了晚年,他进了仕途,作了高官,功成名就,生活富贵,再也不为生计而奔波生活上没有了压力之后,文思也随之枯竭,再也没有明篇传世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出处江淹的悲剧同那棵树苗的夭折是何等相似啊!
239 评论(10)

Rango111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我为了更加了解它,和妈妈来到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模型船,这艘船高约5米,长约5米,花纹雕得栩栩如生。大厅左边墙上是《无款南巡道里图》,又称《京杭道里图》,为国家二级文物。设色娟本青绿山水。纵5厘米,横2032厘米。 往里走是第一展厅——《运河的开凿与变迁》,里面是运河出土的各种文物。有唐开元通宝钱,2004年杭州大关桥北运河出土,认为是沉船上留下的,或是为了战争避乱将钱币有意埋在这里的,有人因此将运河戏称为“金河”,有陶网坠、石网坠、磨刀石,磨刀石长5厘米,宽37厘米,还有 继续走,转弯处是大运河变迁意示模型。墙壁上是大运河形成表。从表中,我知道了运河分九段,分别是:邗沟、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济州渠、广济渠、会通河、通惠河、江南运河。 我又参观了第二展厅——《大运河的利用》,第三展厅——《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和第四展厅——《运河文化》。 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一段伟大而不平凡的历史。通过这次参观,我受益匪浅,明白了:京杭大运河是通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开凿出来的!
29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