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9

Bxiaomucho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小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bn2380

已采纳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不可能忘记的悲惨。它代表着了中国对日本不可以形容的仇恨。我沉着头缓慢得走进“万人坑”遗址。我本来已经很伤心了还又要看这里是坑,而且坑中有不计其数的骨骸,有老有少,我看到这一幕都无法想象那些日本人怎么敢向妇女老少下手,他们可真是狼心狗肺。 我看完这一幕之后怀着悲伤的心情走入资料室里。在这里展现在我面前的更是一幅幅的情景让我意想不到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残忍。 自从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下我们国民首都南京后,指挥员下命令。让他们在3天内可以乱杀乱抢。然而就是这么短暂的3天日本侵略者就把南京城弄得一塌糊涂。有的侵略者把人钉在板上钉入头,钉入脚,可以活埋,也可以处死,可以火烧。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为是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的残忍。 在资料室里,我又看看到另外一个图片。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人的军人捆起来,跪在被中国人打死的战马前把头看下来来祭拜马,把中国人看为比马还低等。 我们走进了最后一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他们把日本掠夺者统统赶出中国。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多多努力让我们国家更加强大,如果更加强大,我们就更幸福了。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记住历史,但是不能仇恨历史。也就是说:“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看了南京大屠杀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人民当时的懦弱和仇恨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小论文题目

350 评论(13)

知许z

有关南京大屠杀小作文1:勿忘国耻热爱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美丽而强大的国度,她的名字叫——中国。五千年来,她创造了无数不朽的文化,五千年来,她哺育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绝对不能忘记祖国的屈辱的历史。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封建王朝的腐败,使中华受尽了欺凌,终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为了祖国,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壮烈牺牲;有多少科学家废寝忘食,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多少人出国留学后时刻不忘祖国,学成本领后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回来建设祖国;有多少?? 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要爱父母,爱师长,爱集体;第二,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用科学振兴中华;第三,我们要锻炼好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第四,不管什么时候,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多为人民服务。 爱国,是种无比高尚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爱国,为国争光! 有关南京大屠杀小作文2: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土地,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长江,还有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但是,我们的国家曾经被人践踏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1840年,英、德、美、俄等十一个国家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十一条不平等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我圆明园,烧我圆明园。1937年,日本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惨案——南京大屠杀。 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奋斗的历史,无数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 黑暗终于过去,迎接我们的是灿烂而耀眼的光芒,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一千多次世界冠军的获得,北京奥运的举办,嫦娥二号的发射,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民族。 今天,我们置身于这美丽的校园,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我们一定要学好本领,为了祖国灿烂的明天!最后,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有关南京大屠杀小作文3:牢记历史警醒未来 1937年12月13日,侵*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这段惨痛的民族历史。 虽然现在每年南京市民都会自发举行悼念活动,但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民的惨痛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应当永远铭记的国家历史,是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浓重一笔。设立公祭日,就是要通过全民纪念的形式,让全体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从而时时警醒,倍加珍视当前得来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动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人的关注和参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必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对民族历史的铭记,对和平发展的珍视,对民族富强的期盼。 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不仅为了告慰死者,更是为了激励生者;不仅为了铭记战争、更是为了珍视和平;不仅为了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警醒未来。
184 评论(13)

相关问答